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5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8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1)推拿方法:1)取老生姜一小块,捣烂;烧酒二两,将生姜浸于烧酒内,备用。2)推拿前,请患者排去小便,取仰卧位,医者用拇指蘸上述生姜酒推揉其气海、关元、中极、三阴交、神门;患者再取俯卧位,同上法推揉其肾俞、命门、膀胱俞;以推至各穴局部皮肤轻度发红为度;每夜推揉1次。以上各穴中,以气海、关元、三阴交、膀胱俞为主穴,其余为配穴;主穴每次必推,配穴可轮流选用。推揉时间最好在晚间临睡前,但白天亦可。  相似文献   
12.
作者应用组织化学和电子显微镜对寻常型银屑病(PV)、红皮病性银屑病(PE)以及全身性脓疱性银屑病(PPG)损害在光化疗法(PUVA)前后进行表皮糖原含量和毛细血管的检查,在PUVA治疗前各型银屑病,特别是PPG,含有较多的糖原,在治疗后,PV和PE二型损害表皮糖原完全消失或极少,PPG仅有极少或1+。在治疗后PV、PE特别是PPG,毛细血管扩张和扭曲继续存在。超微结构呈现管腔扩张,内皮细胞明显改变和基膜不规则增厚。根据上述改变提示PUVA的治疗主要仅是抑制表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我们观察到如神经性皮炎、瘙痒症等一些底痒性皮肤病,因长期的奇痒难受、并经常搔抓,再加疗效差,而失去治愈信心,使患者精神上遭受很大的痛苦.  相似文献   
14.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据大西洋的“疾病控制中心”统计,每月约有70名新病例:发生于同性恋者有75%,吸毒者占13%,海地人占6%,血友病人占0.7%。临床特点为慢性腹泻,体重减轻,无力,发热,淋巴腺病伴严重细胞免疫低下导致对感染和Kaposi肉瘤异常敏感。60%以上病人在诊断后一年内死亡。作者报告2例因严重的慢性生殖器疱疹而进一步查明为AIDS的女病人。例一,女性,32岁,扎伊尔人。开始为外阴部小疱,继而破溃,呈疼痛的慢性肉芽肿性溃疡已10个月,损害初发于旅居美国之后。在住院时,损害已累及阴唇、阴蒂、股内侧及肛周,疱液培养证实生殖器疱疹的临床诊断。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白细胞均明显降低,并有缺铁性低血色素性贫血。免疫检查,发现细胞免疫严重低下;皮肤无免疫反应,对  相似文献   
15.
作者对27例银屑病与红斑性狼疮并存的患者进行了分析.27例中10例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3例为盘状红斑狼疮(DLE),4例为药物所致红斑性狼疮(LE)或SLE样综合征.分析结果如下,27例中女性占17例(63%),男性10例(37%).银屑病和LE同时伴发者6例(1例SLE,5例DLE).有4例银屑病发病至少比SLE早5年(平均10.25年),在DLE中有3例在10年以上;平均22年.在  相似文献   
16.
硬皮病为结缔组织疾病之一,除皮肤变硬外,关节、肌腱、内脏等也可发牛硬化,以致颜面变形,关节损伤,活动受限,吞咽困难及心肺功能障碍等,严重者可丧失劳动力。已有的疗法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松弛激素、静脉封闭、血管扩张剂等,但不够满意。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并参照兄弟单位的经验,发现活血化瘀疗法对本病有一定疗效,在此基础上进  相似文献   
17.
跖疣是皮肤赘疣的一种,好发于指、掌或趾、跖部,尤以跖部为多见.常因压迫发生疼痛,重的往往妨碍步行,影响工作,治疗比较困难.我们在内服中药治疗青年扁平疣获有一定效果的基础上,从1962年起,对一部分跖疣病例应用了内服中药治疗.经初步观察,疗效较扁平疣为优;兹报导于后,请同道们指正.一般临床资料14例中,男8例,女6例.年龄最小者10岁,最大者62岁,以10-35岁为最多.病期最短14天,最长6年,多数在半年以内.损害分布限于  相似文献   
18.
雷公藤治疗盘状红斑狼疮2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盘状红斑狼疮(DLE)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认为系自身免疫性疾病。约5%DLE经日晒等诱因可转变为SLE。目前治疗DLE较好的药物首推氯喹,其近期疗效为75%,但停药后复发率约50%,且不能预防复发,并可致不可逆性视网膜病变。根据我院采用雷  相似文献   
19.
皮肤利什曼病亦称东方利什曼病,系很多中东国家的一种地方病。在临床上可表现为急性利什曼病(初发损害持续一年以内),慢性利什曼病或复发性利什曼病。作者报告一例,35岁,男性,犹太人。在游览耶利  相似文献   
20.
胶原病或重叠胶原病临床上都有较多的血瘀见证,采用活血化瘀法获得一定疗效。为此,我们进行这组疾病免疫实验研究,对探讨血瘀本质及活血化瘀作用原理都有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