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40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课题主要运用科技史的研究方法,结合吸取了目前国内科技史、考古学、史学等学科的最新成果和资料,研究、计算、修定了中医学常用时间系统里的各种时间值约10余种以及这些时间系统产生的理论,这些理论的来源和中医学的关系。本研究修正了目前常用中医理论中常用时间值的误差,  相似文献   
82.
目的:长期以来,关于史前人类使用砭石进行保健康复治疗的资料极为匮乏,也未能结合出土资料进行研究。近期以来,在国内外已经有人开展了一些涉及古人使用砭石进行康复保健和外科手术的学术研究。结合这些研究分析结果,可以看到古人使用砭石类器具的技巧和能力,远超出以前学术界的认识。这对研究古人在使用简陋医疗器具进行医疗保健、临床康复的研究有很大启迪。资料来源:资料主要来自:①医学史资料:应用计算机检索1980-01/2004-01关于医学史方面相关文章,检索词“医学史”、“砭石”。②考古资料:计算机或手工检索《考古与文物》、《中国文物报》及相关资料,检索词为“砭石”、“外科手术”。③古代文献:手工查找或计算机查阅,检索词为:“砭石”、“石针”、“石镰”类。资料选择:选择有关古人使用砭石的古代文献记述7篇。现代提及砭石的研究书著12册,辞书一部,近期学术论文9篇。数据提炼:在7篇古代文献里的论述均符合研究内容,现代研究书著,应用3篇,有关研究论文及报道符合7篇,予以综述。资料综合:以前学术界认为史前砭石,只是古人用来进行简单的排脓清瘀的临床康复手术。通过近期的研究资料或报道综合可知,古人还可用砭石进行开颅、针刺、以及鼻、额、眼部复杂手术,并有不少康复的病例。结合模拟试验资  相似文献   
83.
目的优化鱼腥草挥发油-尼古丁水凝胶膏剂的基质配方。方法以酒石酸∶甘羟铝∶NP800、甘油∶丙二醇、糯米胶∶PVP K90、硅藻土用量及比例为影响因素,初黏性、持黏性、剥离强度、残留量、反复揭贴性的评分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基质配方。结果最佳配比为酒石酸∶甘羟铝∶NP800∶甘油∶丙二醇∶糯米胶∶PVP K90∶硅藻土为0.10∶0.04∶1.6∶7∶3∶0.6∶0.4∶0.5,初黏性、持黏性、剥离强度、残留量、反复揭贴性评分分别为4.2、3.6、4.8、4.4、3.8。结论鱼腥草挥发油-尼古丁水凝胶膏剂性能良好,易涂布,表面均匀,剥离无残留。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索电致孔条件下秦艽水提液体外透皮给药与体内透皮给药的最优电学参数并研究其相关性。 方法 采用双室扩散池,用电致孔导入仪产生多种电学参数条件,分别以离体和活体小鼠皮肤为透皮屏障进行秦艽药液电致孔条件下经皮渗透实验,以 HPLC 测定接收池中龙胆苦苷含量,确定最优的电学参数并考察其相关性。 结果 电致孔条件下秦艽水提液体外透皮给药的最优电学参数条件为脉冲电压 300 V 、脉冲时间 1.1 ms 、波形 SW 、脉冲频率 140 个 ·min-1 、脉冲数 300 个;体内透皮给药的最优电学参数条件为脉冲电压 300 V 、脉冲时间 1.2 ms 、波形 SW 、脉冲频率 140 个 ·min-1 、脉冲数 300 个,显示二者最优电学参数条件基本一致。 结论 电致孔条件下秦艽水提液体外透皮与体内透皮吸收之间相关性良好,故可利用体外实验研究药物的透皮规律,与此同时进行体内研究保证临床用药安全,为开发新型透皮给药系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5.
青风藤电离巴布剂电致孔透皮给药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将青风藤在电致孔电离巴布剂条件下透皮给药.用房室模型法初步分析考察电致孔巴布剂透皮给药的药动学特点.方法 制备青风藤电离巴布剂,以所含青藤碱为检测指标.采用双室扩散池、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采用AIC法判断药动学房室模型.结果 青风藤电离巴布剂在电致孔条件下透皮给药符合线性乳突型单室开放模型,其模型参数K=0.056,Ka=0.232,体内药物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方程为C=2.884×(e-0.056t-e-0.232t);单纯被动扩散的模型参数K=0.058,Ka=0.149,体内药物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方程为C=2.512 ×(e-0.058t-e-0.149t).结论 可以用一级吸收、一级消除的线性乳突型单室开放模型分析青风藤电离巴布剂电致孔技术透皮给药的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电致孔技术与被动扩散比较,能够提高透皮给药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