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高校建立学科服务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科服务体系是高校这一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有其自身的组成要素,其中学术服务团队是核心.当前的现实环境决定了高校建立学科服务体系存在诸多困难.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学科服务体系运行模式,提高认识,加强规划,完善制度,组建队伍,是高校建立学科服务体系合理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2.
患儿男,8岁。入院前2小时,将炮药装在易拉罐内点燃,被炸伤左额眶颞部,软组织炸裂外翻伴活动性出血,躁动不安。体检:神志恍惚,左眼肿胀瘀血,双瞳孔等大等圆3mm.光反射^( ),左颧上额眶外侧有Ф2cm炸裂口,边缘发黑,创口内活动性出血及溢出破碎脑组织,右上肢肌力IV级,浅反射减弱,右侧病理反射阳性,GCS评12分。CT扫描示左额眶颞骨骨折凹陷,左额颞叶内巨大不规则形金属异物及碎片,急  相似文献   
63.
食道狭窄所引起病人的进食困难在临床工作较为常见,在治疗上有50%~60%的病人只能进行姑息性治疗,治疗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病人进食困难,提高生存质量.介入治疗在治疗食道狭窄所起的梗阻性疾病的技术比较成熟,其治疗效果也得到了临床医生的广泛认同.现将我院近年来在此方面的应用及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4.
我科于 1995~ 2 0 0 0年采用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术对 4 6例巨块型肝癌患者进行介入治疗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 6例中 ,男 35例 ,女 11例 ,年龄 32~ 73岁 ,平均 4 8岁 ;有乙型肝炎病史且伴肝硬化者 4 1例 ,占 89% ;AFP阳性者 38例 ,占 83% ;腹部B超或CT检查提示有多个结节者 2 3例 ,占 5 0 % ,肿瘤直径为 10 5~ 15 3cm ,平均直径 12 1cm。1 2 治疗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穿刺股动脉 ,将 5~ 6Fcobra导管置于腹腔动脉进行造影 ,了解肝癌的供血情…  相似文献   
65.
弓形虫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6.
胆总管结石是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5%-29%的胆囊结石患者可合并胆总管结石,平均为18%。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I期缝合术(LBEPS)在基层医院得以开展。本院微创外科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I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42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7.
评价阈下剂量氯胺酮基础麻醉复合髂腹股沟与髂腹下神经阻滞在体重大于20kg的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麻醉效果。择期行腹股沟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30例,ASA分级Ⅰ级。随机分成两组,A组仅用K ̄L ̄S麻醉(首次剂量0.15ml/kg,体动追加1/2首剂量);B组:K ̄L ̄S0.08ml/kg基础麻醉后,0.5%罗哌卡因髂腹股沟与髂腹下神经阻滞。两组术中均持续输注丙泊酚(4mg/kg/h)。记录K ̄L ̄S总量、术毕呼之睁眼时间、术中体动反应、呼吸抑制、术后烦躁。两组患儿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在K ̄L ̄S总量、术中体动反应、术毕呼之睁眼、术后烦躁,镇痛有效5个观察指标中,A、B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差异(P<0.01),而呼吸抑制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A组比较,B组K ̄L ̄S用量减少,术中体动发生率低,术毕意识不清但呼之睁眼,术后无1例患儿烦躁;术后镇痛有效率93%(14例)。阈下剂量的氯胺酮复合0.5%罗哌卡因髂腹股沟与髂腹下神经阻滞用于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有穿刺成功率高、减少氯胺酮用量、苏醒快、较好的术后镇痛效果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小儿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8.
69.
目的分析给予外周动脉阻塞性病变的血管介入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外周动脉阻塞性病变患者100例进行临床观察,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观察组患者血管内支架植入术联合经皮血管球囊成形术治疗;给予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疗效、尿激酶使用量、溶栓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情况,两组相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外周动脉阻塞性病变患者血管介入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0.
路鹏飞  张健  陈晓林 《当代医学》2021,27(6):136-137
目的 探究经皮穿刺下应用髌骨针加钛缆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于本院治疗的髌骨骨折患者53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切开组(n=30)和经皮组(n=23).切开组在髌骨正中切口下应用髌骨针加钛缆内固定治疗,经皮组在应用髌骨周围做有限切口下应用髌骨针加钛缆内固定治疗.分别在术后1、3个月依据Bostman评分标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53例均获随访,治疗1个月后,经皮组运动范围、疼痛、辅助物、打软腿、爬楼梯及总分均优于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经皮组运动范围、辅助物及总分均优于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切开组临床疗效优于切开组(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皮髌骨针加钛缆治疗手术创伤小,周围组织损伤小,可在早期进行膝关节的伸屈功能锻炼,促进功能恢复,但不能很好清除碎骨块,有待在后期的研究探索中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