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3篇
  免费   399篇
  国内免费   272篇
耳鼻咽喉   35篇
儿科学   4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65篇
口腔科学   100篇
临床医学   320篇
内科学   376篇
皮肤病学   33篇
神经病学   70篇
特种医学   198篇
外科学   304篇
综合类   961篇
预防医学   289篇
眼科学   34篇
药学   497篇
  8篇
中国医学   490篇
肿瘤学   20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334篇
  2011年   300篇
  2010年   310篇
  2009年   263篇
  2008年   277篇
  2007年   258篇
  2006年   241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1968年   1篇
  1948年   1篇
  19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调查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医院职工代谢性疾病患病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体检的方式,对内蒙古自治区医院职工1955人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脂等。结果①男女间糖尿病、高血压、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肥胖(OW/OB)、糖调节受损(IGR)、血脂紊乱的患病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5)。②各年龄组的MS患病构成比随年龄的增加而明显升高,青年组男性MS患病率明显高于同组女性(P<0.05)。③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胰岛素抵抗和吸烟是MS较强的影响因素。结论内蒙古自治区医院职工代谢性疾病的患病率较高,超重/肥胖在各种代谢异常中居首位,胰岛素抵抗和吸烟是MS较强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92.
第一跖趾关节弯曲在足部运动中的作用重大,但已有的研究主要侧重其活动范围与相关足部疾病的临床治疗。为探究第一跖趾关节弯曲对人行走步态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者招募了6名健康男性青年进行第一跖趾关节约束(FMJC)和赤足(BF)的平地行走试验。采集并分析了时空参数、下肢关节角度、足-地接触力(GRF)和利用摩擦系数(UCOF)。结果表明,第一跖趾关节约束后髋、膝关节会产生相应的补偿运动,从而使约束前后步态无明显改变,但滑跌概率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3.0T MR多期动态增强(MDCE-MRI)所获定量及半定量参数对肝脏占位性病变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8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所有病变均于手术或穿刺活检前采用3.0T MR扫描仪行MDCE扫描,测量病变的平均强化时间(MET)、正性增强积分(PEI)、最大上升斜率(MSI)、最大下降斜率(MSD)及强化曲线类型。先比较各参数在良恶性病变间的差异,然后比较各参数在各种病变间的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各参数值对肝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效能;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回归方程,得出鉴别诊断的临界点。结果 肝脏良、恶性肿瘤MET、PEI、MSI及强化曲线类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管瘤与肝癌、胆管细胞癌、转移瘤PEI、MS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转移瘤与肝癌、血管瘤MS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ET、PEI、MSI参数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0.72、0.80;各参数诊断的特异度均为77.0%,敏感度分别为58.8%、70.6%、82.4%;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P=1/(1+e0.008X1+0.007X2-6.707),取约登指数最大点作为诊断点,即0.2946。结论 MDCE-MRI的强化曲线类型及量化参数对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对比研究高龄老年应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91例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50 mg/d)、阿司匹林组(100 mg/d)及对照组(复方丹参滴丸10粒3次/d),药物治疗8周后,观察实验前后血小板聚集率改变、胃黏膜出血、对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的影响以及凝血三项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氯吡格雷组与阿司匹林组对血小板聚集率均有确切的抑制作用;在血小板聚集率抑制方面,氯吡格雷组优于阿司匹林组;各组实验前后均未出现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的显著变化;在胃黏膜损伤方面,虽然阿司匹林组发生例数较多,但各组均无显著差异;阿司匹林组及对照组实验前后凝血指标未发生变化,氯吡格雷组用药后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延长,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而用药前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高龄老年应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均能获得确切的抗血小板聚集效果,且较安全,其中氯吡格雷效果优于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建立基于FITC-抗FITC放大系统的检测人粪便中诺如病毒抗原的ELISA方法,用于筛查或辅助诊断诺如病毒感染。方法以诺如病毒特异性单克隆抗体1包被微孔板,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配对的诺如病毒特异性单克隆抗体2,以辣根酶标记的抗FITC抗体作为示踪物,建立检测人粪便中诺如病毒抗原的ELISA方法,使用商业化酶联免疫法试剂盒和分型试剂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该方法的捕获抗体鼠抗诺如病毒单克隆抗体1的最佳包被量为1∶2 000,FITC标记的检测抗体鼠抗诺如病毒单克隆抗体2的最佳稀释度为1∶1 000,辣根酶标记的抗FITC抗体最佳稀释度为1∶1 200;临界值为0.368;板间和板内变异系数均小于5%;灵敏度和特异性均大于95%;对拜发酶联免疫法试剂盒与本方法进行了一致性(Kappa)检验,表明两种检测方法所得结果之间一致性良好(k=0.986)。收集231份住院腹泻患儿粪便标本经该方法检测,46份呈诺如病毒阳性,阳性率为19.91%;经酶联免疫法试剂盒(德国拜发公司)检测,45份呈阳性。与分型试剂盒(欧佩沦公司)比较,阳性符合率为91.3%(42/46),阴性符合率为97.9%(185/189)。结论基于FITC-抗FITC放大系统的ELISA方法适用于人粪便中诺如病毒抗原的监测,特异性和灵敏度较好,有助于诊断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腹泻。  相似文献   
996.
