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目的 通过观察利多卡因对七氟醚致发育期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利多卡因在调节七氟醚致发育期大鼠海马组织自噬中的作用.方法 清洁级健康SD大鼠36只,雌雄不限,7日龄,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三组(n=12).七氟醚+利多卡因组:(S+L组)出生第7-9 d腹腔注射利多卡因10 mg/kg后行七氟醚暴露;对照组:(C组)...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抑制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系统各复合物对细胞糖酵解的影响。方法 培养HepG2细胞,铺于96孔板,用不同浓度的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系统各复合物抑制剂处理24 h后,通过检测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确定其最大无毒剂量;用小于该最大无毒剂量的各复合物抑制剂处理细胞后,通过检测培养基的葡萄糖和乳酸浓度,判断各复合物抑制剂对细胞糖酵解的影响。结果 线粒体复合物Ⅰ、Ⅲ、Ⅴ抑制剂二甲双胍(metformin,Met)、黏噻唑(myxothiazol, Myxo)和寡霉素A(oligomycin A, Olig)可促进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和乳酸生成,且其中二甲双胍的作用最强,黏噻唑其次,寡霉素A的作用最弱;线粒体复合物Ⅱ抑制剂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2-thenoyltrifluoroacetone,TTFA)则可减少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和乳酸生成;线粒体复合物Ⅳ抑制剂氰化钾(KCN)对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和乳酸生成无影响。结论 抑制线粒体复合物Ⅰ、Ⅲ、Ⅴ对细胞糖代谢是有益处的;抑制线粒体复合物Ⅳ对细胞糖代谢无作用;而抑制线粒体复合物Ⅱ阻碍了细胞的糖代谢。  相似文献   
73.
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族老年女性疼痛患者合并焦虑、抑郁与OPRM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 为新疆维吾尔族老年女性疼痛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抽取样本, 选取年龄65~80岁门诊女性患者, 采用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对患者进行疼痛程度评估(将NRS评分≥1分的患者定义为疼痛患者), 纳入存在不同程度疼痛患者1 012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对患者进行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评定。根据SAS评分和SDS评分, 分别将患者分为焦虑组、非焦虑组, 抑郁组、非抑郁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技术进行OPRM1基因多态性检测, 统计其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使用电刺激仪进行痛阈和耐痛阈的测定。记录所有患者年龄, 疼痛部位、程度(轻度...  相似文献   
74.
目的分析维吾尔医药对湿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36例湿疹患者,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应用维吾尔医药治疗。另收集同期收治的100例湿疹患者,将其设置为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疗法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 (1)两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并发症情况对比:本研究两组均出现了针刺感、烧灼感、皮肤红肿、色素沉着的并发症,但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对湿疹患者治疗时,使用维吾尔医药能够取得较好效果,其安全性也较高,有较高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运动区附近大型脑膜瘤的大小与预后的关系及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0年1月在新疆喀什地区第-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进行显微手术治疗的10例运动区附近大型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运动区附近大型脑膜瘤的大小与预后的关系、术中神经功能保护及术后神经功能康复进行总结。结果10例运动区附近大型脑膜瘤患者按Simpson分级,Ⅰ级8例,Ⅱ级2例;全切率(包括按Simpson分级的Ⅰ、Ⅱ级)大脑凸面为i00%,矢状窦旁为80%,大脑臁旁为90%。术后出现一侧肢体不同程度偏瘫或原有偏瘫体征加重3例,经脱水、高压氧等治疗,1个月内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完全恢复2例。7例大型脑膜瘤远期生活质量评估(karnofsky performance scale,KPS)5分所占比例为85.7%(6/7),3例巨大型KPS5分所占比例为66.7%(2/3)。结论对运动区附近大型脑膜瘤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结合脑膜瘤的大小分型,对临床治疗效果可能更有指导意义,术后对有神经功能损害者早期施行高压氧治疗,可有效提高和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6.
