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22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4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41.
植物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关键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萜类化合物 (terpenoids)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类由异戊二烯为结构单元组成的化合物的统称 ,也称为类异戊二烯 (isoprenoids)。该类化合物是自然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的一类天然产物 ,迄今人们已发现了近 3万种萜类化合物[1,2 ] ,其中有半数以上是在植物中发现的。植物中的萜类化合物按其在植物体内的生理功能可分为初生代谢物和次生代谢物两大类。作为初生代谢物的萜类化合物数量较少 ,但极为重要 ,包括甾体、胡萝卜素、植物激素、多聚萜醇、醌类等。这些化合物有些是细胞膜组成成分和膜上电子传递的载体 ,有些是对植物生…  相似文献   
42.
1 1998年中药材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过去的一年,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严峻。东南亚金融危机形成的亚洲经济不景气,巴西金融形势的动荡及其产生的副作用,使中药材出口呆滞;国内经济增长的放慢,经济结构的调整,加之发生特大洪涝灾害等都对中药材内需产生了直接影响。因而1998年中药材基本走势表现为:药市淡中有旺,品种畅滞分明,价格起落幅度大。回顾过去一年的中药材市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1 中药材生产无计划性 中药材市场放开以后,随着“百业经药”和个体药商的大量涌现,国营药材部门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43.
中药市场存在比较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Lemons”效应。第三方认证(third-party certification,TPC)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道地药材和规格等级认证开始作为重要的补充机制进行推广。然而中药市场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并非在资源市场环节,而是在药品市场环节。彻底解决中药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需要建立一种机制,将质量信号传递到终端药品市场中。该文研究制定了中药企业质量信誉指数作为质量传递信号,该指数可以从专业角度综合反映中药质量,具有现实可行性。该文对中药经济和管理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4.
中药市场生产环节多、产业链条长,导致中药市场微观结构研究困难。该文在界定概念之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将中药市场拆分为中药资源市场和中药药品市场2个阶段,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中药市场供给方的供给能力,进入规则,激励机制等;分析了中药市场需求方的需求概况,从人口、收入、保险进行了购买力评估;分析了中药市场2个阶段的价格形成机制;分析了中药药品市场竞争,中药市场属于低集中度、寡占型市场,各科室用药集中度不同,平均CR8为57.35%。通过该研究对促进中药市场相关研究的深入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5.
中药药性理论是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是中药学最重要的特色理论之一。药性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一般认为,药性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其中,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研究中药药  相似文献   
46.
非常高兴参加第九次陈可冀院士学术思想传承座谈会。余艳红书记代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于发展好中西医结合事业提出了相应要求,也对中国中医科学院传承好陈可冀院士的学术思想提出了要求。我们一定按局常组提出的要求做好。首先代表中国中医科学院祝贺第九次陈可冀院士学术思想传承座谈会胜利召开,祝贺陈可冀院士学术思想长青,祝贺陈可冀院士的弟子青出于蓝胜于蓝。  相似文献   
47.
图像识别技术在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应用,图像识别技术已经应用于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各个阶段。其中,(1)在前期准备工作中,为建立统一的中药资源名录库,基于纸质文献资料采用文字识别技术,辅助进行与中药资源相关各类名录的数字化;为确定每个普查队外业调查的代表区域和样地,基于卫星遥感图像和植被图等基础数据,采用遥感图像分类等技术方法,辅助确定重点调查区域。(2)在外业调查过程中,为相对准确地获取中药材种植面积,基于遥感图像采用决策树模型、光谱特征、面向对象等方法,辅助进行中药材种植区域识别和面积估算。(3)在内业整理过程中,为相对准确的确定区域内中药资源种类,基于植物个体照片、标本照片和名称等采用图像识技术,辅助进行中药资源种类的统计汇总。(4)在成果转化应用中,基于药用资源个体和药材样品照片,开发中药资源种类识别APP和道地药材3D展示系统,辅助进行中药资源种类识别和药材鉴别特征展示。在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中引入图像识别技术,辅助普查人员开展相关工作,不但能降低人工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提高了普查成果的信息化水平和共享应用能力。随着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不断深入,图像识别技术方法在相关工作中还将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道地药材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受到特定生产加工方式影响,较其他地区所产同种药材品质佳、疗效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的药材。道地药材是我国几千年悠久文明史、中医中药发展史形成的特有概念,根据道地药材的定义,可以看出不同地域之间的同种药材在质量和疗效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特定区域还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该文基于采样点的青蒿酸含量及其各种潜在的地理环境因子,应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了地理环境因子对中国各地黄花蒿中青蒿酸含量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青蒿酸含量的空间分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各环境因子对青蒿酸含量的空间分布的影响依次为土壤类型(0.233)年均辐射量(0.208)植被类型(0.192)高程(0.171)日照(0.170)年均气温(0.153)年均降水量(0.111)坡度(0.110)相对湿度。其中,土壤类型和年均辐射量是探测到的主要影响因素,且主要影响区域在土壤类型为初育土,年均辐射量为1 200~1 400 k Wh·m-2的分区。该研究筛选出的地理环境主导因子可用于遥感技术监测青蒿酸的空间分布区域,从而为黄花蒿的种植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9.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已经汇总了大量的中药资源普查数据。为从国家、省级和县级3个层面辅助普查人员进行数据核查,减轻内业整理作业强度、降低工作量。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基于Java语言、Oracle数据库、J2EE和数据连接池技术,按照SOA架构开发了中药资源普查数据核查系统。系统包括系统管理、数据单项核查、核查评分3个方面功能,采取人工核查和自动核查2种方式对普查实施方案、重点调查信息、一般调查信息、栽培药材信息、种质资源信息、药材信息、市场调查信息、传统知识信息和标本信息9方面20类175指标进行数量和质量核查。辅助县级普查队有效完成数据录入整理工作,从而提高普查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准确性,保证数据可用,为中药资源普查成果汇总、展示以及数据共享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0.
丰富的药用植物多样性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摸清地区资源现状,可以为其药用资源的可持续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指导。该文依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和《县域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与评估技术指导手册》对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简称"澜沧县")开展了全县范围的中药资源普查及野生植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工作,分析了其中受威胁药用植物维管束植物的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结果发现:全县境内共有受威胁药用维管束植物33种,隶属于17科23属,分别包括极危、濒危、易危等级的物种1种、10种、22种。这些受威胁药用维管束植物分布在澜沧县境内的不同区域,以县东南部的糯扎渡镇和发展河乡、西南部的糯福乡以及西部的竹塘乡包含的受威胁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且其物种丰富度随海拔的变化呈单峰格局。研究仅发现6种受威胁药用维管束植物在糯扎渡自然保护区澜沧片区内受到保护,而多数该类群物种丰富的区域尚未得到有效保护。因此,该文建议进一步完善现有保护体系,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澜沧县地区的药用植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