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90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中国贫困地区新生儿死亡率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在宏观水平分析影响新生儿死亡率的因素,以便制定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措施。方法:采用在吉林、新疆、湖南、贵州、海南114个县调查的1997年的全部新生儿死亡的县级加和资料以及相应的县级人口、经济、卫生资源等方面资料,运用通径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调查地区新生儿死亡率为39.76%,直接影响新生儿死亡率的因素是住院分娩率,间接影响新生儿死亡率的因素是每千人口床位数,人均收入,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而前检查率,无村医的村的比例,以及人口密度这三个因素对新生儿死亡率既有直接作用又有间接作用。结论:大力提倡住院分娩,产前检查,加强三级保健网网底的建设,加强并调整村医的职能,加强围产保健管理,对少数民族和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给予更多的关注是降低贫困地区新生儿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2.
目的 分析个体及社区因素对孕产妇死亡的影响,从而制定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措施。方法 采用在吉林、新疆、湖南、贵州、海南五省114个县调查的1997年的全部孕产妇死亡的县级加和资料以及相应的县组人口、经济、卫生资源等方面资料,应用多水平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偏远和少数民族地区孕产妇死亡的因素。结果 调查地区孕产妇死亡率很高,平均为159.3/10万。影响孕产妇死亡率的主要  相似文献   
93.
目的了解小儿母亲对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的情况及影响因素,以及母乳喂养知识对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北京、长春、呼和浩特、洛阳、西安、昆明、厦门7个城市,于2000年8~10月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横断面调查,对1123名有4~12个月婴儿的母亲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和母乳喂养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母乳知识水平不同的组其母乳喂养率不同,母乳喂养知识对出院时母乳喂养率有明显影响;7市母乳知识平均分为8.15±1.42分;婴儿母亲中2/3的人了解70%以上的母乳喂养知识.影响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的因素有学历,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类型,健康教育(孕期、分娩后病房中、出院后),分娩医院是否为爱婴医院等.结论母乳喂养知识影响母乳喂养行为,为达到提高母乳喂养率的目的,应加强母乳喂养知识的健康教育,特别是在孕期、分娩后病房中、出院后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94.
产后抑郁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采用干预研究的方法,将在北医大第一医院做产前检查的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孕妇进行孕产期身心保健知识的宣教,讲授孕产妇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原因、后果和处理情绪问题的技巧,并对高危妊娠者进行个别咨询和指导。结果显示,干预组和对照组产后抑郁的发病率分别为7.1%和10.1%。干预组产后抑郁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尽管两组产后负性生活事件均明显增多,干预组分娩前后抑郁分数无明显差异,对照组则差异显著。进而提出了减少产后抑郁的途径。  相似文献   
95.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ESBL)肺炎克雷白杆菌、大肠埃希氏杆菌、阴沟肠杆菌的发生率、耐药性及耐药特点 ,指导用药。方法 :应用双纸片协同试验法对从临床感染标本中分离出的 2 1 5株革兰氏阴性菌作 ESBL的检测 ,比较亚胺培南等 1 4种抗生素对产 ESBL耐药菌体外抗菌作用。结果 :产 ESBL耐药菌占全部分离菌的 3 4.4% ,其中 ,大肠埃希氏杆菌占 47.3 % ,肺炎克雷白杆菌占 2 8.4% ,阴沟肠杆菌占 2 4.3 %。各类细菌中产 ESBL所占的比例分别是 ,大肠埃希氏杆菌为 3 1 .8% (3 5 /1 1 0 ) ,肺炎克雷白杆菌为 3 9.6% (2 1 /5 3 ) ,阴沟肠杆菌为 3 4.6% (1 8/5 2 )。在产 ESBL菌中 ,有 3株大肠埃希氏杆菌及 2株肺炎克雷白杆菌均同时对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敏感。亚胺培南对产 ESBL耐药菌均表现出最强的抗菌作用 ;头孢西丁对产 ESBL肺炎克雷白杆菌及大肠埃希氏杆菌呈现出较好的抗菌作用。产 ESBL耐药阴沟肠杆菌对头孢西丁全部耐药 ;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及磺胺类药物对产 ESBL肺炎克雷白杆菌、大肠埃希氏杆菌、阴沟肠杆菌有较高的交叉耐药性。结论 :对产 ESBL耐药菌感染不容忽视 ,对此类感染的治疗亚胺培南可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96.
