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52篇
  免费   1298篇
  国内免费   670篇
耳鼻咽喉   78篇
儿科学   212篇
妇产科学   113篇
基础医学   923篇
口腔科学   259篇
临床医学   1965篇
内科学   1187篇
皮肤病学   239篇
神经病学   173篇
特种医学   445篇
外科学   804篇
综合类   3951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1827篇
眼科学   121篇
药学   1657篇
  8篇
中国医学   1533篇
肿瘤学   421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357篇
  2021年   453篇
  2020年   402篇
  2019年   214篇
  2018年   220篇
  2017年   371篇
  2016年   246篇
  2015年   522篇
  2014年   708篇
  2013年   875篇
  2012年   1465篇
  2011年   1593篇
  2010年   1484篇
  2009年   1237篇
  2008年   1202篇
  2007年   1055篇
  2006年   956篇
  2005年   757篇
  2004年   533篇
  2003年   317篇
  2002年   237篇
  2001年   209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3年   1篇
  1968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目的: 研究小鼠内耳毛细胞细胞膜Ca2+-ATP酶2型蛋白(PMCA2)在听觉平衡生理中的作用及意义。 方法:利用不同基因型小鼠PMCA2-/-(突变纯合子)、PMCA2+/-(杂合子)和PMCA2+/+(野生型)为实验对象,采用听觉脑干反应(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耳蜗内电位(EP)检测等方法,分别检测不同基因型小鼠的内耳生理功能。结果:PMCA2+/+野生型鼠的听力正常,ABR的短声(click)阈值为(13.75±11.08)dB SPL;EP均值为(91.3±11.0)mV。PMCA2+/-杂合子小鼠听力低于同窝PMCA2+/+野生型鼠,ABR的短声阈值为(63.89±12.90)dB SPL,与PMCA2+/+小鼠比较差异显著(P<0.01);PMCA2+/-小鼠没有检测出DPOAE的高频区辐值,其EP均值为(80.7±9.0)mV。PMCA2-/-小鼠的ABR在100 dB SPL无反应,表现出全聋和平衡功能失调,其EP均值为(56.6±13.0)mV;PMCA2-/-小鼠没有检测出DPOAEs。结论:PMCA2是内耳毛细胞纤毛丛上的重要Ca2+转运通道,对维持内耳的Ca2+代谢和听觉平衡功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人癌胚抗原重组痘苗病毒(rV-CEA)转染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后在外体诱导的抗CEA分泌性肿瘤免疫。方法:分离晚期结肠癌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在体外用人重组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白细胞介素4(IL-4)培养成DC,再用rV-CEA转染DC后激发自体T细胞,观察其体外激发自体T细胞的增殖能力及其诱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自体CEA分泌性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并与野生型痘苗病毒(W-VV)及无病毒转染的DC所激发的T细胞进行比较。结果:经rV-CEA转染的DC能显著刺激自体T细胞的增殖,其激活的T细胞对CEA分泌性自体肿瘤细胞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结论:rV-CEA转染的DC可以诱导体CEA分泌性肿瘤免疫。  相似文献   
83.
应用IRS-PCR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低频限制性位点聚合酶链反应(infrequent-restriction-site PCR,IRS-PCR)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基因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建立本实验室IRS-PCR方法。同时用IRS-PCR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金葡菌进行基因分型。根据49株社区感染分离菌的分型结果计算辨别力指数(ID)值估计分辨力。对其中30株社区感染菌重复实验一次估计重复性。比较两种基因分型方法的分型率、分辨力、重复性、结果的一致率及操作特点。结果建立IRS-PCR对金葡菌基因分型的方法。70株金葡菌均可被2种方法分型,分型率100%。IRS-PCR分为38个型,21株院内感染菌分为6个型,49株社区感染菌分为32个型,计算ID值为0.981。PFGE分为40个型,21株院内感染菌分为6个型,49株社区感染菌分为34个型,计算ID值为0.983。两种分型方法的重复性均为100%。对院内感染菌,两种方法分型的一致率为100%;对社区感染菌,两种方法分型的一致率为92%(45/49)。与PFGE相比,IRS-PCR更简单、省时、易于操作、不需特殊昂贵仪器。结论IRS-PCR能对金葡菌简易快速可靠分型,适合检验科对临床标本的快速有效分型,是一种有价值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84.

