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2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5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51.
目的:观察耳针沿皮透穴刺法结合中药熏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及快速镇痛效应。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46例,采用随机字母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耳针沿皮透穴刺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药熏蒸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临床疗效、快速镇痛效应。结果: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52%显著高于对照组8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5分钟、15分钟及30分钟PRI总分、VAS、PPI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后5分钟,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5分钟及30分钟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反应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针沿皮透穴刺法结合中药熏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快速镇痛效应相比单一使用耳针沿皮透穴刺法更理想。  相似文献   
52.
目的 分析胃镜检查诊断为消化道疾病的6~18岁儿童的临床表现、胃镜结果与营养状况关系。方法 以2010年8月至2011年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的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测量体格生长指标(身高和体重),分析临床表现和胃镜检查结果,参照WHO 2007年制定的“儿童生长标准”评价胃镜检查诊断为消化道疾病儿童的营养状况。结果 研究期间431例儿童行胃镜检查,排除资料不完整者25例,406例(94.2%)进入分析,其中6~12岁313例,~18岁93例。①244例以慢性反复性腹痛为主诉,病程多在1年以上;急性腹痛就诊59例,以进食后早饱、食欲不振就诊40例;以进食后恶心、呕吐就诊15例。②389/406例(95.8%)胃镜检查结果异常,其中73.3%(285例)为慢性胃炎,十二指肠、食管和急性胃黏膜病变检出率分别为78例(20.1%)、11例(2.8%)和8例(2.1%)。③389例胃镜检查结果异常儿童BMI呈偏态分布;胃部病变、十二指肠病变、食管病变儿童BMI<P5分别占23.7%(71/300例)、16.7%(13/78例)和9.1%(1/11例);在BMI<P5的67例慢性胃炎患儿中,HP相关性慢性胃炎占38.8%(26/67例)。④胃镜检查结果异常的243/389例慢性腹痛儿童中,40例(16.5%)BMI<P5;58/389例急性腹痛儿童中,1例(1.7%)BMI<P5;39/389例以“消瘦”为主诉就诊的儿童中,38例(97.4%)BMI<P5。结论 上消化道疾病儿童体型消瘦的比例较高。慢性腹痛、无明原因的体重减轻或消瘦等症状的学龄儿童和青少年需除外慢性上消化道疾病。  相似文献   
53.
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在全世界呈上升趋势.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西方发达国家维生素D制剂的使用与过敏性疾病发病率同步增加,早期补充维生素D可能增加患过敏性疾病的风险.近期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的地区过敏性疾病发病率也较高,多数学者认为维生素D缺乏与过敏性疾病流行相关.研究发现维生素D参与过敏性疾病的免疫反应,如抑制Th1细胞、树突细胞发育及Th2细胞分化,参与维持肠黏膜上皮细胞屏障完整性,但无证据表明维生素D过量或缺乏可导致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Abstract:
The prevalence of allergy diseases is increasing globally. Epidemiological surveies showed that the increased allergy prevalence rates followed the time trend of rickets prophylaxis in western countries. and vitamin D supplement increased the risk of allergy in early stage.Currently,most of investigators think that vltamin D deficiency may be one of the risk factors for allergy diseases.Laboratory investigations showed that vitamin D inhibited Th1、dendritic cell(DC)and Th2 cell proliferating,and keeped on epithelial suIfaces barrier tunction.However,no study has found generating of allergy disease is associated with vitamin D deftciency or excess.  相似文献   
54.
陈光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0):2295-2295
目的 观察中药熏蒸、牵引及药物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将160例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外用中药熏蒸配合电动牵引组)和对照组(单纯电动牵引组),治疗14 d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60例,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8%.结论 中药熏蒸配合电动牵引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缓解症状提高疗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55.
