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07篇
  免费   1590篇
  国内免费   893篇
耳鼻咽喉   164篇
儿科学   245篇
妇产科学   156篇
基础医学   1874篇
口腔科学   265篇
临床医学   2098篇
内科学   2133篇
皮肤病学   349篇
神经病学   832篇
特种医学   780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990篇
综合类   2964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一般理论   4篇
预防医学   1237篇
眼科学   278篇
药学   1750篇
  5篇
中国医学   1199篇
肿瘤学   1058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207篇
  2022年   414篇
  2021年   726篇
  2020年   526篇
  2019年   521篇
  2018年   552篇
  2017年   556篇
  2016年   514篇
  2015年   796篇
  2014年   974篇
  2013年   955篇
  2012年   1332篇
  2011年   1465篇
  2010年   1028篇
  2009年   809篇
  2008年   1036篇
  2007年   979篇
  2006年   930篇
  2005年   848篇
  2004年   644篇
  2003年   655篇
  2002年   559篇
  2001年   460篇
  2000年   349篇
  1999年   258篇
  1998年   174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124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31.
目的了解氯化镧(LaCl3)对内毒素/脂多糖(LPS)刺激的巨噬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分为空白对照组、LaCl、组、LPS组和LaCl3+LPS组。前3组细胞分别用常规培养液、含2.50μmol/L LaCl3的培养液、含1mg/L LPS的培养液培养24h,LaCl3+LPS组用含2.5μmol/LLaCl,的培养液培养24h后,换为含1mg/L LPS的培养液培养24h。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iNOS在各组细胞中的表达强度;蛋白质印迹法检测iNOS的蛋白表达水平;反转录一PCR测定iNOS的mRNA表达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iNOS主要分布于各组细胞的胞质中,空白对照组和LaCl3组荧光强度极弱;LPS组荧光强度最强,阳性细胞百分率为44.4%,明显高于LaCl3+LPS组(11.8%,P〈0.05)。LPS组iNOS蛋白及其mRNA表达量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含量均高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LaCl3可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抑制LPS诱导的iNOS过度表达,减少NO生成,提示LaCl3能拮抗LPS诱导的iNOS过度活化。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重症脓毒症患者免疫治疗及各免疫指标的变化对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例腹部无明显感染的患者、20例腹部脓毒症患者不伴器官功能障碍、18例腹部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分为A、B、C组,A组术前及A、B、C组术后第1、3、7天,各抽取外周静脉血5ml于肝素管内,分别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同时记录生命体征的变化和预后转归。结果A、B、C三组在术后1、3天,CD3、CD4、CD4/CD8均下降,C组下降明显,与A、B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第7天A、B、C组(病情好转者)均上升,C组恶化者CD3、CD4、CD4/CD8持续低下,与A、B、C组(病情好转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手术对T淋巴细胞CD3、CD4抑制明显,术后1、3天抑制明显,7天明显上升至正常。对于术后脓毒症不伴器官功能障碍者对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不大,其变化与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一致。对于术后重症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IgA、IgM、IgG,C3、C4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明显降低,且随病情恶化,持续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分析农村院前急救死亡病例的现状及特点,以建立适合农村情况的紧急救援系统。方法 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出诊登记表及病历档案,对302例院前急救死亡患者病因、性别、病种,死亡发生的距离及地点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院前急救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为创伤(颅脑、复合、脑外伤)96例(31.79%),心血管疾病58例(19.20%),脑血管疾病44例(14.57%),中毒性疾病(有机磷、毒鼠强)40例(13.25%),溺水24例(7.95%),原因不明12例(3.97%),呼吸系统疾病10例(3.31%),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10例(3.31%),中署、电击伤、自缢8例(2.65%)。死亡时距市急救中心距离〈5km62例(20.52%),5~km92例(30.50%),16~km108例(35.76%),〉30km40例(13.24%)。结论 需加强农村院前急救建设,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加强基层医护人员全科医学知识和急救医学理论及实践操作的技能培训,以提高农村院前急救患者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4.
