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24篇
  免费   3539篇
  国内免费   2044篇
耳鼻咽喉   344篇
儿科学   458篇
妇产科学   196篇
基础医学   2154篇
口腔科学   810篇
临床医学   4178篇
内科学   3010篇
皮肤病学   535篇
神经病学   725篇
特种医学   1472篇
外科学   2976篇
综合类   9422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预防医学   3699篇
眼科学   475篇
药学   3941篇
  44篇
中国医学   3827篇
肿瘤学   1633篇
  2024年   114篇
  2023年   477篇
  2022年   1195篇
  2021年   1342篇
  2020年   1244篇
  2019年   624篇
  2018年   729篇
  2017年   953篇
  2016年   698篇
  2015年   1260篇
  2014年   1759篇
  2013年   2119篇
  2012年   3239篇
  2011年   3357篇
  2010年   3042篇
  2009年   2801篇
  2008年   2820篇
  2007年   2754篇
  2006年   2407篇
  2005年   1791篇
  2004年   1339篇
  2003年   1073篇
  2002年   877篇
  2001年   763篇
  2000年   597篇
  1999年   222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5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3篇
  1940年   2篇
  1936年   2篇
  193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01.
D2-43病毒E蛋白在酵母细胞表面的展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酵母细胞表面展示登革2型病毒43株(D2—43)的E基因,探索利用酵母表面展示系统建立DNA改组筛选平台的可行性。方法:通过RT-PCR扩增获得D2-43的E基因,将该基因亚克隆至T载体后,再克隆至酵母表面展示载体pYDI,于酿酒酵母EBY100中利用半乳糖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FACS进行检测。结果:酵母表面展示产物可与D2-43的腹水抗体特异性地结合;在半乳糖诱导后24h,展示E蛋白的酵母细胞百分数达22.07%。结论:本研究为建立基于酵母表面展示系统的DNA改组筛选平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单因素观察吸入性损伤或烧伤后血清免疫反应性降钙素(iCT)的变化,分析其诊断意义。方法将24只犬随机分为单纯吸入性损伤后中度(A)、重度(B)、特重度损伤(C)组及单纯重度烧伤(D)组,每组6只。吸人性损伤犬均在伤后6 h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明确其损伤程度。分别于不同时相点抽取犬静脉血检测iCT含量,抽取动脉血做血气分析。结果(1)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证实A、B、C组犬符合吸入性损伤的预期程度。(2)与伤前值(38±22)ng/L比较,各组吸人性损伤犬iCT含量在伤后1 h均明显升高(P<0.05),伤后4 h明显高于D组(P(0.05),其中A组于24 h达峰值(453±224)ng/L,B、C组在48 h内呈进行性升高。D组犬iCT含量在伤后2 h开始持续升高,至伤后48 h为(125±41)ng/L。(3)血气分析结果显示,与伤前值(109±8)mm Hg (1 mm Hg=0.133 kPa)比较,A、D两组氧分压(PaO2)伤后各时相点无明显差异(P>0.05),B、C组犬从伤后8 h和伤后4 h开始持续下降,分别为(65±6)、(71±9)mm Hg。与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伤前值(38±5)mm Hg比较,C组犬伤后24 h PaCO2开始升高[(52±11)mm Hg]。结论在吸入性损伤后8 h内,iCT的变化明显早于血气分析指标,其诊断意义接近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相似文献   
103.
由于心肌细胞的增殖能力很低,细胞移植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用于改善心功能及心肌活力已受到广泛的关注。目前已有胚胎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内皮干细胞在体外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动物实验中用于心肌移植的细胞有胚胎心肌细胞、造血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骼肌成肌细胞、内皮干细胞、肝干细胞和神经干细胞。其中成肌细胞移植用来改善心肌梗死后的心脏功能,已有临床报道,并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输尿管息肉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输尿管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9例患者中,4例行息肉切除加基底部电灼,2例行息肉切除输尿管肾盂吻合术,2例行病变段输尿管切除再吻合术,1例行肾切除术。全部病例均获治愈并经病理证实。结论:放射学检查是诊断输尿管息肉的主要方法,其特征是边缘光滑锐利的充盈缺损。输尿管息肉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应根据息肉的大小,数量,部位及肾脏受累程度选择局部切除术,输尿部分切除术和肾盂成形术等。  相似文献   
105.
软组织激光全息扫描鼻眶窝的三维数字图像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介绍三维扫描仪在非接触条件下采集面部软组织精确数据的方法 ,为临床整形提供标准的鼻眶窝三维测量数据。方法 应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和Geomagic软件 ,采集 12例标准汉族人的颜面轮廓 ,并对鼻眶窝进行数据测量和分析。结果 通过三维激光扫描和逆向工程软件可以再现出面部形态有意义的任一角度的三维图像 ,且精确度达到 0 0 1mm ,实验初步确定了鼻眶窝最低点的三维定位 ,描述了鼻眶窝的三维形态特征。结论 此方法可以全面反映鼻眶窝与周围结构形态学上的相互关系 ,三维激光扫描是实现术前设计、手术模拟和术后效果评价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6.