产科床位利用情况分析郭素芳赵更力渠川琰王彦武雅俐李梅舒黄秋莎胡佑华我们对浙江省金华市、陕西省宝鸡市、江西省九江市的产科床位的利用情况以及社会对产科服务利用情况的态度及建议进行了调查,从而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  相似文献   
97.
98.
人工流产妇女中家庭暴力现况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了解我国北方部分城市人工流产妇女中家庭暴力的发生率、暴力类型和暴力的严重程度。方法 于2001年11月~2002年1月在天津、辽宁、河南及陕西的部分城市对1215名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妇女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1215名人流妇女中有274名妇女报告曾遭受亲密伴侣(配偶/性伴侣)的家庭暴力,其发生率为22.6%;其中性暴力发生率为18.1%,躯体暴力发生率为7.8%,心理暴力发生率为3.0%。既往和本次妊娠期间家庭暴力的发生率分别为21.7%和7.0%。在受虐妇女中。46名妇女(16.8%)经常遭受暴力,偶尔和有时遭受暴力的妇女比例几乎相同(40.5%和42.7%)。大多数受虐妇女(77.0%)只遭受了1种类型的暴力,但有4.4%的受虐妇女曾遭受了心理、性和躯体3种类型的暴力。单纯的性暴力是人流妇女中最常见的暴力形式。其次为单纯的躯体暴力。结论 我国北方部分城市人流妇女中家庭暴力发生率较高。提示在人流妇女中进行家庭暴力的干预和提高医务人员对家庭暴力的认识和识别能力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9.
60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60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用VITEK-32型微牛物鉴定系统GNI+卡对60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进行鉴定,并用K-B法进行20种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数据处理应用WHONET5.3软件分析.结果 60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在临床标本中分布以痰液为主占63.3%.感染主要发牛呼吸科、ICU、老干部科等;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亚胺培南、氨基糖苷类及大部分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呈现高度耐约;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最低,为16.7%;其次为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分别为18.3%、20.0%、21.7%、25.0%、30.0%.结论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耐药状况十分严重,而且各地区耐药情况差异很大,应建立本地菌株的药谱,并尽早根据药敏情况选择用药.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了解呼和浩特地区艰难梭菌腹泻患者临床分离株的毒素特征及艰难梭菌药物敏感性,为艰难梭菌治疗和防控提供参考数据。 方法 收集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间本院疑似艰难梭菌感染的252例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同一样本分别检测:粪便艰难梭菌培养和鉴定、VIDAS酶联荧光法粪便直接检测艰难梭菌毒素A/B(CDAB)和艰难梭菌谷氨酸脱氢酶(GDH)。培养获得的艰难梭菌进行PCR扩增毒素基因和二元毒素基因(tcdA、tcdB、cdtA、cdtB),以明确是否为产毒菌株;琼脂稀释法测定艰难梭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艰难梭菌毒素A/B(CDAB)阳性7例,灰区5例;谷氨酸脱氢酶(GDH)阳性39例;培养出艰难梭菌37株;PCR扩增毒素基因检测30株为产毒株,毒素基因tcdA(-)/tcdB(+)型3株,tcdA(+)/tcdB(+)型27株,二元毒素基因检测均为阴性;克林霉素、头孢西丁耐药率较高,分别为100%和97.3%,莫西沙星耐药率54.1%。万古霉素、甲硝唑无耐药株检出。结论 GDH法具有较好的灵敏性,可作为艰难梭菌感染的筛查;CDAB检测特异性较高,但敏感性较低;毒素基因检测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tcdA(+)/tcdB(+)型艰难梭菌为我院主要流行株;96.7%的临床感染患者为I级;克林霉素、莫西沙星耐药率较高,需限制使用;全部菌株对甲硝唑、万古霉素敏感,可以经验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