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对高血压病人不同证型心肌耗氧指数变化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XXC—A型心血管功能测试仪对100例高血压病患者不同证型和心肌耗氧指数的关系进行了观察,发现肝阳上亢型、肝肾阳虚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的心肌耗氧指数呈递增趋势,且每一证型之间心肌耗氧指数经统计学处理均存在着差异(P<0.01或P<0.05)。所以,我们认为心肌耗氧指数可以作为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并对一期高血压病(肝阳上亢型)的心血管功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合针刺早期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测量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合针刺早期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疗效,是一种经济、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利于推广。  相似文献   
13.
穴位注射合针刺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大运  程凤宽 《中医药学刊》2006,24(7):1366-1367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合针刺早期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测量血液漉变学和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合针刺早期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疗效,是一种经济、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利于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参七片抗衰老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将果蝇分为4组,每组雌雄各200只,分别给予浓度为0%,0.027%,0.080%,0.720%的受试物.每天定时统计果蝇存活数和死亡数,直至全部死亡,计算平均寿命和最高寿命以及半数死亡时间.将雌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人体推荐剂量(2.4g/60kg·bw)的5倍、10倍和30倍受试物,对照组灌蒸馏水,42天后处死小鼠,分别测定心肌脂褐素含量、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结论:参七片能够降低MDA含量,提高SOD及GHS-Px活力,减少心肌脂褐素含量,通过明显的抗氧化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益气活血法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疗效与甲襞微循环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 们应用益气活血法对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高血压病进行了临床疗效及对甲襞微循环变化作了观察 ,并与西药巯甲丙脯酸进行了对比分析 ,试图找出提高高血压病治疗效果的方法。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所有病例均符合 1993年WHO/ISH委员会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及分级标准。年龄 6 0岁以上 ,除外心肌梗塞、脑出血、高血压脑病、左心衰竭、肾功能衰竭病例 ;除外继发性高血压。所有病例经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型。1.2 分组将 6 0例患者以 2∶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共 40例 ,其中男 30例、女 10例 ,年龄 6 0~ 76岁 ,平均6 5…  相似文献   
16.
应用微循环检测手段,对妇科痛经不同证型进行甲襞微循环的观察,结果提示在痛经的"气滞血瘀"型与"气虚血瘀"型中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它们与正常对照组对比p<0.01或<0.05。"气滞血瘀"型与"气虚血瘀"型对比P<0.01,有明显差异。因此认为:痛经的辨证是治疗的关键,而微循环作为检测手段对痛经的辨证施治提供了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