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目的: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对照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84例诊断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每组42例患者,两组均口服阿仑膦酸钠片、钙尔奇D600片剂,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加用中药左归丸加味,6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5.24%、对照组73.8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2.
彭杰雄  龚海涛  林连成 《职业与健康》2009,25(21):2265-2267
目的评价不孕不育蛋白芯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不孕不育蛋白芯片对430份临床标本进行抗精子抗体(ASA)、抗子宫内膜抗体(AEA)、抗心磷脂抗体(ACA)、抗卵巢抗体(AOA)、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抗体检测,并与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蛋白芯片法与ECLIA法的ASA、ACA、AEA和HCG的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在AOA的检测结果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P〈0.05)。其中ASA的阳性符合率为91.8%,阴性符合率为98.8%;ACA的阳性符合率为92.1%,阴性符合率为96.0%;AEA的阳性符合率为87.5%,阴性符合率为95.8%;AOA的阳性符合率为79.1%,阴性符合率为98.9%;抗HCG的阳性符合率为90.9%,阴性符合率为98.4%。结论从整体检测结果上来看,不孕不育抗体蛋白芯片联检试剂盒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和特异性强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但其AOA检测的灵敏度还有待于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的分子荧光标志量子点(QDs)在结肠癌组织芯片上进行不同蛋白的检测及评价其临床作用。方法在结肠癌组织芯片上,利用QDs标志的链霉亲和素复合物(QDs-SA)能与生物素化二抗IgG荧光结合特点进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检测K-ras、MXRA5蛋白表达,评价其在蛋白定位情况。结果观察到K-ras、MXRA5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呈高表达,并定位于结肠癌细胞的细胞膜和胞核。结论 QDs具有很好的荧光作用,能与抗体紧密结合。采用链霉亲和素修饰的QDs,能够准确地检测结肠癌组织芯片上不同蛋白的定位,可为结肠癌体内和体外临床诊断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上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冠心病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的升高及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 ,外科病人中合并冠心病的患者逐年增加 ,而冠心病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是临床麻醉中的一个难点 ,探索有效而容易掌握的麻醉治疗方案 ,提高该类患者手术的麻醉水平是基层医院麻醉学科发展中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我院对此做了一些尝试 ,现将初步总结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6 7例ASAⅡ~Ⅲ级择期外科、妇科、肿瘤科等手术患者 ,男 37例 ,女 30例 ,年龄 4 8~ 73岁 ,经术前检查 ,诊断为合并冠心病。其中 5 1例ECG示ST T改变 ,半数以上(34例 )近期至 1年内曾有心慌、胸闷、…  相似文献   
15.
8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手术治疗82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年龄80~96岁,平均83.5岁。其中股骨颈骨折39例,粗隆间骨折43例;术前64例(78%)合并有各种并存症。围手术期完善各项检查,并控制各种并发症。结果 82例经术前准备后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住院15d,术后并发消化道症状7例,肺部感染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脑梗死1例。结论术前正确评估,充分准备,合理选择内固定,术后主动功能锻炼,是高龄患者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处理的重点,也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颈椎整复手法(Ⅰ组)与颈椎三维牵引配合药物(Ⅱ组)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Ⅰ组(21例),用0.8%利多卡因10ml,行星状神经节阻滞,1次/d,10次为1疗程,期间加用2~3次颈椎整复手法。Ⅱ组(21例),行颈椎三维牵引,1次/d,10次为1疗程,期间口服活血化瘀类中药制剂及扩血管药物。结果两种方法治疗颈性眩晕的近期疗效的优良率有显著差异。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使头颈部血管产生去交感性扩张,改善头颈部微循环,平衡自主神经功能,颈椎推拿手法纠正颈椎关节的旋转移位,恢复颈椎的稳定,是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7.
马小苗  龚海涛 《贵州医药》2023,(12):1918-1919
目的 探究丙卡特罗联合孟鲁司特在治疗儿童慢性咳嗽中的临床效果,并分析治疗对患儿肺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咳嗽患儿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联合应用丙卡特罗、孟鲁司特,对照组单纯引用丙卡特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肺功能及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FVC、PEF及FEV1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患儿的FVC、PEF及FEV1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4和TNF-α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患儿的IL-4及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丙卡特罗联合孟鲁司特对儿童慢性咳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儿肺功能,分析其原因可能与联合治疗能缓解患儿机体炎症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适用于结直肠癌患者粪便标本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M2-PK)DNA检测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分析自建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肿瘤型M2-PK DNA片段(162bp),纯化后采用TA克隆法转入PGM-T载体,构建重组质粒。以重组质粒为模板,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评价自建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20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100例,采用自建方法对受试者粪便和血清标本进行肿瘤型M2-PK DNA检测,并与酶联免疫吸附法肿瘤型M2-PK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测序结果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成功。自建方法检测肿瘤型M2-PK DNA的灵敏度为10copy/mL,对肌肉型M2-PK DNA和M1型丙酮酸激酶(M1-PK)DNA检测结果为阴性,批内及批间变异系数为0.3%~2.9%。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粪便标本肿瘤型M2-PK DNA阳性率为92.50%,ELISA检测肿瘤型M2-PK阳性率为80.00%。粪便和血清标本肿瘤型M2-PK DNA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结果与肿瘤病理分期密切相关。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法适用于结直肠癌患者粪便标本肿瘤型M2-PK DNA检测,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可用于结直肠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颈丛阻滞配合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探讨其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 对资料完整的86例符合1990年国际头痛委员会提出的CEH诊断标准的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别给予患侧颈丛阻滞(C2横突)(Ⅰ组;43例);颈丛阻滞(C2横突)+手法(Ⅱ组:43例),所有病例均于治疗前评定VAS分,一个疗程结束后据VAS分评估疗效,于治疗后3个月和1年据随访单VAS分评估近期及远期疗效.结果 两组近期疗效的显效率及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Ⅱ组远期疗效的显效率及有效率与I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颈丛阻滞是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有效方法,但疗效不易巩固,加用颈椎推拿手法可显著提高远期疗效,提示寰枢关节半脱位、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及C3~5小关节不稳应为其主要病因,C1~4(尤其C2)神经根炎症,椎动脉受压、扭曲和颈交感神经受挤压是其发病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20.
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了抗体荧光标记的最佳条件、免疫荧光法检测的最适抗体浓度及最佳反应条件,从而研究免疫荧光法检测奈瑟氏淋球菌方法的建立,并对奈瑟氏淋球菌免疫荧光法检测试剂盒进行临床试验,评价其检测效果.采用分离培养法和奈瑟氏淋球菌免疫荧光法检测试剂盒对1100例临床样本进行平行检测,并以分离培养法检测结果为对照,统计免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