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35篇
  免费   1640篇
  国内免费   1091篇
耳鼻咽喉   174篇
儿科学   144篇
妇产科学   146篇
基础医学   1284篇
口腔科学   598篇
临床医学   4145篇
内科学   2183篇
皮肤病学   224篇
神经病学   612篇
特种医学   10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984篇
综合类   8077篇
预防医学   3443篇
眼科学   306篇
药学   3308篇
  48篇
中国医学   3703篇
肿瘤学   861篇
  2024年   183篇
  2023年   680篇
  2022年   642篇
  2021年   607篇
  2020年   661篇
  2019年   749篇
  2018年   764篇
  2017年   500篇
  2016年   651篇
  2015年   704篇
  2014年   1460篇
  2013年   1446篇
  2012年   1554篇
  2011年   1739篇
  2010年   1602篇
  2009年   1511篇
  2008年   1541篇
  2007年   1493篇
  2006年   1342篇
  2005年   1304篇
  2004年   1212篇
  2003年   1152篇
  2002年   1101篇
  2001年   1040篇
  2000年   820篇
  1999年   682篇
  1998年   616篇
  1997年   565篇
  1996年   569篇
  1995年   511篇
  1994年   464篇
  1993年   344篇
  1992年   287篇
  1991年   232篇
  1990年   205篇
  1989年   173篇
  1988年   164篇
  1987年   143篇
  1986年   144篇
  1985年   132篇
  1984年   94篇
  1983年   97篇
  1982年   93篇
  1981年   80篇
  1980年   62篇
  1979年   36篇
  1978年   11篇
  1965年   13篇
  1964年   12篇
  195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苍耳子功效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数据库( TCMSP)收集苍耳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并筛选候选化合物,寻找其对应的靶点。通过 UniProt数据库提取作用靶点的基因名称,在 DAVID数据库获得与靶点相关的信号通路并进行富集筛选,采用 Cytoscape 3.7.0建立、网络图并通过 Omicshare 3.0对富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评价国内上市不同厂家生产的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的质量状况。方法 按照国家评价抽验计划要求,采用法定检验方法结合探索性研究进行样品检验,统计分析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的整体质量水平。结果 按法定标准检验抽验209批次样品,不合格1批次,不合格项目为溶液的澄清度。本次评价共涉及10个局颁标准及3个进口注册标准,其方法及限度不统一,部分标准存在碳酸钠含量、纯度等安全性及有效性项目缺失的问题。建立了新的有关物质检查法,并采用LC/MS等方法对杂质的来源进行了归属,对部分杂质结构进行了推断。结论 国内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总体质量较好,但存在溶液的澄清度及原料残留溶剂不合格的情况,值得关注;现行标准有待统一和提高。  相似文献   
993.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疾病严重损伤人的身心健康,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巨大的疾病负担,且患病人数逐年呈增长趋势。由于CNS疾病的复杂性、多因素性及多基因调控性,导致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市场上也严重缺乏针对该类疾病的有效药物。因此,探索CNS疾病的病理机制对药物的开发十分重要,急需一种模式生物来构建CNS疾病模型。斑马鱼(Danio rerio)作为一种重要的模式生物,不仅具有与人类高度保守的大脑组织区域,且具有丰富的社会学行为,成为研究CNS疾病和药物研发的重要工具。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斑马鱼在CNS疾病研究中的相关研究进展,同时也介绍了一些小分子化合物在斑马鱼疾病模型中的研究应用,为今后CNS疾病的研究和相关药物的研发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4.
995.
目的研究发病24h内的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AHCH)患者发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3年3月广东省中医院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AHCH患者256例的病例资料。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既往病史、个人史、临床特点、CT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指标、活血化瘀类中药使用情况。根据血肿扩大与否分为血肿扩大组与非血肿扩大组。首先对各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将经过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血肿扩大结果作为因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独立相关因素。将各危险因素和血肿扩大作为自变量,3个月随访时以m RS(modified Rankin Scale)量表作为因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期血肿扩大是否影响患者3个月的预后。m RS 0~2级为恢复良好,3~6级为严重致残或死亡。检验水准取α=0.05。结果 256例患者中,有43例发生了血肿扩大,血肿扩大发生率为16.8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入院GCS评分、入院NIHSS评分、病程、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是导致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而多因素分析则显示,仅男性、病程是导致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肿扩大是影响患者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时血肿体积、病程、NIHSS评分也是影响患者3个月随访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男性、发病到入院时间较短(2h内)的患者应警惕血肿扩大的风险,而出血量大、血肿再次扩大、高NIHSS评分、发病时间短则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对NASA空间站病症目录进行分析,为我国空间站医学保障设计和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对NASA空间探索任务病症清单(space medicine exploration medical condition list,SMEMCL)中的空间站病症进行应对优先情况汇总,并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分类及分级处理。结果按照应对优先等级划分,必须处理和酌情处理的病症占绝大多数(82.76%),属于不专项应对病症仅占很少部分。在对病症进行分类及分级后,可见分类中以临床病症占比例最大(82.72%);按照NASA病症分级标准(严重程度分级),属于轻中程度的病症最多(91.36%),极少部分属于严重病症。结论 NASA空间站病症目录详实全面,必须处理和酌情处理的轻中程度临床病症居多;在进行空间站航天员医学保障的设计和相关医学资源的配置时应重点考虑这部分病症,对其余病症适当兼顾。  相似文献   
997.
