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4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4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8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276篇
内科学   93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361篇
预防医学   154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196篇
  3篇
中国医学   139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21.
笔者有幸于2003年5月受命奔赴解放军小汤山医院执行“抗非”任务,现就SARS病区护理人员体力透支的预防谈谈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22.
陈丽娟 《基层医学论坛》2012,(33):4361-4362
目的探讨新型康复护理对重度烧伤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8月—2011年10在我院就诊的重度烧伤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试验组采用全程康复护理模式进行护理,2组均随访半年,评估2组患者的远期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重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后进行全程康复护理,可以取得令人满意效果,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康复的认识,积极锻炼,有效减少术后遗畸形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3.
本文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方式、教学效果与存在问题等五个方面进行课程说课,以供康复专业《社区康复》课程教师探讨,以期改进该课程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4.
目的:比较不同工龄组的核从业人员血清早衰细胞因子: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Serum bone alkaline phosphates,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isoform-5b,TRACP-5b)的表达情况。方法:将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体检的核从业人员216例根据工龄随机分成5组,其中工龄0~3年组36例,工龄3~8年组37例,工龄8~15年组63例,工龄15~25年组56例,工龄25年组24例。同时选取正常对照组41例,早晨6:00~8:00采集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清BAlP和TRACP-5b的水平。结果:BALP的表达水平随工龄增长而降低,在"15~25年工龄组"表达最低;TRACP-5b表达水平随工龄增长而增高,在"15~25年工龄组"表达最高;"15~25年"工龄组的核从业人员,血清早衰细胞因子BALP以及TRACP-5b的表达与其他工龄组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核从业人员的"15~25年"工龄期是早衰的易发时期,血清BALP以及TRACP-5b可作为早衰发生的预警指标,据此变化制定针对性的职业照护方案,对核从业人员的实施更完备的职业防护。  相似文献   
25.
对病原微生物学学科知识多,内容繁杂,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习被动、依赖性强、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通过改变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加强与临床学科的联系;强化实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初步探讨山茱萸多糖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可能机制,为其预防和治疗寻找新的药物和靶点。方法:选用60只昆明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分别为对照组(C组)、衰老模型组(A组)和山茱萸多糖给药组(D组)。在相同环境下,C组正常饮食,每日颈背部皮下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剂量计算参照其他给药组D-半乳糖给药量;A和D组正常饮食,每日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100mg/(kg·d);连续皮下注射45d后,C和A组每日按照等剂量灌药量灌服温开水;D组按照多糖0.4g/蛞灌服山莱萸多糖,连续灌服30d。试验终期颈椎离断术处死大鼠,4℃迅速取眼分离晶状体置于液氮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间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变化,RT—PCR(逆转录cDNA的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检测各组Sirt1、p53和FOXO1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A组和D组大鼠晶状体中Sirt1 mRNA的表达较C组均显著上升(P〈0.05、P〈0.01),且D组较A组显著上升(P〈0.01);A组和D组大鼠晶状体中p53 mRNA的表达较C组显著上升(P均〈0.01),而D组较A组显著下降(P〈0.05);A组和D组大鼠晶状体中FOXO1 mRNA的表达较C组显著上升(P〈0.05、P〈0.01),且D组较A组显著上升(P〈0.01)。另外A组和D组大鼠晶状体中T—SOD的活性较C组显著上升(P均〈0.01),且D组较A组显著上升(P〈0.01);A纽和D组大晶状体中鼠T-AOC的活性较C组显著上升(P均〈0.01),且D较A组显著上升(P〈0.01)。结论:山茱萸多糖可能通过调节Sirt1的表达,从而调节下游基因p53和FOXO1的表达,最终抑制或延缓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凋亡,减缓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进展。  相似文献   
28.
随着当今社会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城市妇女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大,加上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早期妊娠的妇女中,非正常妊娠(如先兆流产、异位妊娠等)的比例呈逐步上升的趁势.及早发现、鉴别异常妊娠,是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195例早期妊娠妇女,回顾性分析其血清孕酮和(β-HCG)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整个黄体支持期间最佳黄体酮组合方案,寻找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黄体支持中最有效的黄体酮制剂。方法将2016年5-7月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进行长方案促排妇女462例在新鲜胚胎移植术后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黄体酮针剂(IMP)组177例和阴道用黄体酮软胶囊(VPSC)组285例进行黄体支持,比较两组妇女的生化妊娠率;将2016年10-12月新鲜胚胎移植后测血h CG100 UI/L的妇女521例随机分为IMPa组241例和VPSCb组280例,分别应用IMP和VPSC继续黄体支持至停药,比较两组妇女自然流产率(包括生化妊娠流产和临床妊娠流产)、临床妊娠率和继续妊娠率。结果 IMP组和VPSC组妇女一般情况及囊胚移植周期占比50.84%和50.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P组生化妊娠率70.06%明显高于VPSC组5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Pa组和VPSCb组妇女一般情况及囊胚移植周期占比49.79%和48.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化妊娠流产率和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临床妊娠流产率和继续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胚胎移植后早期黄体酮针剂黄体支持效果优于阴道用黄体酮软胶囊,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阴道用黄体酮软胶囊的黄体支持效果更为显著。因此,建议在胚胎移植后先应用黄体酮针剂,测孕成功后改用黄体酮阴道软胶囊,以达到最佳黄体支持效果。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变化与晚期肺非小细胞鳞癌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晚期肺非小细胞鳞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60例,按照RECIST评价标准,分为病情进展组(disease progression,PD组)、稳定组(disease stability,SD组)和病情好转(partial remission,PR及complete remission,CR)组。分别采用吉西他滨(gemcitabine,GP组)、紫杉醇(paclitaxel,PTX)、多西他赛进行治疗。统计分析3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变化与NSCLC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1)GP组、PTX组及多西他赛组临床缓解率分别为50.00%、65.00%及80.00%(;2()PR及CR)组、SD组及PD组CEA变化水平升高例数分别为9、11及6例,降低例数分别为9、12及13例(;3)血清癌胚抗原的变化与NSCLC化疗疗效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血清癌胚抗原的变化与NSCLC化疗疗效无显著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能作为晚期NSCLC化疗疗效的评判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