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7篇
肿瘤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41.
42.
目的:介绍应用外固定支架固定四肢骨良性肿瘤并发的病理性骨折;方法:应用外固定支架I期固定骨折、并清除病灶,自体髂骨植骨;结果:骨折愈合时间2-4个月,患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应用外固定支架固定四肢骨良性肿瘤并发的骨折,便于早期清除病灶和植骨,缩短愈合时间,并能提早功能锻炼,有利于康复。  相似文献   
43.
44.
随着治理污水力度不断加大,日本濑户内海2011年每升海水中氮元素的含量下降到0.14毫克,不到1983年时0.34毫克的一半。海水透明度得到大幅提升,连靠近日本三大工业地带之一阪神工业地带的大阪湾,海水透明度也从3米增加到了6米。水中的氮、磷等浮游植物生长所需营养物质大幅度减少,不少人怀疑,这是导致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鱼类和贝类减少的主因。  相似文献   
45.
美国研究人员近日在正于多伦多举行的第16届世界艾滋病大会上报告说,他们发现在艾滋病病毒攻击人体免疫细胞T细胞时,人体的另一种免疫细胞B细胞扮演了艾滋病病毒“帮凶”的角色。进行此项研究的美国匹兹堡大学传染病学教授里纳尔多说:“B细胞在艾滋病病毒作恶的过程中发挥了过去不为人知的作用,这一发现有助于研究对付艾滋病的新疗法。”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T细胞,会先在T细胞表面“安营扎寨”,然后混入并控制T细胞。艾滋病病毒进入T细胞时依靠两种分子通道,一种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大肠癌细胞增殖的病理意义与预后相关性。方法:大肠癌手术切除标本88例,均作常规病理检查及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观察在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中癌细胞PCNA表达的差异与意义,并作预后相关性的分析。结果:PCNA可表达于正常肠粘膜基底层细胞核中呈极性分布,在癌细胞中广泛表达,并呈异质性分布,其表达强度显著高于正常肠粘膜(P<0.05)。大肠癌中PCNA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Duck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均有显著相关(P<0.05)。癌中PCNA强阳性表达的患者其5年生存期显著低于弱表达组(P<0.05)。结论:在大肠癌常规病理诊断中联合PCNA检测,对疾病的进展与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7.
48.
胃癌NET-1、Ki-67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NET-1和Ki-67表达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分别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86例胃癌组织中NET-1和Ki-67的表达,对两指标均阳性病例行免疫组化双标双染方法,原位检测两指标的表达特点和比邻关系.所有病例随访60月以上.结果 胃癌组织中 NET-1和Ki-67高表达分别为56.98%和74.42%,两指标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1).两指标高表达分别与癌分化呈负相关(均P<0.01);与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均P<0.05);与患者生存率呈负相关(均P<0.05),其3年、5年生存率均低于相应的低表达组或阴性组(P<0.05,P<0.01);NET-1表达还与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1).结论NET-1、Ki-67基因蛋白高表达反映胃癌细胞群体增殖活性,上调癌进展,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微创可扩张通道下腰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的优势。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48例具有腰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适应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8例患者采用单位组随机排列法随机分成可扩张通道下腰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组(通道组)和后路开放腰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组(传统组,包括后路椎间融合、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等),其中通道组26例,男20例,女6例;年龄43~74岁,平均(56.6±5.1)岁;病程4~22个月,平均(6.7±1.8)个月;合并糖尿病1例,高血压病6例,心律不齐2例。传统组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43~73岁,平均(55.9±4.6)岁;病程4~26个月,平均(6.2±2.1)个月;合并糖尿病2例,高血压病5例,心律不齐1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6个月的VAS评分、ODI评分及骨融合例数和切口相关并发症。结果:48例患者均获得6个月以上的随访。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术后3、6个月两组比较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ODI评分通道组低于传统组(P0.01)。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在通道组分别为(167.3±30.2)min、(407.3±149.4)ml、(12.3±2.4)d,在传统手术组分别是(197.5±48.7)min、(786.8±147.8)ml、(16.5±3.8)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椎体融合率和融合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切口相关并发症通道组4例,较传统组的7例明显减少(P0.01)。结论:微创可扩张通道下腰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较传统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功能恢复好,对椎体融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0.
英美科学家通过联合研究发现,绿茶所含的一种成分能阻止艾滋病病毒附着到免疫细胞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