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7310篇 |
免费 | 44684篇 |
国内免费 | 2591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420篇 |
儿科学 | 7119篇 |
妇产科学 | 2888篇 |
基础医学 | 28157篇 |
口腔科学 | 8105篇 |
临床医学 | 53796篇 |
内科学 | 38940篇 |
皮肤病学 | 5134篇 |
神经病学 | 9506篇 |
特种医学 | 1724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0篇 |
外科学 | 38319篇 |
综合类 | 123691篇 |
现状与发展 | 101篇 |
一般理论 | 2篇 |
预防医学 | 51502篇 |
眼科学 | 5866篇 |
药学 | 55826篇 |
742篇 | |
中国医学 | 45840篇 |
肿瘤学 | 2068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49篇 |
2023年 | 6150篇 |
2022年 | 15148篇 |
2021年 | 19011篇 |
2020年 | 16623篇 |
2019年 | 9260篇 |
2018年 | 9633篇 |
2017年 | 12908篇 |
2016年 | 9883篇 |
2015年 | 18194篇 |
2014年 | 23172篇 |
2013年 | 28657篇 |
2012年 | 41137篇 |
2011年 | 43899篇 |
2010年 | 39127篇 |
2009年 | 34084篇 |
2008年 | 35215篇 |
2007年 | 34017篇 |
2006年 | 29845篇 |
2005年 | 23595篇 |
2004年 | 16955篇 |
2003年 | 13899篇 |
2002年 | 10751篇 |
2001年 | 9513篇 |
2000年 | 7084篇 |
1999年 | 2773篇 |
1998年 | 809篇 |
1997年 | 700篇 |
1996年 | 599篇 |
1995年 | 508篇 |
1994年 | 492篇 |
1993年 | 281篇 |
1992年 | 241篇 |
1991年 | 190篇 |
1990年 | 178篇 |
1989年 | 121篇 |
1988年 | 102篇 |
1987年 | 134篇 |
1986年 | 124篇 |
1985年 | 74篇 |
1984年 | 58篇 |
1983年 | 54篇 |
1982年 | 51篇 |
1980年 | 14篇 |
1965年 | 16篇 |
1959年 | 27篇 |
1958年 | 36篇 |
1957年 | 36篇 |
1956年 | 23篇 |
1955年 | 2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温针灸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温针灸与口服西药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6例取下关、牵正、颊车、阿是穴、合谷(双)行温针灸,对照组口服地西泮、吲哚美辛。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0·6%、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40·6%、总有效率78·1%,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温针灸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方法简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2.
益肾化浊注射液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残余肾中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观察益肾化浊注射液对5/6肾切除大鼠残余肾中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益肾化浊注射液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模型大鼠肾功能减退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益肾化浊注射液可以降低5/6肾切在鼠血清肌,尿素氮(P<0.01),下调肾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IL-1)(P<0.05),白细胞介素-8(IL-8)(P<0.05)及肿瘤坏死因子(TNF)(P<0.05)的总体水平,说明益肾化浊注射液可以通过下调5/6肾切除大鼠残余肾中相关细胞因子含量,抑制促炎细胞因子对肾脏的损害,从而延缓CRF的进展。 相似文献
93.
94.
上颌阻生尖牙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阻生上颌尖牙的病因、临床检查、诊断及其相应的治疗进行了临床研究。方法:选取57例上颌尖牙阻生患者,通过病史询问、临床检查、X线片和模型测量的综合分析,从临床角度对阻生牙进行了诊断分类,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矫治,并对矫治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采取适宜有效的治疗办法,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牙周膜愈合成功率达100%,活髓牙成功率达93.6%,牙龈形态良好者达89.4%。结论:尖牙阻生情况各异,治疗方法多样,根据临床分类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是矫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5.
经胼胝体穹隆间人路切除下丘脑内型错构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下丘脑内型错构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报告4例下丘脑内型错构瘤,采用右额后开颅经胼胝体-透明隔-穹隆间入路切除下丘脑内型错构瘤。结果4例均为儿童,男女为31,均以癫痫发作为主要症状,错构瘤为大部切除或部分切除,术后低钠血症1例,轻度尿崩1例,无其他合并症。随诊半年至1.5年,无任何癫痫发作。结论经胼胝体-透明膈-穹隆间入路是下丘脑内型错构瘤的最佳手术入路,错构瘤大部切除或部分切除即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6.
