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79篇
  免费   2474篇
  国内免费   1370篇
耳鼻咽喉   205篇
儿科学   369篇
妇产科学   123篇
基础医学   1490篇
口腔科学   413篇
临床医学   3229篇
内科学   2081篇
皮肤病学   370篇
神经病学   512篇
特种医学   970篇
外科学   2188篇
综合类   7324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3200篇
眼科学   243篇
药学   3087篇
  28篇
中国医学   2719篇
肿瘤学   867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296篇
  2022年   728篇
  2021年   949篇
  2020年   835篇
  2019年   464篇
  2018年   535篇
  2017年   725篇
  2016年   489篇
  2015年   999篇
  2014年   1332篇
  2013年   1751篇
  2012年   2480篇
  2011年   2642篇
  2010年   2237篇
  2009年   2040篇
  2008年   2115篇
  2007年   1992篇
  2006年   1738篇
  2005年   1353篇
  2004年   960篇
  2003年   802篇
  2002年   527篇
  2001年   474篇
  2000年   368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1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10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5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4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目的建立测定具栖冬青苷、毛冬青酸血药质量浓度的方法,并测定其大鼠体外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平衡透析法测定具栖冬青苷、毛冬青酸在大鼠体外血浆中的血浆蛋白结合率。结果低、中、高3种质量浓度,具栖冬青苷在大鼠体外血浆中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39.72%±2.68%,52.05%±3.35%和52.32%±0.76%;毛冬青酸在大鼠体外血浆中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55.18%±3.66%,60.79%±2.20%和47.00%±1.59%。结论建立HPLC法对具栖冬青苷和毛冬青酸进行分离,方法简便。体外实验,具栖冬青苷和毛冬青酸与大鼠血浆属中等结合型药物,且蛋白结合率与药物质量浓度无关。  相似文献   
992.
20世纪90年代初克隆和发现的凝血酶受体(PAR-1)为研制抗血栓药物提供了一个新靶点,引起学术界和制药业的广泛关注。由于凝血酶受体的特殊活化机制,其自身相连的活化氮端与活化中心近在咫尺,只有结合力很高的小分子化合物才能有效地拮抗凝血酶受体。因此,多年来,只有少数化合物被发现具有较好的凝血酶受体拮抗活性,其中vorapaxar和atopaxar进入了临床试验。vorapaxar在Ⅲ期临床试验发现有显著疗效,但也有出血不良反应,尤其不适用于有中风史的患者。最近,vorapaxar与PAR-1结合的晶体结构已经发表。这些结果为设计和研制新一代凝血酶受体拮抗剂指出了优化的方向,提供了分子水平的结构信息。本文从药物化学角度综述近年来凝血酶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进展和现状,重点描述vorapaxar、atopaxar以及相关化合物和最新发表的PAR-1拮抗剂。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符合条件的机械通气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给予集束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种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患儿家属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4.
临床药师对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药学监护,与医师共同制订治疗方案:在抑酸、抗菌、抑制胰腺外分泌药物和胰酶制剂、营养支持和中药的合理使用方面提供用药建议。确保了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酰转移酶(UGT)1A6基因多态性对癫痫患者丙戊酸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对40例癫痫患者应用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态性技术分析中国汉族人常见的UGT1A6552A>C等位基因变异,应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患者丙戊酸的血药浓度,在进行标准化以排除剂量和体重对血药浓度的影响后,分析不同UGT1A6基因型患者丙戊酸血药浓度的差异。结果:UGT1A6552A>C等位基因频率为0.2625,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将患者分为 AA野生纯合子型慢代谢组和AC合并AA突变型快代谢组,慢代谢组的丙戊酸标准化血药浓度显著高于快代谢组(P<0.01)。结论:UGT1A6552A>C基因多态性与丙戊酸的血药浓度有相关性,该位点突变可导致丙戊酸血药浓度降低。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比较腋窝皱纹切口薄皮瓣法负压引流根治术与皮下搔刮术治疗腋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5年1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286例腋臭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薄皮瓣组144例采用腋窝皱襞切口薄皮瓣法负压引流根治术治疗,皮下搔刮组142例采用皮下搔刮术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比较两种术式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薄皮瓣组和皮下搔刮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88.03% (P<0.01),复发率分别为4.86%、17.61%(P=0.001).两组的皮下血肿、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异味残留、瘢痕及皮肤坏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术式均为治疗腋臭的有效方法,但腋窝皱襞切口薄皮瓣法负压引流根治术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7.
谭洁娥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4):135-136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本院手术治疗的146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73)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n=73)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的术后VAS、SAS、SDS评分分别为(3.4±0.8)、(33.6±5.6)、(31.8±5.4)分,上述指标的改善效果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感染发生率和住院时间为4.11%、(6.8±1.8)d,对照组分别为为8.22%、(10.8±3.2)d,观察组的术后感染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7,P=0.30),两组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1,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利于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改善其负性情绪,缩短住院时间,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流程化管理模式在社区产妇访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社区2013年2月~2014年1月接收300例产妇,按照抛硬币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不实施流程化管理,观察组实施流程化管理方案,比较两组的社区访视结果。结果两组访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访视不良情绪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访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后访视中应用流程化管理不仅提高了访视效率,还有利于提高经济与社会效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氨茶碱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实验组1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实验组2在实验组1的基础上加用氨茶碱治疗,观察3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1、2的治愈率分别为80.0%、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且实验组2高于实验组1;住院时间及咳嗽、湿啰音、哮鸣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实验组2短于实验组1(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氨茶碱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呼吸机联合不同剂量阿托品和氯解磷定治疗濒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117例濒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根据是否用使用呼吸机分为呼吸机联合阿托品氯解磷定组(治疗组),仅使用阿托品氯解磷定、未用呼吸机组(对照组)。治疗组根据人院后最大阿托品用量分为两亚组,适量组:最大用量≤100mg/h;大剂量组:最大用量〉100mg/h。结果治疗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亚组比较,适量组死亡率和阿托品中毒率低于大剂量组,阿托品总用量少于大剂量组(P〈0.01)。两亚组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抢救濒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应在阿托品联合复能剂的基础上应用机械通气,机械通气要及时,阿托品应该足量、个体化使用,尽量避免大剂量应用,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