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以肿瘤科四个病区2021年绩效指标为例进行综合评价,为医院加强临床专科绩效指标精细化管理,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提升医疗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以医院2021年DRGs指标为基础,应用熵权赋值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TOPSIS和综合指数法两种综合评价法对肿瘤科四个病区2021年绩效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肿瘤科四个病区2021年综合绩效排名依次为肿瘤四、肿瘤二、肿瘤一和肿瘤三。结论 基于DRGs的熵权TOPSIS和综合指数法在肿瘤科综合评价中的应用,能对医院各病区之间的绩效指标进行客观、真实的评价,为医院学科发展、质效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岭南陈氏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PLI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番禺区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20例PLID患者,随机分配至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传统针法治疗,治疗组患者予岭南陈氏针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体征评分、VAS评分均下降(P<0.05),JOA评分上升(P<0.05),且治疗组症状体征评分和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岭南陈氏针法治疗PLID具有更佳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优势,其机制可能是精准辨证后的取穴与长效的生物刺激、化学刺激和长期保持良性应激效应等,对PLID患者起到了良好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华佗健聪汤对邶诱导BV-2细胞生成和释放致炎因子IL—1β的抑制作用。方法:以BV-2细胞为材料,Aβ-42诱导BV-2细胞生成和释放致炎因子IL-1β,中药组预先用华佗健聪汤灌胃后获取的大鼠含药血清进行干预,ELISA法检测IL-1β含量。结果:中药组IL-1β含量显著下降,与正常组、模型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结论:华佗健聪汤显著抑制BV-2细胞分泌IL—1β的水平,良好的抗炎作用可能是华佗健聪汤防治AD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54.
目的:评价眼针结合经颅直流电刺激(t DCS)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益。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72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t DCS组给予t DCS治疗,联合组在t DCS治疗基础上给予眼针治疗。评价并对比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吞咽障碍严重程度(SSS)分级及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差值(Δ1)、治疗前后SSS分级差值(Δ2),对比两组临床疗效(E)、总医疗成本(C)、成本效果比(C/E)、洼田饮水试验和SSS增量成本效果比。结果:两组治疗前洼田饮水试验分级、SSS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显著高于t DCS组(P0.05),两组治疗后SSS分级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治疗后SSS分级显著低于t DCS组(P0.05);联合组Δ1、Δ2均显著大于t DCS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等级分布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中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t DCS组(P0.05);联合组C较t DCS组高,但联合组C/E、洼田饮水试验和SSS增量成本效果比均低于t DCS组。结论:眼针结合t DCS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疗效确切,且有较高的经济学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靳三针联合肌内效贴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配至治疗组(靳三针联合肌内效贴组),对照组(肌内效贴组),治疗前及治疗1d后、5d后、10d后,采用简化Mc Gill疼痛量表对两组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治疗前及治疗10d后,采用健康调查简易量表对两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治疗1d、5d、10d后两组简化Mc Gill疼痛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1d后两组间比较疗效相当(P0.05),治疗5d、10d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0 d后两组采用健康调查简易量表比较,靳三针联合肌内效贴组与单纯肌内效贴组对于改善患者一般健康状况、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精力方面与治疗前比较,评分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对于改善患者八个维度方面效果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靳三针联合肌内效贴治疗颈型颈椎病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于改善患者颈部疼痛方面近期疗效与单纯肌内效贴组相当,远期疗效优于单纯肌内效贴组。  相似文献   
56.
李豪  黄臻△  杨文  钟陶 《广东医学》2023,44(1):79-83
目的 探讨应用手法淋巴引流结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肿胀程度、股静脉血流速度以及运动功能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68例脑卒中偏瘫伴下肢肿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运动疗法,观察组接受手法淋巴引流结合等速肌力训练。于治疗后7、15 d比较患者下肢肿胀程度、股静脉血流平均速度和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FMA-L)评分。结果(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7 d后和治疗15 d后两组患者的下肢肿胀程度、股静脉血流平均速度、下肢运动功能FMA-L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效果更为显著(P<0.05)。(2)与治疗7 d后相比,治疗15 d后两组患者的下肢肿胀程度、股静脉血流平均速度、下肢运动功能FMA-L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手法淋巴引流结合等速肌力训练可显著减轻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肿胀程度、加快股静脉血流平均速度,进而改善其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比较环乳晕切口与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6例乳腺纤维瘤女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环乳晕切口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双乳对称情况及术后患者美容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双乳对称28例,占84.85%,对照组20例,占60.61%。观察组术后患者对美容效果满意率为93.94%,对照组满意率为48.48%。两组比较,观察组双乳对称情况、术后患者美容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采用环乳晕切口法治疗乳腺纤维瘤更能促进伤口完美愈合,双乳对称率高,更能满足女性对乳房的美观要求。  相似文献   
58.
59.
颜芳  杨志敏  徐国峰  陈党红  黄臻 《中医杂志》2011,52(12):1078-1079
李可因擅长破格用药,以重剂救治各种急危重症,其学术思想备受关注,但也存在不少的责难和质疑。提出应客观理性的看待李可的学术思想,既不应简单地顶礼膜拜,也不应片面地责难质疑。只有在临床中不断学其之长,悉归实用,才能使中医学术不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Jasper Jumper矫治器治疗恒牙(牙合)期骨性Ⅱ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3例恒牙(牙合)期骨性Ⅱ类错(牙合)病人应用Jasper Jumper矫治器治疗.通过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对比,分析其疗效.结果 13例病人戴用Jasper Jumper矫治器5~7个月后,下颌均明显前移,下颌后缩面型显著改善.SNB角增大了1.9°;前牙覆盖减小了4.6 mm,其中骨性变化占43.5%;牙性变化占56.5%;磨牙关系改善了4.4 mm,其中骨性占45.5%,牙性变化占54.5%.治疗后Olp-Pg、Ii-OLp、Mi-OLp、覆盖、磨牙关系及SNB角、ANB角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Jasper Jumper矫治器能有效的治疗骨性Ⅱ类错(牙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