Background

The missing asymptomatic COVID-19 infections have been overlooked because of the imperfect sensitivity of the nucleic acid testing (NAT). Globally understanding the humoral immunity in asymptomatic carriers will provide scientific knowledge for developing serological tests, improving early identification, and implementing more rational control strategies against the pandemic.

Measure

Utilizing both NAT and commercial kits for serum IgM and IgG antibodies, we extensively screened 11 766 epidemiologically suspected individuals on enrollment and 63 asymptomatic individuals were detected and recruited. Sixty-three healthy individuals and 51 mild patients without any preexisting conditions were set as controls. Serum IgM and IgG profiles were further probed using a SARS-CoV-2 proteome microarray, and neutralizing antibody was detected by a pseudotyped virus neutralization assay system. The dynamics of antibodies were analyzed with exposure time or symptoms onset.

Results

A combination test of NAT and serological testing for IgM antibody discovered 55.5% of the total of 63 asymptomatic infections, which significantly raises the detection sensitivity when compared with the NAT alone (19%). Serum proteome microarray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asymptomatics mainly produced IgM and IgG antibodies against S1 and N proteins out of 20 proteins of SARS-CoV-2. Different from strong and persistent N-specific antibodies, S1-specific IgM responses, which evolved in asymptomatic individuals as early as the seventh day after exposure, peaked on days from 17 days to 25 days, and then disappeared in two months, might be used as an early diagnostic biomarker. 11.8% (6/51) mild patients and 38.1% (24/63) asymptomatic individuals did not produce neutralizing antibody. In particular, neutralizing antibody in asymptomatics gradually vanished in two months.

