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杨新全  陈德力  马国需  许旭东  何明军 《中草药》2016,47(17):2997-3002
目的研究胆木Nauclea offcinalis茎枝生物碱类化学成分。方法综合采用硅胶柱色谱、反相柱色谱及制备HPLC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紫外、质谱及核磁共振谱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胆木茎枝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R-3,4-二氢牛眼马钱托林碱(1)、吐叶醇(2)、naucleofficine D(3)、1,2,3,4-四氢-β-咔啉(4)、3-S-3,4-二氢牛眼马钱托林碱(5)、latifoliamide D(6)、latifoliamide B(7)、牛眼马钱托林碱(8)、3,14-二氢狭花马钱碱(9)、3,14,18,19-四氢狭花马钱碱(10)、6′-乙酰基异长春花苷内酰胺(11)、喜果苷(12)、异长春花苷内酰胺(13)。结论化合物2和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7、9、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奇楠沉香超临界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及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技术对奇楠沉香超临界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结合谱学手段和文献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体外测定化合物对皮质酮(CORT)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从奇楠沉香超临界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2,15-二酮基-α-芹子烯(1)、15-酮基-桉叶烷-4,11(13)-二烯-12-甲酯(2)、petafolia A (3)、12-羟基-4(5),11(13)-桉叶二烯-15-醛(4)、12,15-二酮基-芹子-4,11-二烯(5)、(7S,8R,10S)-(+)-8,12-二羟基-芹子-4,11-二烯-14-醛(6)、白木香酸(7)、1α-羟基-7βH-荒漠木-9,11-二烯-8-酮(8)、7α-H-9(10)-烯-11,12-环氧-8-氧代荒漠木烷(9)、petafolia B (10)、11-羟基-瓦伦-1(10)-烯-2-酮(11)、白木香醇(12)、2-(2-苯乙基)色酮(13)、奇楠沉香酮A (14)、4′-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15)、6-甲氧基-2-[2-(...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综述天料木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情况。方法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综述。结果结论 天料木属植物含有生物碱类、苷类、香豆素类、三萜类等活性成分,具有抗病毒、抗糖尿病等药理活性,有潜在的药用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现代提取技术在中草药生物碱提取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生物碱药用价值认识的提高,其提取方法也得到了不断地改进与完善.文章主要对近年来中草药中生物碱的现代提取技术作了综述,并对中草药中生物碱提取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DPPH法测定青皮加速溶剂萃取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研究海南特有药用植物青皮Vatica mangachapoi Blanco的抗氧化活性。方法:利用加速溶剂萃取技术(ASE)快速制备青皮石油醚(MSO)、乙酸乙酯(EtOAc)、乙醇(EtOH)、甲醇(MeOH)提取物;结合酶标仪,快速筛选具有清除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能力的ASE提取物。结果:青皮不同溶剂ASE提取物清除DPPH.的能力大小为:乙酸乙酯ASE提取物>乙醇ASE提取物>石油醚ASE提取物>甲醇ASE提取物;其IC50值分别为0.143 4,0.501 8,0.567 7,0.693 7 g.L-1。乙酸乙酯ASE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强于抗坏血酸(IC50=0.203 4 g.L-1)。结论:乙酸乙酯ASE提取物具有较强清除DPPH.的能力,有望开发成天然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6.
