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 探讨妊娠期慢性应激诱导子代雄性小鼠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8周龄含有纯和flox基因的雌性C57小鼠[flox/flox,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1(CRHR1)基因正常表达]与含有杂合flox基因且含有cre基因的雄性C57小鼠(flox/+,with cre;CRHR1基因条件性敲除)合笼,待母鼠怀孕后将其随机分为正常处理组和慢性应激组,子鼠出生后选取雄性子鼠,分为妊娠期正常对照+子代基因正常组(CON组)、妊娠期正常对照+子代CRHR1基因敲除杂合子组(CON+ CKOH组)、妊娠期正常对照+子代CRHR1基因敲除纯合子组(CON +CKOA组)、妊娠期慢性应激+子代基因正常组(CUMS组)、妊娠期慢性应激+子代CRHR1基因敲除杂合子组(CUMS+CKOH组)、妊娠期慢性应激+子代CRHR1基因敲除纯合子组(CUMS+CKOA组).通过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和糖水偏好实验检测子代的抑郁程度;运用TUNEL染色观察海马CA3区锥体神经元病理改变;Western blot技术测定海马组织mTOR和p-mTOR(Ser2448)蛋白含量.结果 妊娠期慢性应激导致雄性子代呈现抑郁样行为,海马CA3区神经元凋亡指数增加,海马mTOR和p-mTOR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而小鼠经海马CRHR1基因条件性敲除后,可改善妊娠期慢性应激造成的子代抑郁样行为和海马CA3区神经元细胞凋亡,上调子代mTOR和p-mTOR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 妊娠期慢性应激可导致子代出现抑郁样行为,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妊娠期慢性应激通过CRH作用于海马CRHR1受体,从而抑制mTOR通路的激活,导致海马CA3区神经细胞损伤,进而使子代抑郁.  相似文献   
22.
23.
周蕊兰  吴玮  陶龙  王玉 《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9):150-151
目的 了解兰州市西固区孕中期妇女膳食结构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为开展孕期营养教育和营养改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西固区人民医院107名孕中期妇女为调查对象,采用膳食频率询问法记录其各类膳食摄入情况,并收集新生儿出生体重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各类食物撮入量及三大产能营养素摄入量均不足,三大产能营养素供能比不合理.孕中期妇女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直线相关(P<0.05).结论 孕妇膳食种类较齐全.但膳食结构不合理,需增加各类食物摄入量并调整三大产能营养素供能比.  相似文献   
24.
陶龙  冷炎  陈永智 《中国骨伤》1997,10(4):56-56
自1986年以来,我们采用杭颌带悬吊牵引配合推拿手法治疗环枢椎半脱位32例,疗效满意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2例中男性23例,女性9例;年龄最大19岁,最小8岁;均为外伤所引起。症状及体征外伤突然发病,颈部无明显肿胀,环枢椎部压痛明显,颈部呈僵硬状态,屈伸旋转受限,双上肢运动尚可,皮肤感觉正常,双侧霍夫曼氏征阴性,臂丛牵拉试验阳性者5例,左手握力减弱者18例,右手握力减弱者14例。X线检查显示,侧位片见颈椎生理曲度消失,正位片(开口像)见环枢椎呈侧方半脱位,余骨质无异常改变。治疗方法①牵引:患者坐位,行杭颌带…  相似文献   
25.
将150例外感高热病例,按2∶1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分为太阳病外感风寒、外感风热;阳明病分为热毒壅盛和湿热互结等4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仲景方药和西药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治愈率分别为90.5%和90%,其总有效率均为98%,提示两组疗效相似(P>0.05)。对照组出现副作用10例,占20%,治疗组未见有副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 对湖南省新生儿病房极低出生体重(VLBW)和超低出生体重(ELBW)患儿住院期间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为规范湖南省新生儿病房住院早产儿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供临床数据。方法 对湖南省24家三级医疗机构新生儿病房上报的2017年1~12月住院VLBW/ELBW患儿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24家医疗机构2017年全年住院VLBW/ELBW患儿共1 442例,抗生素中位使用时间为17 d(范围:0~86 d),抗生素使用时间占住院时间的53.0%。各医疗机构抗生素使用时间占住院时间的百分比差异较大,最高达91.4%,最低为14.6%,2/3(16家)的单位超过50.0%。血及脑脊液细菌培养阳性共113例,细菌培养阳性率为7.84%,各机构细菌培养阳性率不同(0%~14.9%)。败血症常见致病菌中肺炎克雷伯杆菌检出29例(25.7%),大肠杆菌12例(10.6%),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2.7%)。使用最多的抗生素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占全部抗生素使用的41.00%;其次为青霉素类抗生素(32.10%),再次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13.15%)。抗生素使用时间占比与出生体重Z值、出生体重与出院体重Z值的差值呈负相关(分别rs=-0.095、-0.151,均P < 0.01),与病死/放弃率呈正相关(rs=0.196,P < 0.01)。结论 湖南省新生儿病房住院VLBW/ELBW患儿抗生素使用时间较长,不同医疗机构抗生素使用情况差别大。第三代头孢菌素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观察筋骨并举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疗效。方法 将60例CSR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推拿操作的基础上行筋骨并举手法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持续疼痛指数(persistent pain index,PPI)评价患者疼痛程度,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测尺神经和正中神经传导速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VAS、PP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尺神经和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显著升高(P<0.05),血清IL-1、IL-6、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VAS、PPI评分和血清IL-1、IL-6、TNF-α含量降低程度以及尺神经传导速度升高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国医大师李业甫筋骨并举手法治疗CSR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促进患者神经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