乳房体积生物立体测量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利用立体视觉方法建立乳房体积测量系统 ,并探讨其准确性和精确程度。方法 通过采用两台CCD摄相机从两个不同视角观察乳房模型 ,运用激光投射仪和光栅获得计算机能识别的平行采样点 ,依靠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和生物立体测量技术 ,求取乳房模型表面采样点的三维坐标 ,设计乳房体积测量运算模式 ,在Windows下编制程序 ,建立乳房体积测量和分析系统 ,应用所建的测量系统和水体积置换术分别对 12例乳房模型进行体积测量 ,并将两种测量方法及其结果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 ,观察其精确性和准确性。结果 本系统测量乳房体积实现了数据的快速处理 ,测试空间范围为12 0mm× 14 0mm× 80mm ,特点是快速、非接触性和非侵入性。与水体积置换方法比较 ,P =0 .4 73>0 .0 5 ,差值的 95 %可信区间为 - 14 .0 2~ 7.0 8ml。结论 本系统可应用于乳房体积测量 ,简捷而且精确 ,为临床工作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并为软组织形态分析的开展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7.
研究公立医院改革中两权分离理论,探索实践意义.以国内外类似模式作借鉴分析,认为两权分离、国有民营是一种有益尝试,其引入了公司经营理念,又不改变公立医院的职能,两权关系明确,完善治理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同时讨论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相似文献   
108.
天花粉蛋白对荷人肝癌裸小鼠的抑癌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天花粉蛋白(trichosanthin,TCS)对荷人肝癌裸小鼠的抑癌作用。方法 采用人肝癌原位移植模型。将24只裸小鼠分为TCSⅠ组、TCSⅡ组、TCSⅢ组和对照组,TCS剂量分别为0.2mg/kg、0.4mg/kg、0.6mg/kg,对照组用生理盐水0.2ml/只腹腔注射,共10次。第21天称瘤重和裸小鼠体重,计算抑癌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瘤组织中Ki67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TCSⅠ组、TCSⅡ组和TCSⅢ组平均瘤重分别为0.99g、0.81g、0.22g和0.20g。用药组瘤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TCSⅠ组、TCSⅡ组和TCSⅢ组抑癌率分别为18.18%、77.78%、79.80%。对照组、TCSⅠ组、TCSⅡ组和TCSⅢ组平均鼠重增加为2.22g、1.22g、0.28g、一2.37g。用药组与对照组鼠重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TCSⅠ组、TCSⅡ组和TCSⅢ组Ki67蛋白阳性表达百分率分别为31.33%、29.92%、10.25%和9.67%。TCSⅠ组Ki67百分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TCSⅡ组和TCSⅢ组Ki67百分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CS对荷人肝癌裸小鼠的移植瘤有明显的抑癌作用。TCS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可能是其抑癌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9.
肝细胞癌综合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第5位常见的恶性肿瘤,各种方法治疗后的总体5年生存率仅为7%左右.全世界每年由于肝细胞癌所致的死亡人数可达60万。既往肝癌疗效极差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早期诊断困难,随着对肝癌高危人群的筛选,CT、MRI及PET等影像技术的提高,目前已能精确诊断并定位0.5cm左右的早期肝癌。而肿瘤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肝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和复发的分子机制有了新的理解。因此,近年肝癌的诊断及治疗有了很大提高,对传统的治疗手段不断也有新的认识.基于生物学研究的进步而发展的生物治疗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10.
卫氏并殖吸虫成虫的特异性诊断抗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寻找诊断并殖吸虫病的特异性抗原。方法:应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中的蛋白组分进行分析。结果: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蛋白经SDS-PAGE后显示14条蛋白带,其中相对分子质量为53000、3l000、25000、16000、11000是主带;相对分子质量为53000和34000的条带可与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反应;108000、94000、65000的条带可与血吸虫病患者血清反应;58000、53000、43000的条带可与旋毛虫感染的大鼠血清、小鼠血清及旋毛虫病患者血清反应。37000的蛋白带只能被斯氏狸殖吸虫感染的大鼠血清和并殖吸虫病患者血清所识别,而不与华支睾吸虫病、血吸虫病患者血清、旋毛虫感染的大鼠和小鼠血清、旋毛虫病患者血清、正常大鼠、小鼠血清及正常人血清发生交叉反应。结论: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中相对分子质量为37000的蛋白组分为卫氏并殖吸虫成虫的特异性抗原,可用于并殖吸虫病的免疫学诊断及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