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67篇
  免费   1549篇
  国内免费   894篇
耳鼻咽喉   156篇
儿科学   207篇
妇产科学   64篇
基础医学   840篇
口腔科学   543篇
临床医学   1765篇
内科学   1394篇
皮肤病学   90篇
神经病学   224篇
特种医学   768篇
外科学   1319篇
综合类   4085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1460篇
眼科学   181篇
药学   1787篇
  23篇
中国医学   1392篇
肿瘤学   607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85篇
  2022年   435篇
  2021年   575篇
  2020年   474篇
  2019年   269篇
  2018年   247篇
  2017年   381篇
  2016年   243篇
  2015年   565篇
  2014年   734篇
  2013年   893篇
  2012年   1294篇
  2011年   1442篇
  2010年   1315篇
  2009年   1166篇
  2008年   1251篇
  2007年   1164篇
  2006年   1049篇
  2005年   826篇
  2004年   542篇
  2003年   520篇
  2002年   344篇
  2001年   272篇
  2000年   271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该文从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医学模式的转变、卫生经费的降低、自我保健意识的改变四个角度,论述了全面开展 生活方式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以社区为依托、以医院为基础、以生活方式为指导三个方面,探讨了生活方式教 育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72.
73.
IL-1B-31及IL-1RN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B基因(IL-1B)启动子区域-31位点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IL-1RN)多态性在中国南方人群胃癌患者与健康对照中的分布,初步探讨其各基因型与胃癌的关联性。方法:收集285例胃癌患者与265例健康人群的外周血标本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提取基因组DNA,IL-1RN基因型采用PCR方法直接确定。IL-1B基因采用PCR—RFLP方法分型。结果:IL-1RN基因有5种基因型,分别是1/1、1/2、1/3、1/4、2/2型,其频率在病例组中分别为81.9%、14.6%、7.0%、1.8%和1.1%。而在对照组中分别为81.6%、16.5%、0、0.8%和1.2%。各基因型在病例与对照组中分布没有显著性差异。IL-1B基因-31位点3种基因型C/C、C/T、T/T在胃癌病例组中频率分别为21.8%、48.6%和29.6%。而在对照组中分别为27.9%、48.8%和23.3%。与C/C型比较,携带T/T基因型者胃癌发生的危险性增加63.3%(OR=1.633,95%CI=1.014~2.628)。这一危险性在高年龄组、男性、饮酒、HP感染阳性、有癌症家族史的人中更为显著。结论:IL-1B基因启动子区域-31位点多态性可能与该人群胃癌易感性相关;未发现IL-1。RN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关联。  相似文献   
74.
结肠回肠反流与回肠黏膜结肠化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结肠回肠反流后回肠末端黏膜结肠化的机制.方法取SD大鼠60只,均为雄性,体重25¨3∞g,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末端回肠-盲肠侧侧吻合术或回肠末端手术缝线,2个月后处死动物并取组织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术后一般状况良好.大体形态学观察:实验组回肠末端黏膜表现为绒毛萎缩、间距增宽、沟变浅、光滑性增强.病理组织学:实验组表现为黏膜绒毛萎缩、间距增宽、沟变浅、上皮细胞变短、杯状细胞增多.电镜观察:实验组可见绒毛变小、变短或脱落;微绒毛变短、分布不均匀;杯状细胞数目在非坏死区增多.结论结肠-回肠反流后可导致回肠末端黏膜结肠化的变化,它可能是慢性末端回肠炎的发病基础或前期表现.  相似文献   
75.
