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目的 探讨开口箭总皂苷对小鼠H22皮下移植瘤的影响.方法 建立H22细胞的小鼠肝癌移植瘤模型,灌胃给予不同浓度的开口箭总皂苷,连续15 d,观察皮下肿瘤的生长情况,并切片观察和电镜观察.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开口箭总皂苷能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光镜下见瘤组织中大面积坏死,电镜下可见死亡类型以凋亡为主.结论 动物实验表明开口箭总皂苷能抑制H22肝癌移植瘤的生长,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62.
夹层动脉瘤较少见,有时同纵隔内其它肿物难鉴别,国内误诊率57%,其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现将我们误诊2例报道如下。病例摘要例1:男,30岁。消瘦、盗汗1年,咳嗽、低热、胸痛和呼吸困难2月余。查体:  相似文献   
63.
患者男 ,2 4岁。因腹胀半年、反复发热伴双下肢皮疹及色素沉着 2个月于 2 0 0 0年 11月入院。既往及家族史无特殊记载。患者近半年来 ,反复发热 (中、低度热 ) ,可自行退热。腹部逐渐胀大 ,上腹部胀痛不适 ,双下肢反复出现皮疹 ,自愈后遗留色素沉着斑点 ,无痛痒。鼻及牙龈易出血 ,无盗汗及颜面潮红。抗炎治疗月余无效而入院。入院时体检 :一般情况较好 ,双下肢前侧散在皮疹及色素沉着斑点 ,直径为 0 .5~ 1.2cm ,新出皮疹压之褪色 ,略高于皮面 ,无压痛 ,自愈后遗留色素沉着斑点。双颌下各可扪及一个 0 .7cm× 0 .6cm大小淋巴结 ,质软 …  相似文献   
64.
Theexperienceoflongtermparenteralnutritioninaprimaryhospital:OnecasereportHuZimiao,HuYoumian,YangLixia,etal.Dept.Surgery,Pingxiangpeople'sHospital,JisngXiProvime337055患者,男,42岁,因在外院行阑尾切除术8天后感腹痛,解暗红色血便而于1995年3月1日入我院。入院诊断:肠梗阻,肠坏死腹膜炎。行急诊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小肠扭转坏死约80%,剩余小肠为:近端约30cm,远端约6Ocm切除小肠约3米,行空回肠端一端吻合术。3月10日发现吻合口瘦。一日最多流出液体达15OO~2000rnl,切口裂开。考虑为“高位高流量小肠瘦、腹…  相似文献   
65.
例1:男,25岁。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于1986年6月14日在全麻下行动脉导管结扎术。取右侧卧位,左后外侧切口,经第四肋间进胸。术中见:动脉导管为管型,直径约1.5 cm,震颤明显。沿胸主动脉纵行切开纵隔胸膜,游离动脉导管上窗及下窗,当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苦参素与α-2b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5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苦参素治疗组与α-2b治疗组,用ELISA法检测HBeAg。用PCR法检测HBV-DNA。观察2组中HBeAg、HBV-DNA阴转情况。结果:苦参素组总有效率为17/42(40,72%)。α-2b干扰素组总有效率为15/31(45.45%),两者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苦参素注射液近期疗效肯定。为一种治疗慢性乙肝的可选药。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不同质子泵抑制剂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返流性食管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02例返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均分为奥美拉唑组和雷贝拉唑组,奥美拉唑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雷贝拉唑组给予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雷贝拉唑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显著高于奥美拉唑组的86.1% (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返流性食管炎疗效确切,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对Rh1肉瘤细胞生长活性和PI3 K/Akt/mTOR信号通路的背景变化.方法 常规细胞培养,用无血清培养基消除内源性因子影响27h,再用IGF-1(终浓度为10 ng/ml)刺激72 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生长活性;另外Western印迹方法观察IGF-1刺激细胞5、10、20、30和60min后Akt(s473)、S6的动态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IGF-1可促进Rh1细胞存活.IGF-1刺激不同时间后S6磷酸化则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IGF-1亦导致Akt(s473)位点的磷酸化,随时间的延长,磷酸化Akt在5min时达高峰,此后逐渐减弱.结论 Akt、S6等是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的重要信号分子,对Rhl细胞而言,在IGF-1刺激下S6有逐渐增强的变化,Akt (s473)位点磷酸化则有减弱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69.
目的:了解野苋菜花粉在赣州市区过敏性疾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486例赣州市区临床诊断为过敏性疾病的病人,用野苋菜花粉提取液做皮试,并测定其总IgE,联系野苋菜花粉调查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野苋菜花粉皮试阳性为288例,阳性率为59.3%;花粉皮试总阳性率为55.8%。野苋菜花粉皮试阳性和阴性患者间的总IgE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野苋菜花粉是赣州市区过敏性疾病的主要变应原之一。  相似文献   
70.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嗜酒人数不断增多,由此引起的酒精性肝病发病率上升。传统的治疗方法以戒酒,调整饮食结构为主,多种护肝药物对酒精性肝病的疗效多有争论。我们应用硫普罗宁和前列腺素E1联合治疗酒精性脂肪肝35例,临床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