本实验采用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模型,动态观察了家兔烧伤(30%Ⅲ度)早期烧伤表对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影响,通过相差显微动态观察、台盘菜染色、HE染色光镜检查及扫描电镜观察。同时检测孵育不同时相点增减液中LDH、6-keto-PGE1α、tPA及内皮细胞抗上板粘附能力变化。结果显示:(1)烧伤血清对内皮细胞有明显的损伤作用功能改变早于结构损害,而结构损害又以细胞间连接及其表达结构改变为早;(2)烧伤血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糖心乐(TXL)对糖尿病性心肌病(DCMP)大鼠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达美康组及糖心乐大、小剂量组。将除正常对照组外的各组大鼠腹腔注射STZ建立糖尿病模型,造模后8w分别给予生理盐水、达美康、TXL大小剂量灌胃,连续4w,正常对照组不做处理。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达美康组、糖心乐大、小剂量组大鼠的血糖、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显著降低(P<0.05,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显著升高(P<0.05,P<0.01)。TXL大剂量组的降低血糖、TC,升高HDL-C作用与达美康组相当,降低TG作用优于达美康组(P<0.05)。结论:TXL可通过降低血糖、TG、TC水平,升高HDL-C水平来改善DCMP大鼠心肌的功能。  相似文献   
36.
为了了解吉林省长白县山区所产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黑蔓的药理作用,扩大它的药用部位和应用范围,我们从无机元素与中药药效有密切关系的角度出发,实验测出黑蔓含有Ba、Si、Cu、Fe、Zn、Sn、Co、Mn、Mg、Ca、Se等无机元素,本文重点对其中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Cu、Fe、Zn、Se作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征以及免疫组化特异性抗体及IgH基因重排检测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30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及其临床资料,用免疫组化孓P法标记LCA,CD20,CD79a,CD30及bcl-2抗体和用PCR方法检测15例IgH基因重排。结果 70%(21/30)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发病年龄在40~70岁,淋巴结内外都可累及。组织病理学:中心母细胞淋巴瘤占83.3%(25/30),免疫母细胞淋巴瘤占3.3%(1/30),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占6.7%(2/30),及富于T细胞B细胞淋巴瘤占6.7%(2/30)。免疫标记LCA均表现阳性,CD20、CD79a、CD30、bcl-2表达率分别为86.7%(26/30),93.3%(28/30),6.7%(2/30),20%(6/30)。15例DLBCL中IgH基因重排阳性为66.7%(10/15)。结论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组异质性肿瘤,必须结合其组织病理学形态和特异抗体的免疫组化检测,对一些疑难病例需做IgH基因重排检测以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8.
小鼠经γ线1200rad照射后胃排空受到明显抑制,如照前15min腹腔注射WR-2721 5mg或10mg对照后3天胃排空的抑制有明显改善。虽然WR-2721药物本身对胃排空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经过24~48h后则可表现出对胃排空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效应,这可能与该药减轻急性放射损伤的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39.
40.
Graves甲亢多种治疗方法对Graves眼病影响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榆索、分析文献系统评价131I、手术、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Graves病(GD)对Graves眼病(GO)的影响.方法 检索了MEDIJNE(1966年-2006年3月)、EMBASE(1984-2005年)、The Cochrane Library(2006年第1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EBMdisc,1978年1月-2006年4月)和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4-2006年)所收录的有关不同GD治疗方法对GO影响的文献,同时从参考文献中追溯文献.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根据是否采取预防甲状腺功能低下(简称甲低)发生的措施对纳入研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随机对照研究5项,非随机对照研究2项,病例对照研究1项,共1625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如GD治疗后早期未采取措施预防甲低,131I与手术治疗、131I与ATD治疗GD在诱发或加重GO以及减轻GO症状方面莘异有统计学意义[检验值分别为2.31,5.97,3.70,5.55;P均<0.05];如GD治疗后早期采取措施预防甲低,手术与ATD治疗GD在诱发或加重GO以及减轻GO症状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检验值分别为0.27,0.99;P均>0.05),尚无研究涉及131I治疗GD后早期采取甲低预防措施时131I对GO的影响.结论 若未及时采取甲低预防措施,131I较ATD、手术治疗GD更容易诱发或加重GO,减轻GO的症状却不如后两者,对于治疗前已有活动性GO的患者,应慎用131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