影响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因素较多,包括出血量、出血部位、出血原因和急性期血压调控等.其中,急性期血压调控是一种人为可控制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尚未确定理想的血压水平.因此,有待更多临床试验明确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压管理的确切时间窗和血压控制的范围.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个数、转移度及转移区域数与中晚期胸段食管鳞癌(ESCC)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行胸段ESCC根治术的339例中晚期胸段ESC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共清除淋巴结4767枚,淋巴结转移445枚,淋巴结转移度9.34%,每例平均清除淋巴结14.06枚;339例中晚期胸段ESCC的1、3、5a生存率分别为80.49%、41.94%、23.12%,其中有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的1、3、5a生存率差异显著(P〈0.01);淋巴结转移数量、转移度及转移区域数与 晚期胸段ESCC的预后呈负相关(P〈0.01)。结论淋巴结转移数量、转移度及转移区域数是影响中晚期胸段ESCC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半管状腱瓣修复闭合性跟腱断裂的疗效。[方法]自1994年1月~2006年12月,对18例闭合性跟腱断裂对断端采用改进的Bennells法丝线对端缝合后,采用半管状腱瓣翻转修复跟腱断裂部。获随访8个月~11年(平均6.8年)14例,4例失访,按功能恢复(下蹲、步行和跖屈肌力)和自我满意度评价。[结果]功能评价优7例,良5例,可2例;满意度评价结果,满意8例,基本满意5例,欠满意1例(术后14个月再断裂再手术已9年),无失败。[结论]断端缝合和半圆形腱瓣翻转是修复跟腱断裂的良好方法,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对经典Salter截骨术和改良Salter截骨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将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89例107髋患儿,根据术式不同分成两组:(1)经典Salter手术组47例56髋。严格按Salter手术进行操作,术后贝氏石膏固定。(2)改良Salter手术组42例51髋。截骨时用骨刀在髂前上下棘之间从前向后截断仅保留坐骨大切迹的少许皮质。用同种异体骨植入在截骨处,不用细克氏针固定,同时在股骨粗隆下旋转截骨,钢板内固定,术后髋人字石膏固定。[结果]本组病例随访76例,随访时间1~9年,平均5年。参照1994年全国小儿髋关节疾病专题研讨会修订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疗效评价标准,经典Salter手术优良率为78.0%,平均总评分22.80分,为良。改良Salter手术组优良率为96.4%,平均总评分28.74分,为优。[结论]改良Salter手术组治疗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疗效明显优于经典Salter手术组,而且改良Salter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少,外形及术后功能均好。  相似文献   
1000.
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综合手术修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矫正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方式和方法。方法:术前根据患者鼻部畸形程度进行分度,根据分度,采用开放式鼻整形切口,在充分解剖复位的基础上分别应用大翼软骨悬吊、软骨植入、膨体材料植入等方法,重塑患侧鼻翼、鼻孔形态。结果:从2005年3月~2010年3月间,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病例60例,行综合性治疗方案,矫正效果满意,术后切口愈合良好,随访6个月~1年,外鼻形态持久、满意,植入体无外露、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采用综合手术治疗方法矫正单侧唇裂继发的鼻部畸形,效果满意,聚四氟乙烯作为异体材料,修复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可获得持久、满意的形态,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