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61.
急性心肌梗塞(AMI)并发泵衰竭(pumpfailure简称PF)成为目前防治研究的主要课題。本文报告249例AMI中并发PF者77例临床分析,重点探讨早期发现PF及如何提高PF的疗效。  相似文献   
62.
病例:男,55岁。劳累后胸闷及气短4年,加重3个月,于1994年10月入院。入院前曾被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经治疗效果不明显。入院后详问病史,述24年前体检时X线胸透发现“心脏扩大”,未进一步检查。查体:血压19/12kPa,心尖搏动呈抬举性、弥散,心浊音界向左扩大,心率88次/分,可闻及第4心音,各瓣膜区未  相似文献   
63.
洋地黄等强心甙是治疗心力衰竭的重要药物,但是在重度心力衰竭、心肌严重损害(如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脏明显扩大、电解质紊乱等情况下,洋地黄的用量不易掌握;而用洋地黄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心律失常并非都是洋地黄中毒。因此掌握一些洋地黄耐量试验方法对临床医师来说很有必要。下面介绍几种切实可行并经临床实践证实有效的一些洋地黄耐量试验方法,供参考。 (一)乙酰毒毛旋花子素配基(Acetyl-stro-phanthidin)试验:用乙酰毒毛旋花子素配基0.05毫克溶于5~10%葡萄糖20毫升静脉注射,在注射过程中及注射后用心电示  相似文献   
64.
黄希正 《河北医药》2002,24(5):354-355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栓塞性疾病最典型的代表。 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及急性Q波心肌梗死。前两种是冠脉内斑块破裂基础上白色血栓形成为主而且是部分堵塞冠脉管腔,而后一种则是红  相似文献   
65.
自60年代建立CCU对急性心肌梗塞进行心电监测,使心律失常并发症得到及时发现及处理,这在降低急性心肌梗塞病死率上起到重大作用,使急性心肌梗塞住院病死率从30%以上降至15%左右。为了使急性心肌梗塞并发泵衰得到早期发现及处理,从70年代起各国相继应用Swan-Ganz导管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  相似文献   
66.
在高血压及其靶器官损害患者中,由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 angiotensin aldosterone system,RAAS)、内皮素(endothelin,ET)等胶原生成的刺激因素增强,胶原合成增多;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活性减弱,胶原降解减少,MMP抑制因子作用增加,导致胶原降解抑制增强,致使胶原在体内积聚,引起病理性纤维化.本文就高血压胶原代谢异常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7.
硝苯地平(Nifedipine)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对其疗效和剂量尚存争议。本文总结硝苯地平治疗20例的疗效。 资料和方法 1986~1993年间对20例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硝苯地平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为临床诊断,超声心动图发现4个心腔扩大、室壁变薄、瓣口开放减小、室壁运动减弱,并除外冠心病及陈旧心肌梗塞、高血压心脏病、瓣膜病、病毒性心肌炎等,未做冠状动脉造影及心室造影。男12例,女8例,平均  相似文献   
68.
血管扩张剂治疗心力衰竭是近年来治疗心力衰竭方案的一大进展。我们报告53例应用心阻抗图对酚妥拉明治疗心力衰竭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情况,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资料与方法一、资料本组报告53例系1982年1月~10月我科心血管病房患者。全部病例均为重度心力衰竭,即心功能四级(四级分类法)。  相似文献   
69.
我院自1982年开展急性心肌梗塞康复医疗以来,有9例60岁以上老年人,现报告如下。 9例中男6例,女3例。年龄60~80岁,平均68岁。干部3例,工人1例,农民5例。诊断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9例中前间壁、下壁、前壁梗塞各3  相似文献   
70.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猝死是指在起病后六小时以内突然死亡。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更明确指出:“原发性心脏骤停是一突然事件,设想是由于心电不稳定所引起;没有可以做出其它诊断的依据。如果未做复苏或复苏失败,原发性心脏骤停归之于猝死”。本组报告的18例均系复苏成功并长期存活的患者,故应称为原发性心脏骤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