人源化抗体构建过程中假链的产生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人源化抗体构建过程中,采用方便、快捷的分子克隆手段。消除SP2/0内源性畸形轻链转录本以获得正确的轻链cDNA。方法在mRNA抽提时,不用常规的TRIZOL法抽提总RNA,而采用经腹腔培养。生长状态良好的杂交瘤细胞。用QIAGEN公司Oligotex Direct mRNA Purification Kit,将polyA^+的mRNA富集。可有效减少畸变转录本的含量,提高功能型mRNA的丰度。利用polyA^+RNA。采用RT-PCR,我们成功地克隆到了轻链可变区序列,序列分析证实读码框完全正确,属于轻链可变区基因。结果NCBI数据库BLAST显示。克隆的基因序列符合小鼠lg可变区特征,具有正确的CDR和FR功能区及VJ连接区。结论采用polyA^+ mRNA富集技术,成功克隆获得阻断型抗人CD154 mAb(4F1)单克隆抗体的轻链、重链可变区基因,成功地消除了SP2/0内源性畸形转录本对免疫球蛋白功能性轻链基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麻痹性痴呆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麻痹性痴呆(GPI)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脑电图特征以及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实验室确诊的12例GPI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GPI患者临床以智能障碍、精神异常、癫痫最常见。12例患者血清甲苯胺红凝集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均( ),脑脊液TPPA均( ),而TRUST( )9例。头颅MRI检查结果示大脑皮质萎缩。3例以肢体抽搐为表现者脑电图可见广泛中高幅尖慢波,余脑电图为弥漫性慢波。经抗梅毒治疗,痊愈4例,显效5例,好转3例。结论GPI现已是我国神经梅毒分型中极常见类型,多见于中年男性,临床表现多变,早期误诊率高,早期发现、及时正规治疗预后好。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采用吻合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邻指皮瓣修复手指远端掌侧软组织缺损的疗效. 方法 1996年10月~2004年6月,25例(32指)伴肌腱或骨组织外露的手指远端掌侧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18例,女7例,年龄13~45岁.切割伤6例,冲压伤8例,机器绞伤11例.损伤部位:拇指2例,食指8例,中指5例,环指3例,小指2例,食、中指2例,中、环指2例,食、中、环、小指1例.缺损范围:1.5 cm×1.0 cm~4.0 cm×2.1 cm.损伤至就诊时间30 min~48 h.急诊行清创,采用带蒂邻指皮瓣修复,术中同时将指固有神经的背侧支与指神经残端吻合重建皮瓣感觉,术后3周断蒂.供区中厚皮片游离植皮. 结果术后皮瓣及供区均成活,创面Ⅰ期愈合.获随访6~26个月,手指指腹饱满,色泽正常,感觉恢复,两点辨别觉为5~8 mm,均无功能障碍. 结论采用吻合指固有神经背侧支邻指皮瓣修复手指远端掌侧软组织缺损不仅能修复缺损皮肤,且能重建皮瓣感觉,术式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78.
踝关节骨折脱位是严重的关节内损伤,处理不当,容易发生并发症和后遗症。我院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106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72例,女34例;年龄13~81岁,平均42岁。左侧50例,右侧56例。致伤原因:坠落伤16例,扭伤42例,压砸伤38例,挤压伤10例。骨折分类:参照Lauge-Hansen分型  相似文献   
79.
Background: Spherophakia is an uncommon diagnosis. This is the first case report of spherophakia evaluated by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Methods: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is a new diagnostic technique developed by one of the authors and provides images with microscopic resolution of the anterior segment. A patient with spherophakia was evaluated by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Zeiss-Humphrey, 50MHz) before and after YAG laser iridotomy.
Results: Ultrasound biomicroscopic assessment revealed a shallow anterior chamber, a very steep anterior lens curvature, iridolenticular contact, elongated zonules, and an increased distance between the lens equator and the ciliary processes. Angle closure glaucoma was due to a pupil block mechanism. The pupil block was relieved by YAG laser iridotomy.
Conclusions: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is a useful technique to confirm the diagnosis of spherophakia. The pupil block in spherophakia is relieved by YAG laser iridotomy.  相似文献   
80.
颅内肿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病,它包括起源于颅内各种组织的原发性肿瘤及其他部位转移到颅内的继发性肿瘤。颅内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伴随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常规影像学技术也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进步,颅内肿瘤的诊断准确度越来越高。本文主要介绍颅内常见肿瘤的普通X线、CT、MRI图像特点及影像学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