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7 毫秒
121.
大鼠垂体瘤模型下丘脑中神经肽Y及其受体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神经肽Y(NPY)及其受体在垂体腺瘤模型大鼠下丘脑中的表达,探讨下丘脑中NPY表达变化与垂体腺瘤形成的关系。方法雌性Wistar大鼠40只,摘除双侧卵巢后,通过腹腔注射雌激素的方法建立大鼠垂体腺瘤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研究大鼠下丘脑中NPY及其受体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大鼠符合垂体腺瘤的诊断标准;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组大鼠下丘脑中NPY及其Y1受体(Y1R)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Y2受体(Y2R)在两组之间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雌激素诱导Wistar大鼠,可以成功建立垂体腺瘤动物模型;实验组大鼠下丘脑中NPY及其Y1R表达下调可能与肿瘤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22.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分叉处(MCBIF)动脉瘤开颅夹闭术中安全显露大脑中动脉M1段的手术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8年3月山西大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60例(65个)MCBIF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9例、女31例,发病年龄35~65(40±0.5)岁。动脉瘤出血Hunt-Hess分级0级3例,Ⅰ级13例,Ⅱ级13例,Ⅲ级16例,Ⅳ级7例,Ⅴ级8例。在冠状位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上观察到,动脉瘤指向上方27个、指向外侧22个、指向下方16个。测量动脉瘤同侧大脑中动脉M1段的长度,观察M1段的曲度,模拟翼点开颅手术入路;采取近端或远端入路手术,指向下方和外侧的动脉瘤从上方显露大脑中动脉M1段,指向上方的动脉瘤从下方显露大脑中动脉M1段,并选择合适的动脉瘤夹夹闭动脉瘤。随访并观察动脉瘤复发情况,预后评价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并比较不同指向动脉瘤的预后差异。结果 大脑中动脉M1段长度为8.2~16.5( 13.5±0.3)mm。M1段曲度向下,动脉瘤指向上;M1段曲度向上,动脉瘤指向下;M1段平直向外,动脉瘤指向外。 CTA三维影像模拟手术入路中动脉瘤以及与周围血管的解剖关系与手术中所见解剖结构完全相符。所有动脉瘤夹闭可靠,术后6个月复查头颅CTA未见动脉瘤复发。随访6~36(18.0±2.5)个月,末次随访结果GOS评分:5分37例,4分10例,3分4例,2分3例,1分6例,不同指向动脉瘤的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充分利用CTA三维重建技术,明确动脉瘤的指向、大脑中动脉M1段的长度和曲度,精确评估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和M1段在侧裂内的投影方位,避开动脉瘤顶,采取合适的策略显露M1段,有效做到近端控制,是手术安全进行的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23.
家族性帕金森病一家系六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证者 ( 1 ) 男 ,30岁。因肢体僵直进行性加重伴运动迟缓 2年入院。患者 2年前起病 ,主要表现为四肢僵硬、活动不灵 ,情绪激动或紧张时出现四肢震颤 ,病情进行性加重。发病前无外伤及中毒史。发病后患者计算力、记忆力、定向力、判断力无异常。诊断为帕金森病 ,服多巴胺类药物有一定的疗效。查体 :面具脸 ,慌张步态 ,皮脂腺、汗腺分泌旺盛 ,四肢肌张力增高明显 ,各种活动严重受限 ,四肢肌腱反射正常 ,双侧病理征阴性 ,书写有小字征。CT显示脑发育正常 ,小脑及海马无萎缩。入院诊断 :帕金森病。入院后行微电极引导的左侧苍白球腹后内侧部…  相似文献   
124.
目的 探讨成年大鼠液压冲击性脑损伤后核因子kB(NF-κB)表达变化和意义.方法 建立液压损伤模型,观察成年性Wistar大鼠168只,其中实验组(126只)和对照组(42只).实验组分为3个亚组,每组各42只大鼠.实验组用液压冲击致伤,造成大鼠轻、中、重型脑损伤模型,分别在0.5 h、2 h、6 h、12 h、24 h、48 h、72 h进行大体标本观测、病理切片观察;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两组大鼠中NF-κB在脑组织皮层创伤区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大鼠皮层损伤区NF-κB表达明显高于相应时间(除0.5 h外)的假手术组(P<0.05或P<0.01):核因子KB在对照组低水平表达,在损伤组伤后0.5 h即开始增高,2 h即开始明显增高.6 h和12h逐步升高,24 h和48 h达到峰值,72 h开始下降,24 h和48 h实验组随损伤程度的增加而增高.结论 创伤性脑损伤后核因子KB早期显著表达,在创伤性脑损伤时的损伤与抗损伤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5.
应用数学模型预测高血压性脑出血预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数学模型,并借此预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预后。方法 对67例术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将患者分为两组,预后良好41例,预后不良26例,对两组患者的13个项目进行多因素逐步判别分析。结果 出血量、出血部位、二次手术、并发症和康复期治疗5个变量为判断预后的主要因素。据此建立判别函数式,预后良好的回代正确率为95.1%,预后不良的正确率为96.2%,总的判别正确率为95.5%。结论 本判别函数在理论上能较准确地对预后作出判断,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6.
127.
针刺特定穴位结合推拿杠杆板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5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因其好发于50岁左右,且患病后肩关节活动僵硬好像被冻结了一样,故称之为冻结肩或五十肩。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肩痛穴及阳陵泉穴结合推拿杠杆板法治疗该病5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8.
<正>脑梗塞(CI)也称缺血性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疾病。CI是指由脑组织血供中断导致血管供应区域的脑部功能损害以及出现神经症状的临床综合征[1]。脑梗塞后遗症是继急性期、恢复期之后,脑梗塞患者病情趋于稳定后经历的一个较为漫长的时期[2],临床以半身不遂、肌肤麻木不荣、舌强语蹇等表现为特点,调查显示,  相似文献   
129.
目的对垂体腺瘤质地进行多因素相关分析,以指导垂体腺瘤质地的术前评估和手术入路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手术资料,术前测定患者MRI T2加权像上的瘤体与白质信号比。根据术中所见将肿瘤质地分为质地软(50例)和质地硬(23例)两类。采用天狼猩红染色法检测肿瘤胶原含量,并以免疫组织化学SP二步法检测不同质地垂体腺瘤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表达。结果垂体腺瘤质地与患者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类型和生长方式无明显关系。质地软与质地硬肿瘤组织中,其白质信号比分别为2.2 0 3±0.3 6 1和1.0 6 8±0.2 0 4,胶原含量分别为(8.0 0 0±2.4 7 5)%、(2 9.3 8 8±1 4.7 7 2)%,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6.748,P<0.05),且胶原含量与信号强度比值呈负相关(r=-0.787,P<0.0 5);TGF-β1表达量分别为0.6 2±0.2 3和0.2 8±0.4,TIMP1表达量分别为0.5 3±0.1 5和0.2 5±0.1 7,两者表达均与胶原含量呈正相关(r=0.7 8 1,P<0.0 5;r=0.4 6,P<0.0 5)。结论垂体腺瘤质地变硬的显著病理特征是胶原过度沉积,TGF-β1和TIMP1可能在垂体腺瘤质地变化中起重要作用,MRI T2加权相上的瘤体与白质信号比有助于术前预测垂体腺瘤质地,从而决定手术入路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