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补体系统对肾小球的损伤机制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连方 《临床荟萃》1999,14(6):285-287
免疫性损伤引起肾小球肾炎为肾炎主要发病机制之一,由于免疫性复合物在肾小球中沉积,引起组织受损,其中补体作用不可忽视,补体损害机制也较复杂,本文就补体的激活途径,参与免疫损伤机制及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1 补体及其激活过程 补体是正常人血清中存在的一组不稳定球蛋白,属α、β、γ球蛋白,整个补体系统为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原发性体液介质,其功能为协助、补充、加强抗体免疫作用,但首要条件是必须补体系统先被激活,然后才能加强免疫作用。 激活补体途径可以分成二种,即典型途径和旁路途径,以前者居多,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PSGN)即属经典途径激活且于临床儿科、内科极为常见,现将两条激活途径加以复习。  相似文献   
22.
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的主要特点为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发烧、出汗,贫血及高球蛋白血症,我院收治1例报道如下: 患者女,51岁,1978年6月7日入院,入院前10余日突发热达40℃,无寒战但有大量出汗,周身皮肤出现米粒大小红色皮疹,颈部出现肿物,红枣大小,无疼痛,曾接受青、链霉素治疗无效,此  相似文献   
23.
人类之很多脏器及骨头中均有硷性磷酸酶存在,其主要存在于骨、骨、肠粘膜、血液以及胸导管、粪便中、胆汁均含有硷性磷酸酶,但不从肾中排出,故在小便中无硷性磷酶。经过多数学者之证明,正常之造骨细胞为造碱性磷酸之所在地,后经血液由肝细胞排入胆道和胆汁入肠,故正常24小时内之硷性磷酸酶为在粪便中,每一克之便为23BondausSki单位,在狗作实验中,在24小时内约有25单位从肝中排出。在临床上碱性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1拮抗剂(AT1Ra)对糖尿病肾脏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单侧肾切除大鼠腹腔注射STZ诱发糖尿病模型,每日灌胃给予AT1Ra氯沙坦(40mg/kg),共12周,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肾脏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化检测肾皮质Bax和Bcl-2表达,原位杂交检测bax和bcl-2 mRNA表达。结果:糖尿病组较对照组肾小球、肾小管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bax和bcl-2蛋白及mRNA表达增强,Bax/Bcl-2增高;氯沙坦治疗组较糖尿病组凋亡细胞数减少,bax表达减弱,bcl-2表达增强,Bax/Bcl-2降低。结论:氯沙坦可能通过影响凋亡相关基因bax和bcl-2表达而抑制肾脏细胞凋亡,从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5.
洛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凋亡及Fas和Fas-L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AT1Ra)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单侧肾切除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模型,每日灌胃给予AT1Ra洛沙坦(40mg/kg),共12周。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肾脏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皮质Fas和Fas-L表达。结果:糖尿病组较对照组肾小球、肾小管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Fas和Fas-L的表达亦显著增强;洛沙坦治疗组糖尿病组凋亡细胞数减少,Fas和Fas-L的表达减弱。结论:洛沙坦可能通过影响凋亡相关蛋白Fas和Fas-L的表达而抑制肾脏细胞凋亡,从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6.
野黄芪甙元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P:观察野黄芪甙元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野黄芪甙元治疗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分别于4,6周测定血糖,Scr,BUN,Ucr,尿蛋白,Ccr,肾重/体重,肾小球平均面积(MGPA),平均体积(MGV),对电镜片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野黄芪甙元治疗后肾脏肥大指数,尿蛋白较糖尿病组明显减少,肾功能,体视学指标明显改善,结论:中药野黄芪甙元可以改善糖尿病大鼠肾脏功能和结构的损伤,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7.
氟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早期心肌病变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早期心肌病变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链脲佐菌素诱导的SD大鼠糖尿病模型,氟伐他汀(2mg·kg-1·d-1)治疗组、糖尿病对照组和正常组各10只,实验第6周末进行血糖(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蛋白(a)[Lp(a)]测定及大鼠左心室前壁心肌标本的光镜HE染色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 治疗组与糖尿病组比较,TC、TG及Lp(a)降低,HDL-C升高(P<0.05),血糖差异无显著性(P>0.05),光镜和电镜下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 氟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及微血管内皮有保护作用,提示可能对糖尿病性心肌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8.
拜糖平是世界上第一个a-糖苦酶抑制剂,本院自1995年4月至11月,将此药与胰岛素合用治疗30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患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按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确诊的IDDM30例,为本院同期的门诊和住院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27~38岁,平均年龄34岁;病程5个月~10年,平均7年。无配症或酮症酸中毒和感染等急性并发症,10例并发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或末梢神经炎。1.2治疗方法所有病人均注射胰岛素,在饮食、运动量和胰岛素剂量不变的情况下加用拜糖平,l次50毫克于餐前或在进第一口食物…  相似文献   
29.
蛋白尿与肾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连方 《临床荟萃》1999,14(12):543-544
蛋白尿为肾脏疾患的重要特征,尤其是不同原因引起的肾小球疾病(包括肾病综合征),过去认为与肾小球通透性异常有关,近20年来认识到,不仅尿蛋白本身对肾脏有损害作用,还可通过激活补体、激活细胞因子、合成内皮素等对肾小管和间质造成损伤,下面就其进展和治疗方面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0.
近年来,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以下简称DIC已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并且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所以对典型的DIC不难作出诊断。但对不典型的DIC,往往注意不够,而延误诊断与治疗。为了总结经验,提高诊断水平,现将我院1975~1980年6月,共收治的29例DIC,其中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有8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