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29篇
  免费   5682篇
  国内免费   3563篇
耳鼻咽喉   521篇
儿科学   1139篇
妇产科学   363篇
基础医学   3990篇
口腔科学   1108篇
临床医学   7384篇
内科学   5502篇
皮肤病学   557篇
神经病学   1434篇
特种医学   22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5419篇
综合类   14784篇
现状与发展   19篇
预防医学   6177篇
眼科学   640篇
药学   6702篇
  66篇
中国医学   5210篇
肿瘤学   3007篇
  2024年   171篇
  2023年   737篇
  2022年   1724篇
  2021年   2395篇
  2020年   2118篇
  2019年   1249篇
  2018年   1343篇
  2017年   1680篇
  2016年   1357篇
  2015年   2328篇
  2014年   2932篇
  2013年   3550篇
  2012年   5220篇
  2011年   5373篇
  2010年   4848篇
  2009年   4212篇
  2008年   4622篇
  2007年   4320篇
  2006年   3857篇
  2005年   3092篇
  2004年   2154篇
  2003年   1650篇
  2002年   1502篇
  2001年   1284篇
  2000年   974篇
  1999年   427篇
  1998年   136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102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8篇
  1979年   8篇
  1974年   7篇
  1973年   9篇
  1964年   8篇
  1963年   7篇
  1962年   7篇
  1958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1月~2004年12月,34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29例患者采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消化道的重建:胰管-黏膜端侧胰肠吻合;对胰腺组织较软、胰管较细的5例患者,采用端-端胰肠套入吻合。胆道重建采用肝总管空肠端-侧吻合。胃肠的重建采用Roux-en-Y胃空肠吻合。结果住院病死率为零。发生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4例(12%),胃排空延迟1例(3%),肺炎1例(3%),腹腔内积液1例(3%)以及胰肠吻合口漏1例(3%)。胰漏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无腹腔内出血、腹腔内脓肿和其他吻合口漏发生。术后平均随访21个月(6个月~5年),临床上未出现脂肪痢样腹泻、胆汁返流性胃炎、胃肠吻合口溃疡、胆道逆行感染和倾倒综合征的表现。术后无新增的糖尿病患者。结论采用恰当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性下肢缺血的疗效。方法应用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20例22条糖尿病性下肢缺血。全部为2型糖尿病的下肢血管并发症。结果总的疼痛缓解率为85.0%,截肢3例(13.6%)。对缓解患者的冷、凉感觉,总有效率为100.0%。7例患者接受了下肢动脉造影显示有不同程度的新生侧支血管形成。踝部经皮氧分压测定显示绝大多数高于临床上截肢的最低临界值20mmHg(1mmHg=0.133kPa)。结论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性下肢缺血是一种相对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7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采用聚乙烯醇微粒(PVA)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在栓塞前、栓塞后3个月及6个月,评估所有病人的症状改善情况,并且采用经阴道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及病灶进行动态监测,监测子宫大小,子宫动脉和卵巢动脉血流动态改变,及基础性激素水平和基础体温情况。结果:子宫动脉栓塞术后3个月,子宫体积显著减小,平均缩小136.48(37.6%),子宫动脉的最大血流速度Vmax(cm/s)显著降低,由(27.27±6.03)cm/s降至(14.19±5.98)cm/s,P<0.05。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由0.54±0.03降至0.86±0.04,P<0.05;栓塞术前、后卵巢血流、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和月经周期无显著性差别。1例患者出现短暂卵巢功能急剧减退。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是一种新颖、微创、安全、有效、并发症少且恢复快的治疗方法,可保留子宫的生育功能,对卵巢功能无明显损害,但应注意可能导致卵巢衰竭。  相似文献   
994.
