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33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83.
84.
张杰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杰,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安徽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在中医内科杂病的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脾胃病的诊治,致力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近20年,临床疗效非常理想.笔者作为张师学术经验继承人,有幸侍诊左右,深得教诲,获益良多,现将老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5.
戴晓荣  成宏伟  黄震  焦胜  陈永康 《胃肠病学》2006,11(11):685-686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临床上以急性上腹部持续性疼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尿淀粉酶升高以及胆管结石为特点。由于影像学检查、监测手段、抗生素和抑制胰腺分泌药物的不断发展,对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有了观点上的更新,如病变早期采用非手术治疗、胰腺坏死组织继发感染者在严密观察下考虑外科手术、以微创技术如内镜治疗取代外科手术治疗,达到引流、减压和抗炎的目的,其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临床疗效明显,尤其适用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本临床研究对3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行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和(或)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取得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6.
目的制备鉴定人psoriasin重组蛋白,为其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PCR法扩增人psoriasin基因,克隆至pET28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用Ni2+-NTA凝胶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Western blot法对重组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纯度和免疫原性进行分析。结果psoriasin编码区基因扩增得到一306 bp特异条带,BLAST分析显示碱基无突变,阅读框架正确;SDS-PAGE显示纯化出相对分子质量为14 kD的重组psoriasin,纯度〉95%;Western blot显示该重组蛋白能与抗人psoriasin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psor-iasin重组蛋白成功制备,该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活性,可用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7.
典型抗精神病药能减少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却伴发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相比已有的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等优点,有望为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开创新的局面。本文从药物应用方面综述了自2000年上市的一些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期待越来越多的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能应用于临床,更好地服务患者。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海藻多糖(PSS)对 D-半乳糖(D-gal)所致衰老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腹腔注射 D-gal 制备衰老小鼠模型,同时对衰老小鼠行 PSS 灌胃,收集腹腔巨噬细胞,检测巨噬细胞分泌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水平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 表达水平;计算脾脏指数,观察 PSS 对小鼠脾脏显微结构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衰老模型小鼠脾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PSS 能促进衰老小鼠巨噬细胞合成 NO、NOS 和上调 iNOS mRNA 表达水平,并使衰老小鼠脾脏指数明显增加,脾脏被膜层明显增生。PSS 能增加衰老小鼠脾 S 期和 G2/M 期细胞。结论PSS 能提高 D-gal 所致衰老小鼠的的免疫功能,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89.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8例CHF患者分为治疗组(采用常规疗法+丹参酮ⅡA治疗)、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并设立健康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三组的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指数(CI)、每搏量(SV)。结果治疗组与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WF和6-keto-PGF1α在健康对照组与心衰各心功能分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周治疗后,两治疗组各指标均明显改善,治疗组较治疗对照组LVEF、CI、SV及6-keto-PGF1α增加明显,vWF降低明显(P均〈0.05)。结论丹参酮ⅡA可通过改善CHF患者内皮细胞功能,增加心输出量,而改善其心功能。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左旋精氨酸对大鼠下肢缺血后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左旋精氨酸组(LA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L组),每组6只。戊巴比妥钠麻醉后仰卧位固定,钝性分离皮肤肌肉等外周组织后,分别手术结扎动物左下肢股动、静脉及其分支后缝合,建立下肢缺血模型。两组动物分别给予左旋精氨酸以及生理盐水,每只动物每日均灌胃给药一次。术后第14天取大鼠缺血下肢的内收肌缺血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31在缺血肌肉组织中的表达及新生血管数量,用蛋白印迹法检测缺氧诱导因子(HIF)-1蛋白表达量,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结果左旋精氨酸组缺血肌肉组织中毛细血管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169±15)个/mm2与(111±8)个/mm2,P<0.05],HIF-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0.73±0.06)与(0.22±0.08),P<0.05],VEGF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408±28)μg/L与(327±27)μg/L,P<0.05]。结论左旋精氨酸对缺血后血管新生有促进作用,这一作用可能与左旋精氨酸诱导HIF-1表达上调,增加对缺氧耐受,促进VEGF通过多条信号通路诱导新生血管产生保护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