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33篇
药学   56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01.
目的比较观察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6例小儿扁桃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设A组为瑞芬太尼组,B组为芬太尼组。观察两组的HR、MAP以及手术结束停药后患儿呼吸的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并记录患儿发生恶心呕吐、躁动情况。结果瑞芬太尼组血流动力学比芬太尼组血流动力平稳。瑞芬太尼组比芬太尼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短。结论瑞芬太尼与丙泊酚静脉麻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可控性强,镇痛作用强,恢复迅速,无蓄积作用,在小儿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中较芬太尼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02.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及相关耐药基因。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VITEK 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对其进行重新鉴定,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oprD2、金属酶基因、氨基糖苷类酶修饰基因。结果 4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厄它培南,亚胺培南(IPM)、头孢他啶(CAZ)、美罗培南、头孢吡肟(PEP)、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环丙沙星、氨曲南(ATM)、庆大霉素(GEN)、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多粘菌素耐药率分别为100%、96.2%、92.0%、90.1%、84.8%、83.9%、83.1%、73.7%、65.1%、60.6%、58.0%、0%。PCR结果显示oprD2缺失率65.0%,整合子阳性率22.5%,发现金属酶基因IMP-1株,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nt3Ⅰ、aac6Ⅱ、aac6Ⅰ、ant2Ⅰ基因阳性率分别为36.0%、35.1%、26.2%,20.1%,同时携带2种或2种以上耐药基因占55.0%,携带2种以上氨基糖苷类修饰基因的有40.0%。结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高,携带多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外膜孔蛋白oprD2缺失在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很常见,另外携带多种耐药基因盒的整合子的存在也是细菌耐药的常见原因,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03.
304.
分析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气道分泌物或痰液标本分离的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的特点及亲缘性。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由本院呼吸病区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气道分泌物或痰液标本分离得到53株肺炎克雷伯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三维实验检测AmpC酶;PCR检测ESBL、质粒介导的AmpC酶、喹诺酮类耐药基因、耐消毒剂-磺胺基因qacE△1-sul1、Ⅰ类整合酶基因Int Ⅰ 1的携带情况,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53株肺炎克雷伯菌未发现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耐药;对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耐药率均>80%;对其他抗菌药物也有不同程度的耐药。53株肺炎克雷伯菌中Int Ⅰ 1基因阳性率60.4%(32/53),qnrA基因阳性率54.7% (29/53),qnrS基因阳性率13.2% (7/53),qnrB基因阳性率5.7%(3/53),qacE△1-sul1基因阳性率71.7%(38/53),TEM基因阳性率92.5% (49/53),CTX-M基因阳性率100%(53/53),SHV基因阳性率9.4%(5/53),AmpC基因阳性率92.5%(49/53);其中4株同时携带qnrA、qnrS、intⅠ 1、qacE△1-sul1、AmpC、CTX-M基因。聚类分析显示40、41、10与18号,25与42号,8与35号菌株有亲缘关系。结论 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的多重耐药与整合子相关,且携带多种耐药基因,聚类分析显示存在克隆传播和医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305.
目的观察和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患儿脂质紊乱与尿β2-微球蛋白(β2-MG)间的关系,探讨高脂血症对PNS患儿肾小管功能的影响。 方法检测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儿科1997年1月至2004年11月就诊的132例PNS患儿血脂及尿β2-MG水平。并将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加服血脂康降脂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及两组间血脂与尿β2-MG的水平变化。 结果(1)132例PNS患儿尿β2-MG质量浓度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与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呈正相关(P<0.05)。(2)降脂治疗4周后,治疗组血脂与尿β2-M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3)治疗组的PNS患儿尿β2-MG随血脂下降而下降,治疗前后尿β2-MG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结论PNS患儿脂质紊乱与尿β2-MG关系密切,肾病综合征患儿高脂血症是损害肾小管功能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06.
对我院1998年5月至10月正常阴道分娩的初产妇420例,改变以往的常规切开术,采取保护会阴,待其自然分娩为实验组。随机抽取1997年同期正常阴道分娩行会阴切开术的初产妇400例为对照组。经过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无显著差异,而会阴伤口的感染率、疼痛率、产后尿潴留发生率,两组存在着显著差异。因此掌握保护会阴的技巧,减少因会阴切开给产妇带来的种种损害,有利于爱母方案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