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4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骨质量 X线评估与骨折愈合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骨质量与骨折愈合关系,探讨手术失败原因及防范补救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3年7月间本科收治并随访1年以上的477例65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并按照骨质量状况将其分组,分析不同骨质疏松程度对转子间骨折手术后骨折愈合的影响。结果轻度骨质疏松组A级愈合者164例(93.2%),B级愈合者12例(6.8%)。中度骨质疏松组A级愈合者182例(68.9%),B级愈合者72例(27.3%),C级愈合者10例(3.8%)。重度骨质疏松组B级愈合者20例(54.1%),C级愈合者17例(45.9%)。各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动力髋螺钉(DHS)固定术对高龄转子间骨折患者是必要的,但骨质量对骨折愈合有显著影响。临床上应根据骨质疏松程度采取不同治疗措施,以获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2.
重建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多段骨折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报告25例股骨多段骨折的治疗情况。方法 使用Reconstruction钉治疗股骨多段骨折。结果 随访6~25个月,优良为21例,一般2例,较差2例,结论 由于对于累及股骨粗隆、股骨干和股骨髁三者的骨折无合适的内固定,因此,提出一种手术方法,以期和单一内固定来治疗较为复杂的骨折,并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肘关节创伤中内侧副韧带结构损伤较为常见。内侧副韧带复合体分为前、斜、后三束,前束起始于肱骨内侧髁的前下部,止于尺骨冠突的前内缘。斜束紧贴尺骨面,连续前束和后束在尺骨上的止点。后束起于肱骨内侧髁的内下缘,止于尺骨鹰嘴近中1/3内缘。2009年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治疗指南中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应常规行外侧副韧带修复,是否需要修复内侧结构(包括内侧副韧带及共同屈肌复合体)是争论焦点。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损伤不一定都损伤外侧副韧带,也有可能仅损伤内侧副韧带。内侧副韧带前束在抗外翻应力方面起主要作用,是肘关节内侧稳定的主要结构。内侧副韧带前束是肘关节韧带中最坚韧的一束,从肘关节伸直到屈曲60°的过程中呈紧张状态;屈曲超过60°,在抗外翻应力方面前、后束共同起作用。Eygendaal等通过长期随访发现,大部分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患者都存在肘关节外翻不稳定相关性疾病,如关节退化、异位骨化、疼痛等,因此认为应该对存在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患者进行MCL修复。Jeong等对13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在对修复肘关节外侧的同时,常规通过外侧入路或内侧入路修复内侧受损结构,平均随访25个月,Mayo评分为平均95分(85~100分),获优10例,良3例。他们认为采用内、外侧入路修复所有内、外侧损伤组织可达到满意的临床及影像学效果,建议对于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应常规修复关节内侧结构。Toros等认为一般仅对外侧结构修复完毕后仍存在持续性肘关节屈伸不稳定或明显外翻不稳定的患者,应采取内侧入路修复内侧结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报告39例颈椎后路钢板固定以探讨颈椎后路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99年2月-7月间共39名经颈椎后路作钢板内固定的患者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月(3-7月),结果:颈痛明显改善者为19例(25例存在颈痛症)占76.0%,25例肌力有较明显改善,占64.1%,5例(12.6%)出现一侧钢板螺钉松动,4例(10.3%)出现一侧上肢的麻木疼痛加重。结论:颈椎后路钢板加植骨能提供较稳定的固定,有效改善颈痛,钢板螺钉松动与神经根损伤是并发症之一,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与安装技术,颈椎后路钢板固定最治疗颈椎疾病中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脊髓MRI T2加权像(MRI T2WI)高信号改变与血清维生素B12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2007年6月—2010年6月,本院共收治确诊CSM患者91例,按照脊髓MRI T2WI有无高信号改变对患者进行分组,有高信号改变为研究组(47例),无高信号改变为对照组(44例)。对患者的血清维生素B12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维生素B12水平与MRI T2WI高信号、性别、年龄、脊髓受压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有高信号改变患者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明显降低,与无高信号改变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信号改变和维生素B12水平下降具有相关性。结论脊髓MRI T2WI高信号改变和血清维生素B12水平存在相关性,血清维生素B12水平可能与CSM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6.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活动范围最大的肩关节的三维空间功能活动得益于肩关节骨性结构盂肱关节、肩锁关节、胸锁关节、肩胛骨的运动或旋转,以及周围肌肉和韧带组织对功能运动和稳定性的维持.人工肩关节假体的设计比人工髋关节、膝关节假体更复杂,仍不如人工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术满意.为避免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及改善预后,熟悉肩关节的解剖和力学机制、掌握精确的关节重建技术、合理选择假体尤为重要.该文就肱骨头假体设计的解剖学基础、关节盂假体、半肩置换与全肩置换的选择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踝关节的创伤和疾病都可导致胫距关节损伤、感染、滑膜炎、骨赘形成,使踝关节运动  相似文献   
18.
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张鹏翼  黄煌渊  陈文钧 《上海医学》2004,27(12):946-948
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较常见的骨折类型,国内文献报道其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的2.5%,国外文献报道为4%~5%,甚至更高。年轻患者通常由高能量创伤所致;而对于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不太严重的创伤即可引起明显损伤。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这种骨折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近年来,  相似文献   
19.
大量尸解分析提示。膝关节退变的发生率远高于踝关节。Heine对1000余例尸体进行研究发现,70岁以上老年人90%以上的膝关节存在骨关节炎(OA),髌骨达到92%,股骨髁间达到78%,胫骨外侧为75%,股骨内侧髁为63%。Meachim等分两组对踝关节和膝关节的软骨损害进行研究,认为软骨纤维化在膝、踝关节中十分常见,因而认为这可能是成人关节组织中的一个正常特征。大量肉眼观察、显微镜及影像学分析检查软骨后发现,年龄大于15岁者存在软骨全层缺损的高达40%,因而在膝关节中不能被作为OA的主要依据。Muchleman等研究50具尸体标本(平均年龄76岁),根据Collins分级,3级和4级为骨关节炎,2级为早  相似文献   
20.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见于老年人 ,多呈粉碎性 ,骨折部位易形成骨缺损。手术复位时由于使用撬拨等方法 ,可能使骨折部位的缺损增大 ,造成内固定植入困难或植入后松动。作者加用骨水泥填塞后 ,疗效满意。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9年 10月~ 2 0 0 1年 8月 ,我院应用动力髋螺钉 (DHS)内固定加骨水泥填塞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 14例 ,其中男 5例 ,女 9例 ;年龄 70~ 87岁 ,平均 76岁。根据AO分型 ,A2 .1型 2例 ,A2 .2型 4例 ,A2 .3型 6例 ,A3.3型 2例。术前合并糖尿病 2例 ,高血压 3例 ,经内科治疗后血糖、血压均控制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