术前熟悉手术环境对手术病人焦虑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为探讨手术病人术前的焦虑状态及术前熟悉手术环境对其焦虑水平的影响 ,将 96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8例 ,观察组病人由手术室护士于术前 2~ 3d接往手术室进行环境熟悉、介绍情况等。对照组无此干预行为。两组采用焦虑状态 /特性询问表 (STAI量表 )分别于术前 3~ 4d及 2 0~ 30 m in测量其焦虑水平。结果术前 2 0~ 30 min观察组焦虑水平显著低于术前 3~ 4d;对照组显著高于术前 3~ 4d(均 P<0 .0 5 ) ;且术前2 0~ 30 m in观察组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 1)。说明病人被送往手术室的过程及第一次进入手术室时 ,陌生的环境使病人的焦虑水平增高 ;而术前熟悉手术环境能有效降低其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56.
陈光华  鲁浩 《中医杂志》2001,42(4):248-249
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三虫威灵汤治疗多发性纤维瘤数例,其中2例跟踪观察5年达到治愈无复发。病例1:朱某,女,71岁,病程20年,于1995年4月来我院就诊,平素身体健康。来诊时颜脸晦暗不华、神气衰弱,胸闷气滞,失眠,胃纳差,大便溏,小便次多量少,眩晕,舌胖苔腻,脉弦滑,面部弥漫分布点状黑色素,两臂外侧有大小不等之硬核,遍及全身,胸腹多于后背,硬核呈念珠状,大如杏核(2cm×1.5cm×0.8cm),小如碗豆(0.4cm×0.3cm×0.3cm),再小如绿豆,硬核皮肤较为晦暗。化验:白细胞7×10~9/L,红细胞3.1×10~(12)/L,血红蛋白70g/L。经服三虫威灵汤加减58天痊愈。  相似文献   
57.
1989年8月自福州公共场所一名从业人员的粪便中首次检出1株布洛克兰沙门氏菌,现将分离及鉴定结果报告如下。新鲜粪便标本经SF肉汤增菌,于SS琼脂平板分离培养,挑选其可疑菌落接种KIA及LMA上,其反应疑为沙门氏菌,继以进行培养性状、生化及血清学试  相似文献   
58.
联想推理法用于临床护理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想推理法用于临床护理教学西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陈光华在临床护理教学中,护生经常反映课本上学的理论知识,一到临床实习中由于疾病的变化不知怎样与实践相结合[1]。由此,我院自1990年以来对200名中专护生采用“联想推理”教学法,即带教老师在讲每个具...  相似文献   
59.
1989年自生物药材蜂窝检出1株省内未发现的沙门氏菌,现将分离及鉴定结果报告如下。一、分离培养药材蜂窝研碎用磷酸缓冲液稀释经胆盐乳糖肉汤预增后用SF增菌,于SS,HE琼脂平板分离培养,挑其可疑菌落接种KIA和LMA上,其反应疑为沙门氏菌,继以进行生化及血清学试验。二、培养与生化性状本菌为革兰氏阴性、无芽胞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2~12岁儿童胃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广州地区2~12岁具有消化道症状的儿童1186例进行胃镜检查,取胃窦部黏膜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用ELISA检测血清H·pylori抗体,并对其中528例同时取胃黏膜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胃镜检查为胃十二指肠疾病者1010例,阳性率为85·2%(1010/1186);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301例,阳性率25·38%,各年龄组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为2~3岁14·38%(21/146),4~5岁为19·31%(39/202),6~7岁为24·01%(67/279),8~9岁为28·87%(82/284),10~12岁为33·45%(92/275);组织学改变为胃黏膜上皮变性,腺体上皮脱落坏死,发生坏死的腺体有淋巴细胞的广泛浸润及聚集灶,感染严重的病例可找到生发中心的淋巴小结。在变性的黏膜表面与坏死的腺体内可找到幽门螺杆菌。结论H·pylori感染在广州地区2~12岁有消化道症状的儿童中并不少见,并随年龄的增加有上升趋势。H·pylori感染的病理改变全部为慢性炎症表现,炎症程度重,表现为胃黏膜上皮细胞和腺体的变性坏死,固有层淋巴细胞浸润,多形白细胞浸润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