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43篇
药学   49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41.
目的 分析2014年深圳市福田区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对各医院报告的福田区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集病例血液样本开展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测,并划定疫点进行蚊媒调查和病例搜索.结果 深圳市福田区2014年报告登革热病例87例,发病率6.52/10万,无死亡病例;发病高峰出现在10月份,当月气温徘徊在25~30℃,适宜白纹伊蚊生长;男女性别比为1:0.47;发病年龄最小13岁,最大67岁,以青壮年为主.全区有2个暴发点,病毒型别主要为登革热Ⅰ型.疫情发生时布雷图指数最高达140.结论 深圳市福田区存在登革热流行的基本条件,疫情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人群对登革热普遍易感等特征.有效控制疾病传播媒介白纹伊蚊是控制疫情的根本措施,疫情的早发现早报告也是有效控制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球结膜微血栓的出现与QT间期离散度(QTd)、JT间期离散度(JTd)的关系。方法对AMI早期患者进行球结膜微循环检查 ,根据球结膜微循环中有无微血栓分为有血栓组与无血栓组 ,同时测量常规体表心电图QTd、JTd ,对AMI符合静脉溶栓条件者给予溶栓抗凝治疗。结果AMI患者QTd、JT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栓组明显高于无栓组(P=0.01)微血栓出现的数量与QTd、JTd呈明显正相关(r=0.46P<0.01)。溶栓治疗后微血栓减少或消失后QTd、JTd渐减小。结论微血栓可能是QTd、JTd增加的原因之一 ,改善微循环、消除微血栓能够减少心室肌复极离散度。  相似文献   
43.
睾丸内胚窦瘤是一种较罕见的来源于生殖细胞的非精原细胞瘤 ,其恶性程度较高 ,大多预后不良。我院自 1992年以来共收治睾丸肿瘤 4 2例 ,其中睾丸内胚窦瘤 4例 (占 9.5% )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例 1 男性 ,52岁。因右侧睾丸肿大并酸胀不适 4月入院 ,无阴囊外伤史。查体 :右侧睾丸 6 .5cm× 5.0cm× 5.0cm ,有沉重感及轻压痛。AFP2 0 0 0 μg/l,HCG(- )。 1992年 6月 5日作右侧睾丸肿瘤根治术 ,病理报告为内胚窦瘤 ,于 1992年 6月19日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 ,术后病理检查淋巴结未见转移。术后用顺铂 2 0mg静滴 1次 /日× 5…  相似文献   
44.
核酸疫苗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 ,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核酸疫苗 (基因疫苗 )是有希望的治疗措施之一。核酸疫苗[1] 包括DNA疫苗和RNA疫苗 ,由编码某一抗原蛋白的基因片段和载体构建而成 ,将其直接导入动物组织后 ,能在体内表达相应的抗原蛋白 ,并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与减毒疫苗和重组疫苗相比 ,基因疫苗不仅可诱导针对该抗原的保护性抗体产生 ,而且可同时激发机体的细胞免疫反应 ,打破机体的免疫耐受 ,在清除胞内病原体如病毒感染中起关键作用 ,因而可作为治疗性疫苗 ,在HBV等慢性病毒感…  相似文献   
45.
本文统计了一年住院的癫痫病性精神障碍40例,并进行临床分析.癫痫是神经精神科的常见病,本病常有频繁发作,症状多种多样的临床特点,当形成人格改变时,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本文强调初期有计划的综合治疗措施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急性胆囊颈部结石嵌顿的手术时机、方法和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0年1月42例急性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全麻下行四孔法LC.结果 42例患者中38例成功完成LC,4例中转剖腹,其中3例因Calot三角显示不清,1例因无法止血而行中转剖腹.结论 急性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行LC是安全可行的,但需严格掌握手术时机;正确处理各种意外情况和并发症,若有特殊情况适时中转开腹.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氟伐他汀早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血清炎性因子、纤溶四项的影响.方法 5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A、B两组.A组(32例)口服氟伐他汀20 mg/d,B组(21例)口服氟伐他汀40 mg/d,治疗前后分别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纤溶四项,随访3个月和6个月.结果 A、B两组患者血清hs-CRP、sCD40L、MMP-9在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后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B组较A组更明显.A组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在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后无明显改变(P>0.05),B组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凝血酶时间在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后明显延长,且纤维蛋白原明显缩短(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早期使用氟伐他汀可抑制患者炎性反应,且大剂量同时具有抗凝作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海带多糖在大鼠动脉粥样硬化中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饲+VitD3复制大鼠粥样动脉硬化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六组: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海带多糖1000mg/kg组、海带多糖500mg/kg组和海带多糖250mg/kg组。造模给药12周,颈动脉取血,检测血清TG、TC、HDL-C和LDL-C水平。蛋白免疫印迹、逆转录聚合酶反应法检测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血管粘附分子(VCAM-1)的蛋白与mRNA表达。结果:海带多糖高剂量组(1000mg/kg)能够显著降低血清TC、TG和LDL-C,提高HDL-C的水平,且明显抑制主动脉ICAM-1、VCAM-1的表达。结论:海带多糖对高脂饲料诱导的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血脂,调节细胞粘附因子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去甲异波尔定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葡萄糖醛酸化酶促反应动力学。方法:优化去甲异波尔定与大鼠肝微粒体的反应体系,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定量检测孵育体系中去甲波尔定代谢产物去甲异波尔定-9-O-α-葡萄糖醛酸苷的浓度,并应用Linewearve-Burk作图分析数据,计算酶促动力学常数。结果:去甲异波尔定-9-O-α-葡萄糖醛酸苷的酶促反应动力学参数Km40.7μmol.L-1,Vmax=909.1 pmol.(min.mg pro)-1,肝清除率CLint(Vmax/Km)=22.3μL.min-1.mg-1。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可靠,适应于去甲异波尔定的葡萄糖醛酸化代谢研究;葡萄糖醛酸化是去甲异波尔定代谢的重要途径之一,提示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基因多态性及相关性的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去甲异波尔定活性和毒性作用的变化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中药健脾泻浊方对亚急性镉染毒大鼠肾毒性的影响.方法 无特定病原体级SD雄性大鼠37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7只)和模型组(30只).空白对照组予腹腔注射生理氯化钠溶液,模型组大鼠以腹腔注射氯化镉混合液的方法制备亚急性镉中毒模型.于造模成功后,模型组随后被分为氯化镉染毒对照组(10只)、染毒后低剂量治疗组(10只)、高剂量治疗组(10只)共3组.对3组大鼠分别灌胃给予生理氯化钠溶液(10 ml·kg-1·d-1)和低剂量(4.23 g·kg-1·d-1)、高剂量(8.46 g·kg-1·d-1)的中药健牌泻浊方.各组于实验终末抽取血液并留取肝、肾组织测定镉水平,并测定血液中尿素氮(BUN)和肌酐(Cr)水平.结果 氯化镉粢毒对照组的血、肝、肾镉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血BUN也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采用中药健脾泻浊方治疗后,高剂量治疗组和低剂量治疗组的血镉、肝镉、肾镉与氯化镉染毒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化镉染毒对照组、染毒后低剂量治疗组和高剂量治疗组各组组内的肝镉、肾镉分别与血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镉、肾镉均较血镉高;氯化镉染毒对照组的肝镉、肾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染毒后低剂量治疗组和高剂量治疗组组内的肝镉、肾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镉较肾镉高.结论 健脾泻浊方对亚急性镉染毒大鼠没有增加肾的毒性作用,其对体内镉的驱排作用也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