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9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112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21.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诊断胆胰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评价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技术在胆胰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8例患者进行了MRCP检查,其中正常对照组11例,各种胰胆管病变组57例.扫描使用ELSCINTSGR2.0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体线圈及呼吸门控触发技术.平扫采用自旋回波(SE)常规成像;MRCP采用快速自旋回波(FSE)重T2加权像进行薄层扫描.所得图像用最大强度投影法(MIP)进行三维(3D)重建.结果MRCP能清晰显示胰胆管的解剖结构,对胆道梗阻程度和梗阻部位判断的确诊率达100%,梗阻原因的确诊率达91.2%.结论MRCP检查的成功率高,胰胆管解剖结构显示清晰,适应于各种胰胆管疾病的诊断,可作为该系统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22.
1 导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 ,Hodgkin和 Huxley以乌贼大轴突为材料作生理实验 ,用电压钳位技术证实了跨膜电位决定于细胞膜的离子通透性 ,以及神经细胞的兴奋是由膜的离子通透性变化所引起的 ,这项工作是神经生物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但当时没有回答离子是如何通过细胞膜的 ,究竟是借助于膜上载体 ,还是膜内有特殊的通道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 ,Neher和Sakrmann使用他们发明的一种特殊的膜片钳位实验技术 (膜片钳技术 ) ,证实了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存在 ,阐明了单个离子通道的功能 ,Neher和 Sakrmann也因此荣获一九九一年诺贝尔医学奖。…  相似文献   
323.
患者女,37岁.因呕吐、腹痛、腹泻1天入院.查体,T36.2 ℃、P82次/min、Bp115/70 mmHg,神清,心肺(一),腹软,脐周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扪及,肠鸣音稍活跃.血WBC11.2×109/L、N 0.75,大便常规:WBC 2~4/HP,RBC 0~1/HP,初步诊断:急性胃肠炎.即予诺氟沙星200 ml静滴,继用10%葡萄糖液+甲氰咪胍1.0静滴,2 min后(液体输入约5 ml).患者双上肢呈痉挛性抽搐、心慌、胸闷、出冷汗、烦躁不安、全身瘙痒.测Bp90/60 mmng,P106次/min,心肺(一),腹软,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即停止甲氰咪胍静滴,予以吸氧及非那根25 mg肌注,5 min后抽搐停止,但仍诉心慌、胸闷、全身瘙痒,给予地塞米松10 mg加入平衡盐液500 ml静滴,20 min后症状逐渐缓解.  相似文献   
324.
目的探讨小口径胆肠吻合术的新方法 ,以降低胆肠吻合口狭窄与瘘的发生率。方法对32例应用胆肠套叠缝合法行小口径胆肠吻合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无术后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发生;反流性胆管炎的发生率为6%。结论胆肠套叠缝合法有效地避免了小口径胆肠吻合术术后吻合口瘘与狭窄的发生,解决了小口径胆肠吻合临床操作困难的问题,在临床上切实可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25.
目的应用生物转化法对广藿香醇的进行羟基化修饰。方法选择真菌球孢白僵菌、少根根霉和产黄青霉对广藿香醇进行生物转化。转化产物经过凝胶、硅胶柱层析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进而采用MS、NMR技术鉴定转化产物结构。结果广藿香醇经球孢白僵菌转化得到3个产物,分别为12-羟基广藿香醇(1)、8S-羟基广藿香醇(2)以及5R-羟基广藿香醇(3);经少根根霉转化得到3个产物,分别为3R-羟基广藿香醇(4)、8S-羟基广藿香醇(2)以及5R-羟基广藿香醇(3);经产黄青霉转化得到2个产物,分别为6R-羟基广藿香醇(5)和7S-羟基广藿香醇(6)。结论化合物1~6均为广藿香醇的羟基化衍生物。  相似文献   
32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剖宫产术中缩宫素诱导的镇痛、子宫收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6月在本院进行剖宫产手术孕妇96例,手术过程中静脉给予右美托咪定为右美托咪定组或生理盐水为对照组,每组48例。评估两组麻醉前(T0)、麻醉后10 min(T1)、右美托咪定后10 min(T2)和手术结束时(T3)的心率(H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视觉模拟(VAS)评分、Ramsay评分以及子宫收缩强度,记录两组术中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与T0比较,T1、T2、T3时HR、SBP和DBP均有波动,且在使用右美托咪定和缩宫素后表现尤为明显,右美托咪定组比对照组更明显;T2、T3时右美托咪定组宫缩痛VAS评分(0.78±0.51分、0.88±0.41分)低于对照组(2.08±1.01分、2.45±0.87分),Ransay评分(2.45±1.04分、2.41±0.78分)高于对照组(1.47±0.88分、1.45±0.55分)(均P<0.05);子宫收缩评分无差异(P>0.05);右美托咪定组发生恶心(10.4%)、呕吐(2.1%)和低血压(27.1%)比例均低...  相似文献   
327.
328.
韩晓东  刘博  张兴 《新中医》2020,52(19):204-206
自从“十二五”规划开始,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鼓励扶持中医药发展的政策、纲领,中医药医疗机构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在如此优越的背景之下,某大型三甲综合性中医院的口腔科,出现较高的离职情况。通过对口腔科医生的高离职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管理措施,探寻中医医院口腔科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