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9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5篇
  2018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651”丸系我院己故名老中医董晓初于65年由炙甘草汤化裁而来,有滋阴复脉的功效.以后历经改进,对治疗冠心病有较明显效果.在350例总结中,显效130例(占37.1%),改善196例(占56%),总有效率为93.1%,无效24例(占6.9%).有心电图对照者193例,治疗前均为不正常心电图,治疗后显效33例(占17%),改善58例(占30%),总有效率为47%.  相似文献   
22.
重视胎教     
生一个智商高身体健壮的孩子,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喜事,更重要的是,它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强弱的大事。孩子的智商高低、身体强弱,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胎教是一个重要因素。 胎教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早在公元前11世纪,西周周文王的母亲太任孕后“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故文王生而明圣。”这不一定都是太任胎教的功劳,  相似文献   
23.
心脏骤停在临床上颇不少见,人们对发生在家中或路途中等地方的心脏骤停病人往往束手无策,人们大多求救于120或110等机构,等这些人到达现场,早已失去了抢救机会。由于来不及抢救,会导致约70%~80%的人死亡。一般认为,心脏骤停在4分钟内能得到正确抢救者多能获救,超过12分钟几乎无一存活。据统计,获抢救时间在3分钟之内者,有3/4的获救机会;在5分钟时之内者为1/4;10分钟之内者为1/100;12分钟时,仅有1/1000的人可获救。由以上统计看,心脏骤停的及时抢救时间非常关键,因为大多数心脏骤停发生在医院外,所以学会一种并不困难的抢救方法,万一遇到心…  相似文献   
24.
本实验采用自然衰老动物模型,观察连续喂饲“益肾健脾,涤痰散结”中药复方(预防剂量)13个月后大鼠的一般情况,心血管系统形态学指标及血浆中TXB_2和6-Keto-PGF_(1α)的含量。结果表明:“益肾健脾,涤痰散结”法可抑制自然衰老过程中大鼠的主动脉内膜的随龄增厚,延缓中膜SMC的减少,提高血浆PGI_2,降低TXA_2的水平。说明该法具有明显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进而延缓机体衰老过程。  相似文献   
25.
滋潜利复方降压片治疗高血压病56例临床疗效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的研究工作表明,从中药钩藤中提取的钩藤总碱(以下简称总碱)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及高血压病患者有较好的降压效果。据临床观察,总碱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某些肝阳上亢症状疗效较好,而对某些阴虚症象则疗效较差,为进一步提高总碱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根据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原则,参考有关  相似文献   
26.
降脂软脉片防治冠心病265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27.
在6708健康人中,有白苔4945例(73.72%)、黄苔1609例(23.98%)、黑苔59例(0.88%)、剥脱苔89例(1.33%)、全剥无苔者6例(0.09%)。在白苔中,以薄白苔检出的最多,有3595例,占健康人中的53.59%,下面依次为薄白腻苔1202例(17.92%)、厚白腻苔91例(1.36%)、薄白燥苔44例(0.66%)、厚白燥苔6例(0.09%)、白滑苔7例(0.10%)。  相似文献   
28.
指出中医现代化研究,除应该有中医特色思路外,更应该有中医特色的研究方法。阐述中医继承与发扬的关系为:继承是发扬的基础,发扬是继承的目的;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应在限制脂肪与糖类进量的同时调理肝脾等脏腑代谢以求降脂;研究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原因时应该强调内因,要顾护正气。  相似文献   
29.
阮士怡教授是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著名专家,在近60年的行医生涯中,将中西医学融会贯通,取其所长,形成一套独特的诊疗冠心病的经验,创造性的提出了"益肾健脾,涤痰散结"的方法,并将其拓展到老年病研究中。  相似文献   
30.
风湿性心瓣膜病心衰后多依靠洋地黄制剂控制,但于晚期效果常不明显。我院心血管组,自1975年对此类病人加用中医温补心肾、回阳生脉及活血化瘀,标本兼顾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