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55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10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01.
目的:观察和分析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方便择取对象为2013年7月—2015年10月到该院进行治疗的90例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患者,所有患者均于知情同意下积极参与该研究活动,按照随机等分法将其划分成各45例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前组患者采用传统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80.0%,和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要好,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术治疗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效果显著且良好,值得应用于临床,并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02.
ISO-1对结直肠癌生长和微血管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选择性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互变异构酶活性抑制剂ISO-1对结直肠癌生长及其微血管形成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ISO-1(0.01-100umol/L)在不同时间点(24、48和72 h)对CT26细胞增殖的影响.盲肠造疝原位移植瘤块术建立小鼠结直肠癌模型.将30只成功建模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每周两次腹腔注射相同体积ISO-1(0.2 ml,20 mg/kg)、5%DMSO和无菌生理盐水(NS).治疗后每周两次观察小鼠盲肠肿瘤大小,第4周时处死小鼠.ELSIA法测定小鼠血清中VEGF浓度;CD31染色标记血管内皮细胞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在体外,ISO-1明显抑制CT26细胞增殖.在体内,ISO-1明显抑制小鼠肿瘤生长,第4周ISO-1组和DMSO组的抑瘤率分别为25.22%和9.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ISO-1组移植瘤质量明显小于DMSO组[(1.50±0.14)g比(1.80±0.14)g,P=0.017];与DMSO组比较,ISO-1降低小鼠血清中VEGF的水平[(14.62±6.49)ng/L比(63.34±10.22)ng/L,P<0.01]及肿瘤组织MVD[(16.6±3.7)比(35.8±7.3),P=0.002].结论 ISO-1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及原位移植瘤生长,其机制可能为LSO-1抑制MIF生物学活性,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下调VEGF表达与MVD.  相似文献   
103.
104.
目的探讨大鼠心脏骤停后,实施心肺复苏术对大鼠海马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缺血组、心肺复苏组、依达拉奉治疗组,采取窒息法使大鼠心脏骤停造模,缺血组大鼠心脏停跳10 min;复苏组实施心脏骤停/心肺复苏(CA/CPR),即使大鼠心脏停跳3 min后,再行心肺复苏7 min。10 min后处死各组大鼠,留取静脉血检测氧化应激指标,HE染色和电镜观察海马脑组织结构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中Nrf2、Keap1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大鼠比较,缺血组大鼠血清氧化应激水平升高,海马内神经细胞尼氏体减少,线粒体嵴破坏,Nrf2、Keap1基因和蛋白表达增加;与缺血组比较,心肺复苏组大鼠血清氧化应激水平降低,海马内神经细胞尼氏体增多,线粒体嵴破坏减轻,Nrf2、Keap1基因和蛋白表达降低。结论心脏骤停后心肺复苏术对大鼠海马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改善氧化应激损伤Nrf2/Keap1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5.
256例弱视儿童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弱视是一种常见而严重影响儿童视功能的眼病,弱视患者不可能有良好的双眼单视,更无完善的立体视觉功能,而后者又是适应科技高速发展所必须具备的高级视功能。为了深入探索其规律,现对十多年来本院门诊确诊为弱视的儿童进行回顾并就其屈光状态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6.
北京市891例狂犬病疫苗接种后抗体水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疫苗种类、免疫程序、采血时间、年龄、性别等因素对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间接ELISA法对2007年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门诊采集到的检测狂犬病毒抗体的891份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接种疫苗后抗体阳性率为92.7%,除性别因素外,年龄、接种疫苗的种类、免疫程序、采血时间均为血清抗体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绝大多数人群在接种狂犬病疫苗后可获得有效的保护,抗体阳转率在一定范围内随接种针次的增加而提高,严重咬伤者注射抗狂犬病血清后再进行全程免疫可获得满意的免疫效果。同时要注意采血时间对抗体检测结果也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7.
卫气的实质与医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学将医学实践与气论相结合,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中医气论。体液是人体的流体结构,包括血与津液。营气与卫气分别依托于这两种体液,调节着它们的运行与分布。卫气是津液之气,不仅维持着津液的生理,而且还参与津液消耗、停留等病理。正确认识卫津一体的特点,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8.
中国古代医学院校教育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萌  姜真  王庆国 《中医教育》2008,27(4):73-75
中国古代医学教育模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师承教育大多是民间自发形成的,又叫私学教育;院校教育大多是政府系统组织的,又叫官学教育。私学教育又可细分为师徒传授、家传、私学、自学等多种具体教育模式。近年来,中医界好像有一种习惯性的认识.即中国古代医学教育主要是以师承方式进行的,而院校教育是在近代甚至建国之后受西方教育模式影响才形成的,甚至将两者对立了起来。这不符合历史事实。下面简要回顾中国古代医学院校教育的发展历程,以期对现代中医教育的发展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09.
药物辅助下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联合Bevacizumab(Avastin)辅助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严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药物辅助下玻璃体切除治疗的严重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3例15眼,15眼均于术前3~14d行Bevacizumab(Avastin)1.25mg/0.05mL玻璃体腔注射,常规玻璃体切除术中使用曲安奈德辅助切除残留的玻璃体皮质、视网膜增殖膜,其中9例合并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及黄斑水肿者硅油填充并留置4mg/0.1mL曲安奈德,4眼未使用硅油填充眼因合并黄斑水肿大量硬性渗出予曲安奈德留置。2眼单纯玻璃体积血者未注射曲安奈德。结果:除1例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 3d后术中出血较多特别是在剥离纤维新生血管膜过程中,其余病例术中出血很少,并能迅速自凝。联合曲安奈德辅助可清晰地辨别残留皮质、视网膜前膜甚至内界膜,黄斑水肿术后明显减轻,所有病例术后炎症反应轻,眼压控制良好,硅油眼中留置曲安奈德无明显并发症。结论:严重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前7~14d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Avastin),明显减少术中出血,术中使用曲安奈德辅助可视性良好。术毕留置4mg曲安奈德可有效减轻黄斑水肿及术后反应。  相似文献   
110.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流行株基因型分布和变异情况。方法通过SH基因的序列分析,与其他基因型参考株进行同源性比较,构建亲缘进化树。结果17株病毒均属于F基因型,VAC-S79属于A基因型,各流行株间核苷酸最大差异为5.4%,与F基因型代表株Z77158(兰州)、Z77160(上海)核苷酸最大差异分别为4.8%和7.0%;与疫苗株的核苷酸差异为14.6%~15.9%。结论近2年北京地区流行的优势株为F基因型,未发现基因型间变异,但存在较大的型内差异,有变异增大趋势,需进行持续的分子流行病学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