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胫腓骨骨干粉碎骨折(尤其是AO 分型C 型骨折),因其受伤暴力强大、软组织受损严重,被临床称之为复杂骨折.一般情况下,除了治疗上要求的对位对线及恢复肢体的长度外,软组织的有效保护和利用也是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笔者设计并采用辅助外固定支架复位固定下配合锁定钢板治疗AO 分型C 型胫腓骨粉碎骨折,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2.
陈启明  王佩显 《天津医药》1994,22(8):461-464
应用二维及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测10例正常人瓦氏动作过程中心脏结构和血液动力学的改变。结果表明:瓦氏动作Ⅱ期心腔缩小,每搏量减低,心率加快,而瓦氏动作Ⅳ期出一同一个明显高于动作前的每搏量及射血分数。此动作对二尖瓣血流的影响表现为:E峰流速,E/A比值及峰值充盈率减低,E峰加速时间及减速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53.
疾病的家庭聚集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元,也是流行病学研究的最小人群单位之一。家庭成员过着共同的生活,相互之间接触密切,并多有血缘关系,因此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调查分析简便易行。通过家族谱系调查研究疾病的遗传素因,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所以研究疾病的家庭分布,不仅适用于传染病也同样地适用于非传染病。  相似文献   
54.
非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启明  陈其昕 《中国骨伤》2016,29(3):242-247
目的 :探讨影响非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接受非手术治疗的122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4例,女38例;平均年龄(52.37±13.27)岁(18~83岁)。选择年龄、性别、受伤原因、受伤至治疗时间、脊髓损伤ASIA分级、MRI脊髓损伤类型、脊髓损伤范围、有效颈椎管率、椎间盘突出Pfirrmann分级、椎间盘突出节段、椎间盘韧带复合体损伤、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12个可能对非手术治疗预后产生影响的因素,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MRI脊髓损伤类型、脊髓损伤范围、有效颈椎管率、椎间盘突出Pfirrmann分级、椎间盘突出节段及脊髓损伤ASIA分级均对预后有显著影响(P均0.05)。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按照其作用强度,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依次为:MRI脊髓损伤类型、脊髓损伤范围、有效颈椎管率、椎间盘突出Pfirrmann分级、脊髓损伤ASIA分级(P均0.05)。结论 :影响非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预后的主要因素是MRI脊髓损伤类型及范围,同时与有效椎管率、椎间盘突出程度及脊髓损伤ASIA分级相关。对于选择非手术治疗需谨慎,仅适用MRI检查提示脊髓信号无改变或水肿程度轻且范围局限者,其余则建议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5.
大鼠快肌与慢肌水溶性蛋白组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快肌和慢肌水溶性蛋白组进行比较 ,找出分别特异于快肌和慢肌的蛋白。方法 :应用蛋白组研究的核心技术———高分辨率二维电泳建立成年 (8月龄 )大鼠趾长伸肌 (代表快收缩纤维 )和比目鱼肌 (代表慢收缩纤维 )细胞内水溶性蛋白组表达的二维图谱。应用蛋白质氨基测序法和已知蛋白共电泳方法分别对经分离的蛋白进行鉴定。应用二维图谱差减法对快肌和慢肌的蛋白组进行比较。结果 :应用蛋白质氨基测序法和已知蛋白共电泳方法分别对 7个经分离的蛋白进行了鉴定。应用二维图谱差减法 ,发现了 3个分别特异于快肌和慢肌的蛋白。St1和St3仅在趾长伸肌被检测到 ,经蛋白质氨基测序法鉴定 ,St3为小钙白蛋白 ,而St2仅在比目鱼肌被检测到。结论 :快肌和慢肌细胞内水溶性蛋白组表达模式较为相似 ,但也分别存在其特异性蛋白 ,这些分别特异于快肌和慢肌的蛋白可能与其维持各自独特功能有关。小钙白蛋白和St1可作为鉴别快肌的标记物 ,而St2可作为鉴别慢肌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索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cut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ALRI)抗生素序贯疗法(sequential antimicrobial therapy,SAT)静脉改口服用药确切时机,提高其实施的成功率。方法:确诊ALRI患儿1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50例依据McCracken提出的静脉改口服用药临床标准,包括临床症状与体征得到改善或控制,白细胞计数和分类以及C反应蛋白正常等。实验组98例参照王岱明提出静脉改口服给药的临床标准,主要强调病情好转或稳定,体温恢复正常。两组治愈率进行χ2检验,两组治愈病例静脉用药时间、口服用药时间及总治疗时间比较用t检验。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治愈率经χ2检验无差异,疗效相当;两组治愈病例静脉用药与口服用药时间经t检验有显著差异性,而总治疗时间无差异。结论:小儿ALRI实施SAT静脉改口服用药时机的选择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呼吸道及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有无明显改善是最重要静脉改口服用药时机。  相似文献   
57.
骨腱结合部损伤及其体外冲击波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骨腱结合部损伤部位及其原因骨腱结合部(肌腱在骨的附着部位,bone-tendonjunc tionorinsertion)损伤是运动员常见损伤之一,局部的长期超负荷牵拉与疲劳性骨折相似的损伤部位未得到充分的时间修复是主要原因[1],其多发部位有髌腱、肩袖止点、跖肌腱和跟腱等处。髌腱骨腱结合部的损伤病因主要有两大类,一类为急性撞击性损伤;另外一类则是慢性损伤,即髌腱末端病。末端病(Enthesiopathy)是指腱或韧带止点部因劳损而引起的组织变性改变[2]。运动训练中有许多起跳、半蹲位防守或者移动动作,给髌腱带来了沉重负担。髌骨骨腱结合部劳损是跳高、篮…  相似文献   
58.
根据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感染率调查的现行模式,介绍了在分层多阶段抽样的抽样方式下,居民血吸虫感染率的估计和误差计算;证明了单指标的多次分层抽样率的估计和误差计算与按多指标的一次分层抽样率的估计和误差计算等价;指出了与抽样条件和抽样效果有关的可能的近似处理;结合举例数据,说明了有关公式和计算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59.
患者 女,48岁.无明显诱因右肩背部疼痛后出现上腹疼痛2周.无恶心、呕吐,无黄疸、发热,无肝炎病史,轻度贫血貌,体重近期下降5 kg余而入院诊治.体检:全身淋巴结无肿大,腹平坦,右上腹肋下缘与腋前线交界处压痛,无肌紧张、反跳痛,肝区叩痛,肝、脾无肿大,右肾区叩痛,Murphy征阳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7.7×108/L,RBC 3.35×1012/L, GB 90 g/L,PLT 141×109/L,尿常规及肝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60.
运动可以引起创伤 [1],大约占急诊患者的7% [2],有时高达22% [3],其发牛率与交通意外、家庭事故和工伤相当.由于大多数运动创伤造成患者骨骼肌肉系统损伤,因此这些患者通常被转至骨科运动医学门诊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