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失调不孕症101例,结果排卵率为85%,受孕率为78.2%,与西药组比较单纯用西药排卵率(80.0%)无显著差异(P〉0.05),受孕率(46.0)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2.
本文研究表明,利用MAP-2和中医辨证,可预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下简称妊高征)的发生,MAP-2单项预测,其可靠率为50%左右,如MAP-2与中医辨证二者结合预测,其可靠率为70%以上。辨证认为孕中期的平均动脉压和妊高征的发病与肝肾阴虚关系密切,这可为探索预防妊高征的发生提供信息资料。  相似文献   
23.
双胎输血综合征,双子宫双胎及联体双胎等是双胎妊娠时的特殊情况,孕妇并发症多,胎儿死亡率亦高,但如能及时诊断,正确处理,可以保护母体,提高围产儿存活率。介绍了其发病机理并强调指出,双胎输血综合征仅发生于单卵双胎,根据胎盘绒毛膜血管短路的大小及形态,其临床症状及预后亦不同,迅速纠正新生儿的贫血及多血是治疗的关键。本文另一则病案为双子宫双胎,虽较少见,但其并发症则较多,妇科检查时如发现有阴道纵膈,应及时进一步作有关检查。最后一则病例为联体双胎,此为罕见的畸形,如能在产前明确诊断,则可进行适当处理。  相似文献   
24.
补肾育宫冲剂治疗子宫发育不良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补肾育宫冲剂治疗子宫发育不良性不孕症的作用机理。方法:(1)以子宫发育不良和发育正常的育龄妇女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于卵泡期测血清性激素和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ER、PR)含量,并作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2)用大鼠作动物实验,设对照组及补肾育宫冲剂3个剂量组,于服药前后测血清雌二醇(E2),对服药后大鼠的垂体、卵巢、子宫作病理检验并测ER、PR含量。对切除卵巢的幼龄大鼠作本冲剂的雌激素活怀  相似文献   
25.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预测和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6.
子宫腹壁瘘是子宫与腹壁伤口感染未能及时控制而遗留的一种并发症,虽不多见,但处理不当,往往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严重者需子宫切除才能解决。近几年来我们收治3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使瘘管消失,伤口愈合。病例:产妇宋××,27岁,住院号176892.2胎1产。1975年7月14日因产时感染、胎儿窘迫作腹膜外剖腹产。手术尚顺利,术后体温持续在38℃上下,经用青、氯、庆大等抗菌素治疗,但仍无效。第7天拆线时伤口出血裂开,即作扩创,见腹壁伤口裂开处有较多陈旧血块,子宫前壁水肿,且有坏死组织  相似文献   
27.
我院于1981年7~10月采用南京生物化学制药厂生产的前列腺素E(为PGE_1、PGE_2的混合物,PGE_2占60%以上)用于晚期妊娠引产60例,并与同期催产素引产60例作疗效对比分析,前者成功率达94%,后者为79%。现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一、引产对象前列腺素(下称PGE)组:过期妊娠21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9例、胎膜早破16例,其他14例。其中9例催产素引产失败而改用PGE。催产素(下称P)组:过期妊娠27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6例,胎膜早破22例,其他5例。两组引  相似文献   
28.
养血熄风法治疗妊娠高血压症及其血液流变性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养血熄风法治疗妊娠高血压症(以下简称妊高症)可使暂愈,或使重度和中度向轻度转化,其转化率极为显著(P<0.005);其降压均值比治疗前下降1.33kPa(10mmHg)以上,P<0.01;蛋白尿有不同程度下降,总有效率为58.1%;浮肿消退总有效率为91%;对降低高血压的遗留率与同期西药组对照,本法亦有一定的作用;本组患者均未发生子痫。48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六项指标测定表明,本法可起双向调节作用,其逆向转变率为8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