严重损害救治中液体的管理是其中的重要部分.笔者通过对2009年7月5日群体暴力事件中头面部严重打击伤患者非手术治疗的液体治疗的管理分析,寻找该类患者合适的治疗方案.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同时头面部受严重打击伤[1]但无开颅手术指征入住SICU的患者共17例,其中男15例,女2例;年龄16~46岁,平均33.7岁.所有患者伤后均出现意识丧失,伤后2h内入院.伴有不同程度头皮下血肿、头皮裂伤、面部多处创伤,其中合并颅骨骨折16例,脑挫伤12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眼眶骨折6例,颧骨骨折8例,下颌骨骨折8例,上肢骨折2例.经清创后无活动性出血,意识状况为朦胧与浅昏迷,GCS 6 ~ 10分.患者入院后24 h内复查头颅CT提示无开颅手术指征,但有脑肿胀.  相似文献   
77.
病案是患者诊疗、救治过程的原始资料。病案首页既是病案的窗口也是病案的精髓,它是整份病案当中内容最集中、最核心的部分。其所提供的100多个填写项目涵盖了病案的方方面面,是病案信息的引导。[第一段]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距骨骨折及距骨与周围关节脱位的处理方法。方法1998年2月~2005年10月收治32例距骨骨折脱位。其中男23例,女9例;年龄19~56岁。车祸伤13例,坠落伤10例,压砸伤7例,扭伤2例。其中开放性损伤7例,伴同侧肢体或踝部骨折、韧带损伤10例,脾破裂1例。距骨颈骨折按Hawkins分类:型5例,型12例,型7例,型2例,距骨体骨折4例,距骨头骨折2例。伤后2~26h进行治疗。手术切开复位者以2枚螺丝钉内固定,距骨体粉碎性骨折者行距下关节融合术。结果32例均获随访6个月~7年,术后疗效按Kenwright4级分类法评定,闭合性复位7例,优5例,良2例;切开复位内固定14例,优6例,良3例,可3例,差2例;开放性损伤7例,优1例,良2例,可2例,差2例;距下关节融合术4例,优1例,良2例,可1例。结论距骨骨折或脱位后及时取得良好复位,恢复正确解剖关系对稳定足部非常重要,合理处理能最大限度恢复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采用同侧比目鱼肌肌瓣逆行移位修复Pilon骨折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5月~2006年6月,采用同侧比目鱼肌肌瓣逆行移位修复14例软组织缺损患者。男11例,女3例;年龄20~50岁。软组织缺损范围7.0cm×3.5cm~10.0cm×6.0cm。9例为Pilon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5例为开放性Pilon骨折软组织缺损外固定术后。肌瓣切取范围为8.5cm×5.5cm~12.5cm×7.5cm。结果患者术后伤口均I期愈合,植皮均成活。2例肌瓣轻度感染,经换药后愈合;余肌瓣均成活。术后11例获随访3~26个月,平均15个月。植皮无破溃,外形无明显臃肿。踝关节活动范围背屈10-25^o,跖屈15-40^o,步态正常。结论逆行比目鱼肌肌瓣手术时不需显露血管蒂,解剖恒定,且比目鱼肌肌腹大,移位方便,旋转弧度可达180^o,且很少发生血管危象,促进创面愈合及骨痂生长,有利于降低伤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下腰痛患者腰椎曲线与体质指数(BMI)和腰臀比(WHR)的关系,讨论超重和肥胖致下腰痛的机理.方法 对82例患有下腰痛的中老年男性病人进行Roland功能障碍问卷(RDQ);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臀围,并计算BMI和WHR;立位摄腰椎X线侧位片,测量腰椎曲线指数(LCI)、腰椎前凸度(Cobb角)和骶骨倾斜角(SSA),对所测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超重组、肥胖组及向心性肥胖组的LCI、Cobb角、SSA和RDQ明显高于正常组.在BMI相同而WHR不同时,WHR超常组的LCI、Cobb角、SSA和RDQ高于WHR正常组.在WHR相同而BMI不同时,超重组和肥胖组的LCI、Cobb角、SSA和RDQ无明显差别.结论 体质指数和腰臀比超常均使腰椎曲度和骶骨倾斜度加大、Roland功能障碍问卷评分增高,腰臀比对其影响明显高于体质指数对其的影响,超重和肥胖,特别是向心性肥胖可致下腰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