转染survivin对HLF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survivin基因表达对人肺纤维母细胞(humanlungfibroblast,HLF)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构建survivin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eDNA3.1/SVN;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其转入不表达survivin mRNA的HLF细胞系。连续培养10周。筛选出稳定表达的阳性克隆(HLF/SVN)及转空质粒对照(HLF/K)。用RT-PCR、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survivin、bel-2和caspase3mRNA表达:通过观察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凋亡指数。探讨转染survivin基因对HLF细胞生长、凋亡的影响。【结果】转染peDNA3.1/SVN后。在4、6、8和10周HLF/SVN细胞查见survivinmRNA表达;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见HLF/SVN细胞survivin阳性表达;转染后caspase3mRNA受到抑制,表达减弱或消失。HLF/SVN细胞凋亡指数(0.3%、1.0%、1.5%)皆低于HLF(0.9%、4.3%、2.1%)及HLF/K(0.8%、1.4%、2.8%)。细胞生长曲线示HLF/SVN细胞生长快于HLF和HLF/K,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rvivin基因能促进HLF细胞生长。可能通过抑制凋亡和促进细胞分裂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界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其斑块分级在估测冠心病中的最佳预测值。【方法】用高频超声检测125例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分叉处内中膜厚度,以及颈动脉斑块分级,评价它们估测冠心病的作用,并用ROC曲线评价它们的诊断价值。【结果】冠心病组颈总动脉及分叉处内中膜增厚、斑块分级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显示颈总动脉及分叉处内中膜增厚、斑块分级均可估测冠心病,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0.75、0.74;将颈总动脉分叉处内中膜增厚≥1.3mm,颈总动脉内中膜增厚≥0.9mm,颈动脉斑块分级≥2定义为阳性,3者联合评价其阳性积分,则ROC曲线下面积为0.82,以3者中任2项阳性为预测值估测冠心病,灵敏度95.3%,特异度84.2%,阳性预测值85.3%,阴性预测值86.4%。【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颈总动脉及其分叉处内中膜厚度、颈动脉斑块分级可用于估测冠心病。以3者联合评价诊断价值高。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骨基质明胶(bone matrix gelation,BMG)结合生物性骨载体(biological bone carrier,BBC)修复长段骨缺损的能力.方法 选日本大耳白兔30只,经手术锯除方法制成左侧桡骨中上段20mm骨缺损的动物实验模型,随机分成三组:实验组、对照组及空白组.实验组植入BBC及细条状BMG62mg,BMG置于管状BBC四周.对照组植入20mm长的管状深低温冰冻保存的同种异体骨段.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术后2周、4周、8周及12周摄X线片观察各组不同时期骨痂生长情况及植入材料的成骨愈合情况.手术后8周、12周处死实验组及对照组动物各5只,进行大体形态学观察,结合X片表现了解骨愈合情况.结果 X线检查结果:实验组术后2周,植入材料与宿主骨接触面有呈云雾状骨痂生长,BBC周围也见片状的云雾形骨痂.术后4周,植入材料界面及周围骨痂生长活跃,植入材料与宿主骨接触面已模糊.术后8、12周植入材料已同宿主骨融合在一起,界面间隙消失,骨痂开始吸收减少、密度降低.对照组术后2周,植入材料与宿主骨接触面仅见淡的云雾状骨痂生长,界面清楚,植入材料周围未见骨痂生长.术后4周,植入材料界面周围骨痂生长活跃,界面模糊.术后8、12周植入材料与宿主骨融合在一起,界面消失,骨痂吸收减少,密度降低接近宿主骨.空白组术后4、8、12周拍摄X片,骨缺损两端断面只见少量三角形骨痂生长,骨缺损未能愈合.大体形态学观察:实验组术后8周及12周的大体标本可见植入材料与宿主骨界面紧密连接,周围有大量骨痂包绕.植入材料段施加成角应力,界面无松动或移位.对照组术后8周及12周的大体标本可见植入材料与宿主骨界面融合成一整体,植入材料颜色与宿主骨颜色基本一致.施予应力,界面未见松动或移位.空白组术后12周的大体标本缺损区仅见肉芽组织填充,缺损明显存在.结论 生物性骨载体具有抗原性低、组织相容性好、有适宜的孔径及孔隙率.BBC结合BMG作为材料在修复长段骨缺损时,能发挥传导成骨及诱导成骨的双重作用,修复效果满意,可作为修复长段骨缺损的新型材料.  相似文献   
997.
前S1抗原在乙型肝炎临床诊断中的意义和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①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志物(HBV-M)、前S1(Pre-S1)抗原与HBV-DNA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②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562例乙型肝炎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的乙肝血清标志物和乙肝病毒Pre-S1抗原;采用定量PCR检测法,测定98份血清标本的HBV-DNA,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③结果Pre-S1抗原在HBeAg( )组中检出率(82.8%)和HBeAg(-)组中检出率(27.9%),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re-S1抗原与E系统关系密切;Pre-S1抗原与HBV-DNA有良好相关性。④结论HBV-M、Pre-S1抗原和HBV-DNA之间具有良好相关性,Pre-S1抗原是HBV感染与复制的良好指标,可作为乙型肝炎新的检测手段和新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998.
我国民营医院有关政策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定湾  沈清 《中国医院》2006,10(9):75-77
总结和分析了我国有关民营医院的分类管理政策和税收政策;指出了在现行政策环境下,民营医院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对我国今后民营医院的发展,提出可具体的政策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999.
纯种发酵对淡豆豉主要有效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纯种发酵对淡豆豉主要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自然发酵和纯种发酵淡豆豉中染料木素和大豆黄素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纯种发酵淡豆豉中染料木素和大豆黄素的含量均高于自然发酵。结论:利用纯种发酵可以保证淡豆豉生产的稳定性和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000.
提高颈动脉狭窄支架治疗的水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卒中在我国死亡原因中占第一位,在美国占第三位。美国每年有75万人患脑卒中,包括治疗费用和因丧失劳动能力所造成的损失估计达450亿美元。缺血性卒中占据了脑卒中所导致的致残和死亡原因的80%以上。至少20%~30%的缺血性脑卒中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所导致。上世纪90年代进行的北美有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离试验(NASCET)、欧洲颈动脉外科试验(ECST)和无症状性颈动脉硬化研究(ACAS)等几项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已充分证实,对于重度有症状或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患者来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