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0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SLE发病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呆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变化。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对25例活动期SLE病人血清和末梢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液sICAM-1水平进行检测。对部分稳定期病人重复检测。结果:活动期SLE病人血清sICAM-1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活动期SLE病人PBMC培养上清液中sICAM-1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龚宝琪  齐文成 《广东医学》2005,26(5):667-668
目的了解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血液学表现。方法对我院诊断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60例住院病例的外周血及骨髓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可以合并多种血液学异常,其中贫血最常见,占48%,单纯贫血占30%,白细胞减少占18%,血小板减少占11.7%,全血细胞减少占8.3%。经皮质激素治疗后,外周血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血液系统异常较常见,多与免疫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7月-2010年7月医院住院RA患者81例临床检查及治疗方案资料,其中合并肺部真菌感染者31例,对照组非感染者50例。结果真菌感染组男性占54.8%,平均年龄为(62.0±16.0)岁,对照组男性占32.0%,平均年龄为(51.0±17.0)岁,感染组疾病活动指数为2.9±1.2,小于对照组3.5±2.1,日均糖皮质激素剂量感染组为(22.4±12.5)mg/d,高于对照组(5.8±6.5)mg/d,CRP/白蛋白比值感染组低于对照组,使用免疫抑制剂、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并不增加真菌感染概率,间质性肺炎、长期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是继发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31例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组患者中,死亡14例,死亡率45.2%。结论对男性、高龄、存在间质性肺炎的患者避免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适时停用抗菌药物,使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应慎重选择患者,纠正营养不良,有利于患者避免感染及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巨大淋巴结增生合并POEMS综合征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 ,36岁。颈部淋巴结肿大 2 0d ,于 1997年 2月 16日入院。双颈部及锁骨上数个蚕豆大小淋巴结 ,质硬、无压痛 ,活检病理示淋巴滤泡增生 ,部分淋巴细胞增生活跃 ,未治疗而出院。 1年后出现双下肢腓肠肌痛 ,活动后加重。 2年后出现双足麻木、活动障碍。腰椎CT :左侧第 10肋后肋可见一圆形低密度影 ,边界清晰 ,右侧髂骨内亦可见一低密度圆形影 ,周围环形高密度硬化缘 ,腰椎可见多发大小不等类圆形高密度影 ,考虑转移瘤的可能性大。腰椎MRI亦报告多发浸润性骨破坏伴骨硬化改变 ,全身骨骼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ECT)未见异常放射性…  相似文献   
15.
Castleman病有其特殊组织病理学改变,笔者近年曾收治1例Castleman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病人,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1 病例报告 患者 女,36岁。因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2年,双手及下肢麻木半年于1999年8月2日收入院。1997年患者发现左锁骨上淋巴肿大约为1.5cm×2cm,质硬,无活动及触痛。手术切除病理回报:淋巴结增生,浆细胞型。抗炎治疗好转。  相似文献   
16.
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附3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活动性RA病人,30例采用来氟米特(20mg/d)治疗,30例采用甲氨蝶呤(10mg/w)治疗,疗程均为24周。对两药在6周、12周、24周时的疗效及观察指标进行评估。结果:来氟米特在6周、12周、24周时的有效率分别为67%、83%、87%,不良反应有4例;甲氨蝶呤则分别为47%、70%、70%、9例。前者疗效优于后者,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来氟米特对活动性RA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病人耐受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45岁.既往成人斯蒂尔病病史2年,最初应用甲泼尼龙、尼美舒利联合甲氨蝶呤控制病情,体温正常、皮疹消退后甲泼尼龙减量,减至20 mg/d时病情复发,遂加量,病情控制后甲泼尼龙再度减量,并口服洛索洛芬、雷公藤多甙等控制病情,当甲泼尼龙减至24 mg/d时病情再度复发.此后病情控制仍不满意,2年间反复住院5次,除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非甾体消炎药外先后应用环磷酰胺、沙利度胺等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18.
19.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SS)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5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及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26例CSS患者的临床资料(既往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者占96·2%,哮喘发生率为84·6%,皮肤损害73·1%,肺浸润61·5%,多发单神经炎57·7%,消化系统受累46·2%,心血管系统损害42·3%,肾脏损害29·4%。病理检查血管外肉芽肿不多见。25例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好转。结论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临床表现复杂,激素治疗反应好。有哮喘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者需考虑CSS的可能,必要时行多系统多部位活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四种方法 在培养类风湿性关节炎(RA)滑膜细胞(FLS)中的异同,为研究RA提供较好的体外实验模型建模方法 .方法 20例滑膜组织标本均用组织块法、单胶原酶消化法、单胰酶温消化法和双酶消化法四种方法 分离、培养RA FLS,均取培养第7日细胞计数,取第4代细胞鉴定,免疫组化鉴定细胞,测定分离细胞的数量和纯度.结果 四种培养方法 的培养时间比较,单胶原酶法>双酶消化法>组织块法>单胰酶法(P<0.05).组织块法及双酶消化法所得细胞数较单胶原酶法及双酶消化法少(P<0.05).第4代细胞均以FLS为主(>95%).结论 四种方法 体外培养可获得生物学特性稳定的RA FLS细胞系,其中组织块法是细胞水平建立RA体外实验模型成功率较高的方法 ,单纯胰酶法是较快速的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