Conclusion

Our findings might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definition of asymptomatic COVID-19 infections, diagnosis, serological survey, public health, and immunization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85.
目的 研究1个Crouzon综合征家系及1例散发的Crouzon综合征患者的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 receptor 2,FGFR2)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在1个Crouzon综合征家系的10名成员,和另一例散发者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FGFR2基因的第8和10外显子(部分家族成员仅扩增第8外显子),产物纯化后直接进行DNA测序检测突变.结果 家系中3名成员及另1例散发者FGFR2基因第8外显子的833位核苷酸发生G→T的转换突变,该突变为错义突变,使该位点所编码的氨基酸由半胱氨酸变为苯丙氨酸(C278F).该突变为杂合子突变.结论 FGFR2基因突变是Crouzon综合征致病原因.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对家兔肾脏IMCD细胞H+/K+交换的影响,以及经洗涤处理是否解除这种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家兔肾脏IMCD细胞单层,在100 μmol/L奥美拉唑缓冲液中孵育25 min, 洗涤组则在奥美拉唑缓冲液孵育后,用不含奥美拉唑的缓冲液洗涤IMCD细胞;对照组在不含奥美拉唑的缓冲液孵育25 min;CECF/AM荧光探针法测定各组IMCD细胞H+/K+交换.结果奥美拉唑组的H+/K+交换为(0.016±0.006) dpHi/min(n=8);与对照组的(0.053±0.008) dpHi/min(n=8)相比,相差非常显著(P<0.001);洗涤组的H+/K+交换为(0.016±0.006) dpHi/min(n=6),与对照组(n=6)的(0.052±0.009)dpHi/min相比,相差非常显著(P<0.001).结论 100 mol/L的奥美拉唑对家兔IMCD细胞的H+/K+交换有显著影响,而且洗涤处理不能解除这种抑制.因而,肺心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使用奥美拉唑时,应综合考虑其利弊.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 angiomyfibroblastoma, AMF )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通过对7例AMF的临床表现、组织学观察与免疫组化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AMF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结果 7例均为女性,年龄25~52岁,部位在大阴唇(3例)、宫颈管(3例)和腹股沟(1例),大小1.6~6.0 cm;眼观:肿瘤边界清,无包膜,质地韧,切面灰白,局部有黏液感.镜检:肿瘤细胞分布稀疏不一,呈密集的血管区与少细胞的水肿区相交替分布.瘤细胞肥胖,呈梭形或短梭形,可见胞质突起或波浪状弯曲,瘤细胞围绕丰富的血管,大多是薄壁小血管或毛细血管,间质可见胶原束.免疫表型:瘤细胞vimentin和desmin弥漫阳性,α-SMA和CD34局灶阳性,发生于宫颈的3例ER和PR弱阳性,所有病例CK、S-100蛋白阴性.结论 AMF是发生女性外阴、生殖道的良性软组织肿瘤;需要与侵袭性血管黏液瘤、富于细胞性的血管纤维瘤、青春期前外阴纤维瘤、浅表宫颈阴道肌纤维母细胞瘤等软组织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构建HPV 18 L1-E6,L1-E7嵌合基因的表达载体,并在CHO细胞中表达。方法 克隆HPV18 L1-E6和L1-E7基因,插入中介载体pGEMT-Easy中并测序鉴定。采用PCR定点突变法,突变L1-E6,L1-E7基因序列中与转化作用相关的位点,分别与L1基因连接后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VAX1,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VAX-1L1 E6Mxx,L1E7Mxx。用磷酸钙沉淀法,转染CHO细胞,以抗HPV-18L1,抗E6和抗E7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做ELISA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结果 ELISA检测显示,转染各种pVAX1-LIE6Mxx-L1E7Mxx融合蛋白表达质粒的细胞提取物的P-N值均>2.1;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在胞浆,胞核可见棕黄色颗粒。结论 我建的pVAX1-L1E6Mxx-E7Mxx融合蛋白质表达质粒,可在转当细胞内表达相应的L1-E6Mxx和L1-E7Mxx蛋白,为今后进行DNA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9.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心肌(样)细胞的诱导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向肌源性细胞分化,探索诱导后的MSCs移植于心肌梗死区的存活和分化情况。方法提取、分离、培养兔的MSCs。经5-氮胞苷诱导后,进行免疫组化,电镜观察。4',6二乙酞基-2-苯基吲哚(DAPI)标记MSCs,建立兔心肌梗死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两组:实验组(n=10)在心梗区域注入经诱导后的MSCs;对照组(n=10)在心梗区域注入不含MSCs的培养液。移植4周后,进行病理标本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5-氮胞苷诱导MSCs4周,部分细胞表达肌钙蛋白T(troponin T),电镜观察到肌丝形成。MSCs在体外用DAPI标记,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发蓝色荧光。移植4周后,在实验组中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梗死区组织标本中可见DAPI标记带蓝色荧光的供体细胞核,移植细胞表达troponin T。结论MSCs经5-氮胞苷诱导后可向心肌细胞转化。移植细胞可在心肌存活,并向心肌细胞(样)转化。  相似文献   
90.
妊娠17~37周胎儿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和NK细胞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涛  方群 《中国免疫学杂志》2005,21(10):768-771
目的:探讨妊娠17~37周正常和宫内感染时胎儿外周血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ldn-2 receptor,sIL-2R)和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NK)含量的变化。方法:超声引导下行脐带穿刺术,收集129例胎儿外周血,包括97例正常对照组胎儿血,32例宫内感染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弓形虫感染、风疹病毒感染)胎儿血,采用双色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胎JLPF周血NK细胞百分率,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胎JLPF周血中sIL-2R的含量,分析生理状态下胎儿外周血NK细胞、sIL-2R的状况和宫内感染时NK细胞和sIL-2R含量的变化。结果:妊娠17—37周胎儿外周血NK细胞、sIL-2R含量不随孕周改变,r(NK)=-0.03,P〉0.05;r(sIL-2R)=0.167,P〉0.05,宫内感染时NK细胞含量减少,sIL-2R含量增多,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t(NK)=4.29,P〈0.01;t(sIL-2R)=-5.833,P〈0.01。结论:妊娠17—37周胎儿外周血有一定量的NK细胞和sIL-2R存在,但机体免疫功能仍不完善,宫内感染时机体容易出现免疫抑制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