脑肿瘤干细胞(braintumor stem cells,BTSCs)发现以来,BTSCs的来源成为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BTSCs起源于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sells,NSCs)的基因突变 [1],而最新提出的干细胞壁龛(niche)学说认为壁龛作为十细胞生存的微环境,通过与干细胞之间的直接和(或)间接作用影响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相似文献
97.
板股韧带的MRI研究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明确板股韧带正常MRI表现 ,建立由它所致假撕裂与外侧半月板后角真撕裂的鉴别方法。资料与方法 采用 6 0侧正常膝进行矢状和冠状位MR扫描 ,观察板股韧带的MRI表现。结果 板股韧带显示率为88.3% (5 3侧 ) ,其中板股前韧带为 2 6 .7% (16侧 )、板股后韧带为 86 .7% (5 2侧 )和两条韧带同时存在为 2 3.3% (14侧 )。板股韧带在矢状像上表现为位于后交叉韧带前或后方的类圆形或短棒状低信号结构 ,而在冠状像上表现为自外侧半月板后角至股骨内侧髁外侧面的条带样低信号结构。在矢状像上 ,5 2 .8% (2 8/5 3)板股韧带与外侧半月板后角之间显示出一线样高信号 ,被称为假撕裂 ,易与外侧半月板后角撕裂混淆。但假撕裂仅有两种走行方向即后下斜行 (2 1/2 8)或垂直方向 (7/2 8)。结论 根据假撕裂位置、方向以及冠状像和连续矢状面的观察 ,可正确区分外侧半月板后角真假撕裂 相似文献
98.
目的研究脊髓发育不良的临床病理解剖学。方法依据112例术前病史、体检、影像学、尿流和肛肠动力学、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VCUG)、EMG检查评价并行脊髓手术治疗。术中观察脊髓形态学改变并留取组织学标本。结果按照椎管内病变及其脊髓病理解剖改变将其分为终丝拴系、脊髓粘连、脊髓脂肪瘤、囊性占位、脊髓纵裂、静态病变六型及若干亚型。结论脊髓发育不良主要为一进行性加重的动态病理过程,其脊髓神经损害的病理解剖学基础是椎管内病变及其脊髓、神经根的形态学改变,应尽早诊断和椎管内手术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9.
目的 克隆人野生型parkin基因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parkin,将重组质粒转染PC12细胞获得高表达人野生型parkin基因的PC12细胞克隆。方法 从胎脑组织中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获得人野生型parkin基因的全长cDNA,插入pCR2.1—TA克隆载体中进行序列测定,测序正确后将其亚克隆至表达载体pCD—NA3.1,利用脂质体将重组质粒转染PC12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抗性细胞克隆,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鉴定人野生型parkin基因在PC12细胞中的过表达。结果 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分析和DNA序列测定证实目的基因已插入重组质粒,RT—PCR和Western Blot证明经G418筛选得到的转基因PC12细胞克隆中存在人野生型parkin基因的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人野生型parkin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获得了稳定表达人野生型parkin基因的PC12细胞克隆,为进一步研究parkin的生物学功能以及parkin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0.
神经电生理检测对多灶性运动神经病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在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M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MMN患者及16名健康对照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检查,记录刺激引出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的波幅、波宽、面积、位相和时限,进行对比分析,判定是否有运动神经传导阻滞(CB)或暂时性离散(TD),并有选择性地进行常规肌电图检查。结果16例患者均可见有一根以上运动神经或至少一根运动神经的一个以上部位出现CB或CD。其中13例双上肢正中神经,尺神经出现CB,3例以正中神经、尺神经的远端出现CB首发,随病情进展出现下肢腓深神经CB。仅有2例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稍有减慢,波幅略有降低。16例患者神经受累区域以下所支配肌肉肌电图检查见有神经源性损害。结论MMN是一种以远端神经受累为主的不对称性周围神经病,神经电生理检查对诊断和鉴别诊断.MMN起重要作用,CB是MMN的主要神经电生理表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