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51.
正2014年6月~2015年3月,我们将骨蜡封闭技术应用于外固定支架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113例患者,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13例,男78例,女35例,年龄19~67岁。胫骨开放骨折65例,股骨开放骨折21例,足挤压伤12例,复杂膝关节损伤7例,腕关节损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机器人辅助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2021年因股骨颈骨折就诊于甘肃省人民医院并行空心螺钉的39例患者,其中传统方法组22例,机器人辅助组1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导针放置次数、一次性置钉成功率、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螺钉间的平行度以及Harris关节评分。结果 机器人辅助组和传统方法组的操作时间分别为56.80±20.68min和72.73±25.10min,导针放置次数分别为3.06±0.24次和4.45±1.18次,术中透视次数分别为14.12±1.87次和21.32±4.08次,前后位螺钉的平行度分别为1.68°±0.44°和2.38°±0.43°,侧位螺钉的平行度分别为1.88°±0.51°和2.34°±0.37°,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5.00±5.30ml和23.64±8.75ml,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机器人辅助组和传统方法组的Harris评分分别为87.12±2.71分和85.91±4.1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和传统方法的手术比较,机器人辅助下空心螺钉内固定可以降低术中出血量、提高手术的精度并且可以降低术中因X线而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针治疗儿童尺桡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弹性随内针治疗48例尺桡骨骨折患儿,术后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2~18个月。术后1个月可见骨痂形成。3例出现皮肤激惹症状,拔针后消失。无延迟愈合、切口感染及医源性神经损伤。术后6个月采用Grace-Enversman前臂骨折评定标准评价疗效:优42例,良4例,中2例,优良率96%。结论采用弹性髓内针治疗儿童尺桡骨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是治疗儿童尺桡骨骨折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4.
脊髓纵裂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因胚胎发育过程中神经管闭合不全所引起的脊髓先天性畸形.脊髓被椎管内骨性间隔或纤维性间隔分为两半,并产生一系列脊髓功能障碍,多伴背部皮肤异常、脊柱畸形、脊髓脊膜膨出、脊髓栓系等表现.本病于1837年由Ollivie首次发现并命名,其发病率占先天性脊髓畸形的4%~9%.1992年Pang等[1]建议用脊髓纵裂代表整个双脊髓畸形的范畴.近年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给临床诊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现将脊髓纵裂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经股骨、胫骨和腓骨外翻截骨治疗婴幼儿型Blount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例婴幼儿型Blount病患儿行股骨、胫骨和腓骨外翻截骨,术后予以髋人字石膏固定6周。结果 7例均得到随访,时间3~16年。6例无任何膝关节疼痛不适;1例双侧胫骨内翻患儿长时间站立、行走后,左膝关节有疼痛,再次行左胫骨近端外翻截骨后畸形得到矫正,疼痛消失。结论经股骨、胫骨和腓骨外翻截骨治疗婴幼儿型Blount病,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骨内脂肪瘤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1986年6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骨脂肪瘤患者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24~76岁,其中13例年龄为40~50岁。因疼痛、肿胀就诊15例,体检偶然发现3例,另1例为骨囊肿刮除术后4年发生骨缺损脂肪瘤替代。X线片表现为边界清楚的溶骨性破坏,CT或MRI显示脂肪当量的病损,能术前确诊。其中16例采用手术治疗,3例采用保守治疗。结果:1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42个月,平均15个月。手术治疗的16例患者无临床或放射学信号复发,3例保守观察的患者病变无扩大。结论:对确诊而无临床症状的骨内脂肪瘤应采取保守观察,有明确症状的患者应积极手术病灶刮除植骨。  相似文献   
57.
迷走甲状腺是一种少见的甲状腺先天畸形,迷走性颈部结节性甲状腺更属罕见。我院治疗一例报告如下。病例报告:患者女性,30岁,农民,住院号63824。十年前发现颈部包块,近一年来稍感气短。甲状腺吸~(131)I率测定正常。体检:发育正常。颈前双侧甲状腺弥漫肿大,约9×6厘米,有结节感。右叶偏下触及一4×3×2厘米大小的结节,质中等,可随吞咽而上下移动,其上方有  相似文献   
58.
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条件。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医院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医院的制度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是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行风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的有力手段,必须强化医院文化工  相似文献   
59.
60.
目的研究老年Schatzker Ⅱ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开始抗骨质疏松治疗的时机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关系。 方法前瞻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单侧胫骨平台Schatzker Ⅱ型骨折的老年患者。按照开始口服阿仑膦酸钠抗骨质疏松的时机,分为术后1周内、术后3个月后2组,比较2组患者在停用阿仑膦酸钠3个月后的膝创伤与关节炎评分(KOOS)。 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33例,术后1周内、术后3个月后开始口服阿仑膦酸钠的分别为19例、14例患者。2组患者停用阿仑膦酸钠3个月后,测得KOOS总分的中位值分别为87(82,89)分、63(56,66)分,Mann-Whitney U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老年Schatzker Ⅱ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术后1周内开始口服阿仑膦酸钠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于术后3个月后开始口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