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腓骨小头骨折致腘动静脉损伤。方法:自1997年7月收治30余例腘动静脉损伤病人,有2例为单纯腓骨小头骨折致腘动静脉损伤。例1伤后3d入院。例2伤后4h入院。分别游离8cm和4cm伤肢小隐静脉移植修复。结果:例1腘动脉吻合后病人高热,2d后为保存生命,于股骨髁上截肢。例2腘动脉吻合后血管搏动良好,足背动脉可触及,伤肢存活。结论:单纯腓骨小头骨折可导致腘动静脉损伤,如早期诊断治疗明确,可挽救肢体保存生命,否则会造成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42.
陈逊文 《新中医》1998,30(8):6-7
陈渭良教授对肩周炎的辨证施治江氵勇陈逊文主题词关节周围炎/中药疗法肩辨证分型@陈渭良佛山市中医院陈渭良主任医师是岭南骨伤名家李广海的传人。他在创伤正骨领域中独树一帜,治疗骨伤科杂病也颇有造诣。其辨证多资于古训,更参合于百家。本文仅介绍其对肩周炎的...  相似文献   
43.
我院 1999年 3月~ 2 0 0 0年 11月选用带锁髓内钉同时用骨髓质植骨方法治疗股骨干新鲜骨折 ,经96例观察 ,具有骨痂生长快、关节功能好、治疗时间短等优点 ,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 72例 ,女性 2 4例。年龄 18~ 5 3岁。均为外伤暴力而致股骨干骨折。其中股骨干上 1/ 3段 2 1例 ,为斜行、粉粹性骨折 ;中段 5 7例 ,为横断、螺旋、粉碎性骨折 ,其中多段骨折 16例 ;下 1/ 3段 18例 ,为横断、粉粹性骨折。2 治疗方法常规测量肢体 ,选好带锁髓内钉 ,常规麻醉 ,显露骨折端 ,依次扩大骨折远近端骨髓腔 ,在扩髓过程中收集从髓腔溢出的泥状骨…  相似文献   
44.
长管骨骨不连植骨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和探讨最佳植骨方式,提高骨不连愈合时间和质量。方法:将60例长管骨骨折骨不连患者分为3组,骨折端固定后分别采取髂骨夹板武植骨+内固定、髂骨条状或粒状植骨、重组合异种骨植入,观察3种植骨方式对骨折端再生骨的生长速度及质量的影响。结果:所有病例13~18个月愈合,采取髂骨夹板式植骨+内固定组明显优于髂骨条状或粒状植骨组及重组合异种骨植入组(P〈0.01)。结论:髂骨夹板武植骨+内固定是一种有效、安全可靠、经济的植骨方式。  相似文献   
45.
郭剑  陈逊文  曹正霖 《海南医学》2010,21(14):129-131
平山病为临床非常少见的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是一种与曲颈运动有关的颈髓病变。典型表现为:局限性上肢远端、手指及腕无力,伴远端肌肉萎缩、寒冷麻痹和手指伸展时束颤,肌电图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在临床上与运动神经元病肌萎缩侧索硬化及脊髓进行性肌萎缩表现相似而预后截然不同,主要是男性青少年发病。  相似文献   
46.
目的 对比评价前路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的效果.方法 将45例下腰椎不稳分为两组,前路手术组11例,后路手术组34例,分别行前路或后路腰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随访分析疗效、融合情况和并发症,测量和比较手术前后病人ODI、VAS和椎体间高度、角度.结果 患者获平均15个月随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前路组平均手术时间90 min,平均失血量180 ml,疗效优良率为90.9%,椎问融合率100%.后路组平均手术时间170 min,平均失血量470 ml,疗效优良率为85.3%,椎间融合率100%.两组术后1年ODI和VAS均较术前明显减少(P<0.01),椎间高度、角度均明显增加(P<0.05).两组间的术前及术后1年ODI、VAS、椎间高度、角度等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前路组较后路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 前路和后路腰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腰椎不稳均可达到满意的椎间融合率和临床效果,前路腰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手术时间和出血量较少.  相似文献   
47.
背景: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来源于中胚层和神经外胚层的细胞具有明显的促进增殖作用,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间接的成骨作用。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对骨髓源性成骨细胞生物学特性和血管生成的影响,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对比。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分析基因转染效果实验,于2007-11-27/2008-12-01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中心实验室和动物实验中心完成。 材料:2月龄新西兰大白兔用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成骨细胞诱导。5周龄Wistar大鼠用于移植实验。牛pcDNA3-bFGF真核表达质粒由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免疫教研室徐霖博士惠赠。 方法:分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骨髓源性成骨细胞,采用脂质体介导将牛pcDNA3-bFGF真核表达质粒分别转染体外培养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诱导的骨髓源性成骨细胞,G418筛选。稳定转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骨髓源性成骨细胞与磷酸钙胶原材料复合培养,植于Wistar大鼠后腿肌袋内,正常饲养2,4周后取出植入的复合材料,观察血管新生情况。 主要观察指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染前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骨髓源性成骨细胞生物学特性参数的比较以及骨髓源性成骨细胞转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前后新生血管数目的比较。 结果:利用RT-PCR、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分析转染细胞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情况。从形态、增殖特性和细胞周期、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等方面分析稳定表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骨髓源性成骨细胞生物学特性。重组牛pcDNA3-bFGF真核表达质粒成功转染目的细胞,经G418筛选稳定表达。转染的细胞有大量目的基因mRNA转录和目的蛋白表达。转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骨髓源性成骨细胞生长均加快,细胞周期中增殖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转染与未转染的骨髓源性成骨细胞比较,碱性磷酸酶的分泌量无明显变化(P > 0.05),转染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碱性磷酸酶分泌量小于骨髓源性成骨细胞(P < 0.01)。骨髓源性成骨细胞转染与未转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组均有Ⅰ型胶原mRNA表达,但是,转染和未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均无Ⅰ型胶原基因mRNA转录。转染有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复合材料部分被增生纤维结缔组织包绕,内有新生血管生成,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多。 结论:稳定表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骨髓源性成骨细胞增殖较快,但作为组织工程骨的种子细胞,骨髓源性成骨细胞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更理想。外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后稳定表达,对新生血管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可以作为组织工程化人工骨种子细胞转染的目的基因。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华南中草药验方节伤汤(散)治疗踝关节急性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桃红四物汤内服配合海桐皮汤外洗治疗,治疗组采用节伤汤内服配合节伤散外洗治疗.结果:治疗10 d、14 d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AOFAS功能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并同侧髋关节后脱位的中医正骨治疗方法.方法:我们收集了我科1996年至2002年共26例股骨干骨折并同侧髋关节后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中药和正骨手法治疗.结果:26例病人随访平均32月(15~60),优16例,良7例,差3例,优良率88.5%.全部病例骨折愈合良好,未出现髋关节再次脱位和继发神经血管损伤,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例,髋部异位骨化2例.结论:对股骨干骨折并同侧髋关节后脱位的病例以中医正骨手法整复治疗,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少、疗效好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0.
陈渭良教授岭南伤科治疗体系及其应用探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渭良教授认为 ,脾胃学说无论在骨折、筋伤或是骨科杂病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提出治伤先实脾胃、脾胃有阴阳兼杂之别、补肾不若补脾之说。拓展了中医骨伤病的内治法内涵 ,形成了独特的岭南伤科治疗体系。初步探讨了陈师的伤科脾胃观和应用规律 ,可窥见其学术特点之一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