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67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6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癌症的化学预防是目前癌症研究领域的研究重点。本文从化学预防剂阻断致癌剂致癌活性、抑制DNA加合物形成、提高DNA修复水平和抗氧化活性、抑制细胞增殖、抑制原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调节机体免疫、纠正甲基平衡和抗肿瘤的浸润和转移几方面对化学预防剂预防癌症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效果。方法:局麻或全麻下采用Messerk Linger术式,最大限度的保护和保留黏膜组织。结果:全组病例随访6个月以上,治愈161例(88.4%),好转15例(8.2%),无效6例(3.2%)。无效病例中多为中鼻道瘢痕粘连,筛窦区瘢痕粘连、窦口闭塞,上颌窦开口闭塞,中鼻道引流不畅。结论:鼻内镜手术清晰、直视、准确、彻底、安全。保护黏膜是手术中最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43.
茶色素对人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茶色素对人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western blot和RT-PCR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别从eNOS蛋白水平和RNA水平研究茶色素对eNOS表达的影响。结果:80、40、mg/L的茶色素明显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eNOS表达,并有剂量反应关系。结论:茶色素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eNOS表达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饮茶对吸烟所致人体DNA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为确证茶与人类肿瘤的关系提供直接依据。方法:选择46名吸烟作为研究对象,以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发生率和染色体畸变率为生物学观察终点,进行混合茶对吸烟致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影响的6个月的随机,双盲干预试验研究,结果:试验组每天服用3g混合茶6个月后,其外周血淋巴细胞微发生率和染色体畸变率明显降低,而试验对照组试验前后基本无变化。结论:混合茶对吸烟致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可能有保护作用。从而对人类癌症可能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45.
46.
茶对促癌物(TPA)诱发小鼠皮肤癌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贵舟  韩驰 《卫生研究》1995,24(4):237-240
通过研究在小鼠皮肤上涂抹儿茶素EGCG对促癌物(TPA)诱发小鼠皮肤组织某些癌症发生有重要关系的基因(c-myc,ODC、蛋白激酶C即PKC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对茶叶抗皮肤癌的机制做了较深入的探讨。其结果表明阳性小鼠皮肤涂10nmolTPA4h后,上皮组织中ODC基因表达水平比阴性组高出4.5倍,而EGCG对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μmol和5μmolEGCG剂量组的抑制率分别为16%和56%,有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C-myc与pKC基因表达水平在阳性组也有明显的升高,分别为5.0和1.9倍,EGCG同样具有抑制作用,5μmol的抑制率分别为24%和21%。  相似文献   
47.
茶叶防癌有效组分对NAD(P)H-醌还原酶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祁禄  韩驰 《卫生研究》1998,27(5):323-326
通过检测体外培养的HepG2肝肿瘤细胞中NAD(P)H-醌还原酶(QR)的活性,对茶叶中多种组分及单体诱导代谢解毒酶活性的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茶多酚、茶色素、混合茶对QR活性均有较明显的诱导作用;茶色素成分茶红素、茶多酚单体成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等也显示了一定的诱导作用,而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EC)、茶黄素、茶类黄醇、茶多糖和茶咖啡因的诱导作用不明显。结果表明:茶叶多种组分和单体均具有对体内解毒酶QR活性的诱导作用,而其中混合成份比单体成份的作用更为明显。因此,茶叶的抗氧化作用应是以茶多酚、茶色素为主的多种组分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8.
分析门诊治疗88例掌击性鼓膜穿孔病人,采有鸡蛋膜贴补穿丸,病人听力明显提高,耳鸣消失,减少中耳感当机会,操作简便,治愈率达100%,表明鸡蛋膜贴补法是掌击伤性鼓膜穿孔的较可靠,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9.
茶多酚和茶色素对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贾旭东  韩驰  陈君石 《卫生研究》2002,31(5):358-360
为探讨茶对肝癌细胞周期的影响 ,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G2 ,加入终浓度为 50mg L和 1 0 0mg L茶多酚和茶色素作用 48h后 ,流式细胞仪分析DNA含量 ,Westernblot观察对细胞周期蛋白P2 1 WAF1 CIP1 和细胞周期素D1 (cyclinD1 ) ,RT PCR检测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 4 (Cdk4)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 ,茶多酚和茶色素引起了细胞周期G1 期阻滞 (G1 arrest) ,抑制了cyclinD1蛋白的表达 ,诱导了P2 1 WAF1 CIP1 蛋白的表达增加 ,并且显著抑制了Cdk4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因此 ,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可能是茶预防肿瘤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白茶对血脂异常人群血脂、血栓形成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参照《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筛选血脂异常者并随机分为白茶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白茶组每日饮用白毫银针茶水,对照组饮用相同剂量普通矿泉水,连续8周。试验前后分别进行体格检查并测定血生化、血脂、血栓形成和氧化应激指标。结果白茶组受试者试验末期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TC/HDL-C)明显低于试验起始时,试验末期白茶组TG、TC与HDL-C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茶组受试者试验末期,6-keto-PGF1α水平明显高于试验起始时,TXB2/6-keto-PGF1α比值明显低于试验起始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茶组受试者试验末期8-OhdG和MDA水平明显低于试验起始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末期白茶组8-OhdG和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条件下,白茶具有一定调节血脂,减缓血栓形成和抗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