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49篇
  免费   1293篇
  国内免费   670篇
耳鼻咽喉   78篇
儿科学   212篇
妇产科学   113篇
基础医学   923篇
口腔科学   259篇
临床医学   1965篇
内科学   1186篇
皮肤病学   239篇
神经病学   173篇
特种医学   445篇
外科学   804篇
综合类   3950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1825篇
眼科学   121篇
药学   1656篇
  8篇
中国医学   1530篇
肿瘤学   42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356篇
  2021年   453篇
  2020年   402篇
  2019年   214篇
  2018年   220篇
  2017年   371篇
  2016年   246篇
  2015年   522篇
  2014年   708篇
  2013年   875篇
  2012年   1465篇
  2011年   1593篇
  2010年   1484篇
  2009年   1237篇
  2008年   1202篇
  2007年   1055篇
  2006年   956篇
  2005年   757篇
  2004年   533篇
  2003年   317篇
  2002年   237篇
  2001年   209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3年   1篇
  1968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隐睾合并精原细胞瘤的CT征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隐睾合并精原细胞瘤的CT特点,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隐睾合并精原细胞瘤的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隐睾合并精原细胞瘤中,2例位于后腹膜,3例位于盆腔腹膜外,2例位于腹股沟管.其CT征象有肿块以实质性为主;肿块可有完整包膜,如边缘不清则提示有局部侵犯;肿块长轴多与睾丸下行路径一致;腹股沟管内口附近肿块可见伪足状突起.结论:隐睾合并精原细胞瘤的CT征象有相对特征性,对于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92.
背景:HLA复合体是极其复杂的遗传系统,对其多态性的研究在法医学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群体遗传学、移植免疫、疾病相关等医学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目的:了解HLA-Cw,-DQB1基因座的等位基因在深圳汉族人群中的分布规律。 设计、时间及地点:样本基因型的统计学分析,于2007-01/2008-06深圳市血液中心免疫遗传研究室完成。 材料:样本来自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深圳地区志愿捐献者,使用EDTA-K2抗凝管采集外周血。 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测定方法对深圳地区226名无关供者HLA-Cw,-DQB1基因座的2,3外显子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等位基因频率采用直接计数法计算,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采用x2检验。 主要观察指标:样本HLA-Cw,-DQB1基因座的基因型。 结果:226个样本中共检测到25个Cw等位基因。其中Cw*0102,Cw*0702的频率最高(0.1881),其他频率较高的等位基因依次为Cw*0304,Cw*0302,Cw*0401及Cw*0801,Cw*0303,Cw*0602。该位点基因型观察值与期望值经χ2检验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x2=116.00,u=1.78, ν=91,P > 0.05)。226个样本中共检测到17个DQB1等位基因。其中DQB1*0301占绝对优势,其基因频率为0.2124。其他频率较高的等位基因依次为DQB1*0303,DQB1*0601,DQB1*0502,DQB1*0602,DQB1*0302,DQB1*0401。该位点基因型观察值与期望值经χ2检验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x2=101.34,u=0.78,ν=91,P > 0.05)。经计算HLA-Cw位点的杂合度为0.887 8,个体识别力为0.976 9,非父排除率为0.773 1,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875 7;HLA-DQB1位点的杂合度为0.889 4,个体识别力为0.976 2,非父排除率为0.753 3,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965 9。 结论:深圳汉族人群HLA-Cw及DQB1基因座是高度杂合、具有较高鉴别力和丰富信息含量的遗传标记,能较好地反映群体遗传特征。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了解温度、时间、抗凝剂、不同试剂、不同仪器等因素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酶测定的影响.方法 采集患者血清分别比较加抗凝剂、放置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保存24 h、不同试剂、不同仪器对测定的影响.结果 采用肝索锂抗凝影响腺苷脱氨酶ADA、总补体CH50的测定;室温放置24 h(不分离血清)将影响ADA、CH50的测定;不同厂家试剂将影响结果 的一致性.结论 不同保存条件和试剂将影响测定结果 .为了使检测结果 有较好的一致性,必须制订和执行标准化的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994.
髂骨块在跟骨严重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严重跟骨骨折手术治疗中使用髂骨块作为植骨材料的疗效。[方法]2000年5月~2007年4月收治58例61足经髂骨块植骨治疗跟骨骨折,对患者术后骨折复位、术后并发症进行随访。[结果]有完整随访的54例57足,平均随访时间50.4个月,术后Gissane、Bohler角均恢复,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按Maryland评定标准,优(90~100分)39足,良(75~89分)14足,可(50~74分)3足,差(〈50分)1足,优良率为92.98%。[结论]选择髂骨块植骨治疗跟骨骨折能达到解剖复位或近似解剖复位,直接恢复跟骨的Gissane、Boihler角,可减少外固定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5.
嗜铬细胞瘤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本文对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嗜铬细胞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嗜铬细胞瘤临床主要表现为阵发性高血压,头痛、心悸、大汗等症状。不典型临床表现有:(1)无症状;(2)进行性视力下降;(3)脑血管意外。综合本组病例的临床资料,诊断嗜铬细胞瘤的要点有:(1)病史中存在阵发性高血压的线索;(2)血中儿茶酚胺浓度增高;(3)131I-MIBG对诊断嗜铬细胞瘤具有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兼有定位及定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96.
射频治疗腹部妊娠纹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射频技术在治疗腹部妊娠纹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射频治疗仪对17例妊娠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能量200~600J,5次为一疗程,治疗前后给患者拍照,并观察疗效.结果:共治疗17例患者,16例治疗1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4%,未出现任何皮肤灼伤等并发症.结论:射频治疗技术无创、安全,是治疗腹部妊娠纹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构建pPICZαA-HSA-sTRAIL真核表达质粒。方法:用PCR方法扩增sTRAIL基因,然后克隆入pPICZαA载体,构建pPICZαA-sTRAIL质粒,然后将HSA基因克隆入pPICZαA-sTRAIL质粒,构建pPICZαA-HSA-sTRAIL真核表达质粒。重组子均进行酶切鉴定和PCR鉴定,最后进行DNA测序验证。结果:PCR方法克隆出目的基因,并成功构建了pPICZαA-HSA-sTRAIL质粒。酶切鉴定、PCR鉴定和DNA测序均证明构建的表达质粒完全与预期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pPICZαA-HSA-sTRAIL真核表达质粒。  相似文献   
998.
999.
来凤勇  方丹青 《现代医院》2010,10(10):31-32
目的探讨胸骨肿瘤切除的三维钛网重建外科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胸骨浆细胞瘤1例、转移性胸骨肿瘤1例的临床资料、手术切除并三维钛网胸廓重建及效果。结果 2例患者均行肿瘤完全切除并钛网重建,Ⅰ期愈合,随访6~24个月修补物没有松动或外露,胸廓塑形良好。结论原发性和转移性胸骨肿瘤手术切除是较为适宜的方法,三维钛网是目前胸骨修补的理想人工材料。  相似文献   
1000.
手术及镇痛药可以直接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而免疫功能又在肿瘤转移、疼痛发生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镇痛和免疫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内在关系,这为我们提供术后疼痛治疗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