目的:为研究提供重复性好、损伤程度稳定的颅脑损伤( TBI)模型制备方法。方法选取65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A组,没有处理)、模型1组(B组:打击速度3m/s,深度3mm)、模型2组(C组:打击速度4m/s,深度3mm)、模型3组(D组:打击速度5m/s,深度3mm)和假手术组(E组,只开颅,不进行打击),使用电子颅脑损伤仪( eCCI,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设计)选定不同打击参数制备不同损伤程度的TBI模型,通过检测脑皮层中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变化评测模型制备效果。结果空白组和假手术组大鼠损伤脑组织大脑皮质神经元胞浆中NGF、BDNF均有弱阳性反应。模型各组损伤后脑组织损伤区大脑皮质脑神经元胞浆中NGF、BDNF呈强阳性反应,表达明显增多,且随损伤打击速度的增加而增多,各组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利用eCCI仪器制备TBI模型大鼠能够通过打击速度、打击深度参数的设置而精确控制模型的损伤程度,具有易操作、打击强度可控制、重复性好的优点,能够根据研究需要制备理想损伤程度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分析某三甲医院73名护士离职原因及再就业情况,探讨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减少护士离职的对策。方法对73名护士采取电话访谈方式了解离职原因及再就业情况。结果护士离职的主要原因依次为护理工作紧张压力大(87.67%)、工作环境不满意(50.69%),科室人际关系紧张(41.10%)及考取外单位在编编制(38.36%)等6项原因。再就业包括继续从事护理专业(56.16%)、非护理专业(10.96%)、暂时休息(20.55%)等。结论应合理配置护士人力资源,缓解工作压力,实施更为人性化的管理,做好护士职业生涯规划等,以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降低离职率。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总结三维(3D)胸腔镜辅助下心脏外科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2013年10月至2014年7月50例3D胸腔镜辅助下心脏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房间隔缺损修补术5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三房心、无顶冠状窦综合征及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术各1例,二尖瓣置换术28例(含再次手术1例),三尖瓣置换术1例,二尖瓣成形术9例,左房黏液瘤切除术2例及左乳内动脉采集术+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采用Karl Storz 3D摄像系统、30°胸腔镜、高清3D显示屏及配套手术器械,股动静脉及经颈上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在3D图像引导下完成胸内操作.结果 全组无围术期死亡,其中因心包粘连中转正中开胸1例.平均手术时间(232.8 ±54.7)min,体外循环时间(128.0±42.5)min,主动脉阻断时间(74.7 ± 25.1) min.平均ICU停留时间(30.4±22.0)h,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13.7±11.9)h.平均胸腔引流时间(3.34±1.91)天,平均住院时间(6.52±3.06)天.术后并发症11例(22%),包括术后出血4例,切口感染1例,胸腔积液3例,臂丛神经损伤1例,顽固性呃逆1例,轻度瓣周漏1例.与同期20例2D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对比,3D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3D胸腔镜辅助下心脏外科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值得进一步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单孔腹腔镜(SILC)与传统腹腔镜两种术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取胆囊疾病患者54例随机分为SILC组(n=26)和三通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PLC)组(n=28).收集患者年龄、体质量、身高、体质量指数(BMI)、手术时间、疼痛分数、中途转换手术率、切口满意度评分等临床资料,并进行了12个月的随访.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质量、身高和BMI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LC组手术时间长于3PLC组[(56.9 ±15.8) min比(35.2±8.7) min,P<0.01].应用相同的麻醉药品后SILC组在术后第1天较3PLC组疼痛分数更高,总的疼痛分数两者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LC组患者术后伤口并发症发生率更高,但术后疝发生率相同.SILC组切口满意度评分分数更高[(11.7±0.8)分比(10.1±1.2)分,P<0.05].结论 SILC较3PLC治疗单纯胆道疾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