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7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Dean氟牙症标准应用于粤东农村居民的适应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广东省东部农村居民对氟牙症美观的接受程度,对现行Dean标准是否仍适应当今社会的要求做一初步研究。方法 在广东东部天然氟区,对饮用0.1~2.5mg/L不同水氟浓度井水的1237例9~17岁、35~44岁居民进行氟牙症检查,并问卷调查受检者对氟牙症牙齿的自我接受程度。结果 当地居民认为牙齿“没有问题”时,地区氟牙症指数(CFI)为0.5,氟牙症率为10.1%;认为牙齿“稍难看”时,二者分别为0.9和33.7%;认为牙齿“难看”时,二者分别为1.3和75.8%;认为牙齿“很难看”时,二者分别为1.7和98.2%。结论 当地居民对氟牙症的美观接受程度与Dean所订标准基本相符。Dean标准仍适合广东省东部农村地区,对当地制订饮水氟标准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探析刘健教授治疗儿童复发性多软骨炎经验,以真实验案体现治疗特色。刘健教授认为,儿童复发性多软骨炎的病机以湿热壅盛、脾失运化为主,临床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同时顾护脾胃,佐活血祛瘀。运用清热利湿、健脾活血法治疗儿童复发性多软骨炎效果尚可。  相似文献   
14.
干眼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眼表疾病,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没有根本治愈该疾病的方法,主要是以缓解干眼症状为治疗目标。近年来中医外治法在治疗干眼上应用广泛并发挥着独特的效果。现从中药熏蒸、中药超声雾化、中药离子导入、针刺、灸法、推拿6个方面对临床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及随机行走模型,评价黄芩清热除痹胶囊联合新风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湿热证患者免疫炎症的影响。方法:收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科2012年6月至2019年5月类风湿关节炎湿热证患者的病历资料。以使用黄芩清热除痹胶囊联合新风胶囊的患者为试验组,以仅使用新风胶囊的患者为对照组,以实验室指标为基础,构建随机行走模型,评价黄芩清热除痹胶囊与新风胶囊联合用药对患者实验室指标的影响。结果:①共计1029例类风湿关节炎湿热证患者符合本研究要求,其中试验组350例,对照组679例。②试验组在降低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G(IgG)、补体C3、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方面均优于对照组。③经随机行走模型分析,2组患者ESR、IgG的综合评价指标和接受的干预措施存在长程关联。结果表明,试验组ESR、IgG在行走正向增长率、随机波动幂率值、改善系数、期望改善值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黄芩清热除痹胶囊联合新风胶囊能够有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湿热证患者的异常免疫炎症指标,其疗效优于单纯使用新风胶囊。  相似文献   
16.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由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反复发作,病情缠绵难愈。健脾化湿通络法是刘健以新安医学为理论基础,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提出的一种治痹大法,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健脾化湿通络法能通过调节T、B细胞,细胞因子网络平衡,以及胸腺、脾脏免疫来调控类风湿关节炎免疫,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症状及系统病变,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讨骨关节炎(OA)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与免疫指标、炎性指标、代谢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危险因素和关联规则。方法整理2012年6月至2018年12月OA合并Hcy异常的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研究其代谢指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α1-酸性糖蛋白(α1-AG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酐(Cr),尿素氮(BUN);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A(lgA),免疫球蛋白G(lgG),免疫球蛋白M(lgM),补体C3,补体C4;炎性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运用SPSS 22.0、SPSS Clementine 11.1 Aprior等统计学软件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研究要求的患者1 430例。①Hcy升高有281例(19.65%)。②相关性分析表明,Hcy与TC呈负相关(P0.05);Hcy与α1-AGP、hs-CRP、Cr以及BUN呈正相关(P0.05或P0.01)。③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表明,α1-AGP、Cr、BUN均为Hcy的危险因素。④关联规则分析表明,设置关联规则支持度10%,置信度30%,提升度1。经Aprior模块分析,Hcy异常与Cr和ESR的升高有关、与HDL-C的降低有关。结论 19.65%的OA患者Hcy异常,α1-AGP、Cr和BUN作为Hcy异常变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刘健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随师临证,记录、分析整理刘健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病案,从病因病机、用药特点等方面总结分析刘健教授的临床经验,并列举验案加以佐证。[结果]刘健教授认为脾虚湿盛是本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围绕脾虚湿盛制定了健脾利湿、温肾暖脾等治疗法则。健脾利湿常用薏苡仁、山药、茯苓、陈皮、半夏等,温肾暖脾常用桂枝、附片、杜仲、桑寄生等,同时善用大黄。验案首诊时辨为脾虚湿盛证,治以温阳通络,后因外感内伤,辨为湿热证,治以清热舒脾,收效良好,充分体现了刘健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圆机活法"的临床经验。[结论]刘健教授从脾虚湿盛论治强直性脊柱炎,善用大黄治疗脾虚夹实证,临床疗效良好,值得推广学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基于血清的蛋白质组学识别有炎症功能的蛋白质信号,为临床诊断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寻找生物标志物。方法: 运用RayBiotech细胞因子抗体芯片检测并筛选10例AGA患者和10名健康志愿者血清标本的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确定差异表达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注释及信号通路的富集。ELISA法检测差异蛋白质在60例AGA患者和60名健康志愿者中的表达。构建ROC曲线以评估差异表达蛋白质对AGA的诊断价值。结果: 确定了AGA患者4种表达差异最显著的蛋白质,包括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TNF RⅡ)、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β(MIP-1β)、IL-8、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蛋白质与炎症、代谢及细胞因子通路等相关。AGA患者和健康者血清中差异表达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GM-CSF预测AGA的AUC为0.657(95% CI:0.560~0.760),敏感度为68.33%,特异度为50.00%;IL-8预测AGA的AUC为0.994(95% CI:0.980~1.000),敏感度为100.00%,特异度为61.67%;MIP-1β预测AGA的AUC为0.980(95% CI:0.712~0.985),敏感度为95.00%,特异度为98.33%;TNF RⅡ预测AGA的AUC为0.965(95% CI:0.928~1.000),敏感度为100.00%,特异度为10.00%。结论: 采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可以识别AGA的生物标志物,有助于AGA的风险预测和诊断。  相似文献   
20.
免疫炎症、骨破坏和新骨形成是强直性脊柱炎3个主要的病理变化,免疫炎症则是强直性脊柱炎病理进程的核心阶段,控制免疫炎症是治疗的关键。综述强直性脊柱炎的免疫炎症反应,及健脾化湿通络法干预的研究现状,显示健脾化湿通络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既具有独特优势,亦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