陈细钦  王灿红  冯剑  陈德力  魏建和  刘洋洋 《中草药》2022,53(18):5720-5730
目的 比较不同来源、不同提取方式的6种沉香精油化合物组成、抗氧化能力及抗炎活性的差异。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GC-TOF MS)对6种沉香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测定其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trinitrophenylhydrazine,DPPH)与2,2-氮杂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a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 diammonium salt,ABTS]自由基的能力,考察其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活力的影响。结果 从通体香水蒸气蒸馏精油(TTS)、通体香超临界萃取精油(TTC)、板头香水蒸气蒸馏精油(BTS)、板头香超临界萃取精油(BTC)、奇楠沉香水蒸气蒸馏精油(QNS)和奇楠沉香超临界萃取精油(QNC)中鉴定出的化合物数量分别为48、55、59、71、72和35种,所含香味物质小分子芳香物质及倍半萜类成分相对含量之和分别为81.42%、87.84%、89.03%、62.05%、63.83%和28.36%,所含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分别为0、0、0.25%、22.42%、17.48%、60.42%。6种沉香精油均具有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能力,且质量浓度在0.5~5 mg/mL与自由基清除能力均呈正相关。3种水蒸气蒸馏沉香精油(BTS、TTS、QNS)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分别为18.61、30.30、18.05 μg/mL,而3种超临界CO2萃取沉香精油(BTC、TTC、QNC)的IC50值分别为41.98、38.45、24.50 μg/mL。结论 超临界萃取沉香精油同水蒸气蒸馏沉香精油化合物组成相差较大,其能够提取出更多的脂肪酸类和色酮类化合物;板头香和通体香采用同一提取方法所得精油化学成分相似,而奇楠沉香中含有更多含量的香味物质和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3种超临界萃取沉香精油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均强于水蒸气蒸馏沉香精油,而抗炎活性则相反,且3种沉香来源中,奇楠沉香精油抗炎能力最佳。  相似文献   
17.
陈德力  张小坡  吴海峰  马国需  许旭东 《中草药》2014,45(15):2248-2264
野桐属Mallotus Lour.植物隶属于大戟科(Euphorbiaceae),全世界约14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25种,11变种,主产于南部各省区,该属中多种植物作为传统药物加以应用,其化学成分主要是二萜、三萜、多酚、鞣质等,除此还有单萜、苯并吡喃、香豆素并木脂素、二芳基庚烷、黄酮、生物碱及香豆素等,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利胆、保肝、抗氧化、镇痛、提高免疫力、增强记忆力等多种活性。综述了近25年来,国内外对野桐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野桐属植物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硅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对红葱鳞茎石油醚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并通过MS,UV,IR,NMR等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从红葱鳞茎石油醚部位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红葱酚B(1)、4,8-二羟基-3-甲氧基-1-甲基蒽醌-2-羧酸甲酯(2),8-羟基-3,4-二甲氧基-1-甲基蒽醌-2-羧酸甲酯(3)和异红葱乙素(4),其中1为新化合物。10μmol·L-1浓度下化合物1和2的舒张血管作用较强,达到了82.5%和85.3%,与阳性药丹参酮ⅡA(86.3%)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红葱Eleutherine american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红葱中分离出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大根香叶烯B(1)、phaffiaol(2)、4,8-dihydroxy-3-methoxy-l-methylonthra-9,10-quinone-2-carboxylic acid methyl ester(3)、3-heptadecyl-5-methoxyphenol(4)、亚油酸乙酯(5)、3,5-dimethoxybiphenyl-4′-ol(6)、karwinaphthol A(7)、5-hydroxylkarwinaphthol A(8)、3,4-dimethoxy-8-hydroxy-1-methyl-anthra-9,10-quinone-2-carboxylic acid methyl ester(9)、异红葱乙素(10)、红葱乙素(11)、异红葱甲素(12)、naphtho-γ-lactone(+)-9-hydroxyeleutherol(13)、洋川芎醌(14)、棕榈油酸(15)。结论化合物2、4~7、13~15均为首次红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8、13的舒张血管作用较强,舒张率分别达到了85.3%、81.8%、89.5%,基本与阳性药丹参酮IIA(86.3%)相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剑叶三宝木Trigonostemonxyphophylloides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结合现代波谱技术及理化常数鉴定结构。结果从剑叶三宝木中分离得到了12个化合物,包括8个二萜类、2个香豆素类、1个苯基丙烯衍生物、1个木脂素类,分别鉴定为补骨脂素(1)、异补骨脂素(2)、3,4,5-三甲氧基肉桂醛(3)、domohinone(4)、12-hydroxy-13-methylpodocarpa-9,11,13-trien-3-one(5)、sonderianol(6)、trigonostemone(7)、trigoxyphin N(8)、trigonochinene E(9)、trigoxyphin A(10)、trigoxyphin Q(11)、2,6,2′,6′-四甲氧基-4,4′-双(2,3-环氧-1-羟丙基)联苯(12)。结论化合物1~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7、9、11、12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