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充当参谋救火员 美国的祖父母们有很强的边界意识,知道自己的角色与孩子父母的不同,可以给一些参考性的意见,但不会包办代替,更不会强势介入,充其量当个参谋,或在背后默默支持. 在美国的祖父母看来,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包括养育小孩.如果有特殊情况,祖父母还是乐意助一臂之力的,但绝不是义务.我的婆婆乐于帮忙,但一般属于救急型,比如我和先生要出差,或者遇上纪念日要过二人世界等.另外,婆婆会以过来人的身份,偶尔也给我当参谋,给一些育儿建议.  相似文献   
22.
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 alveolar carcinoma,BAC)是一类少见的原发性肺部恶性肿瘤,占全部肺癌的2%~4%[1]。根据WHO 1999年的定义,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 alveola carcinoma,BAC)是腺癌中的一个亚型,具有沿肺泡结构鳞片状扩散的特点,而没有基质、血管、胸膜的侵犯,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计革囊胃子宫及腹腔转移超声回像特点。方法对此病例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胃镜检查及胃部病理证实革囊胃子宫病理、子宫转移癌(原发胃肠道)。结论老年女性患者既往患子宫肌瘤者,若子宫肿块中还能测及动脉频谱,应先除外恶变可能。  相似文献   
24.
目的细菌感染,尤其是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是引起多种气道急性炎症损伤的主要因素,但其在气道急性炎症中的损伤进程仍缺乏相关研究。方法本实验利用革兰阴性杆菌类致病的抗原物质脂多糖(LPS),经大鼠气管内滴注模拟气道急性炎症损伤,分析测试LPS滴注后2、4、6d主要炎症指标的变化(包括形态学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计数、炎性因子水平测定)。结果LPS刺激后,气道炎症细胞浸润显著,BALF细胞总数以及分类计数均明显增加,BALF中TNF-alpha、IL-1beta、IL-8含量明显升高,以上变化均在LPS刺激后第2天达到高峰。结论LPS诱导的急性气道炎症的早期损伤可能主要由TNF-alpha介导。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外周血Th1/Th2平衡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51例(包括湿重于热22例,热重于湿9例,湿热并重20例),另设健康志愿者10名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安速Hp血清快速检测法判定Hp感染率,液相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血清Th1型细胞因子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和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表达。结果脾胃湿热证组患者Hp感染率(41.18%,21/5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0.00%,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重于热、热重于湿和湿热并重各亚型组Hp感染率分别为45.45%(10/22)、22.22%(2/9)和45.00%(9/20),其中湿重于热、湿热并重亚型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证患者外周血IFN-γ、IL-12、IL-4及IL-10表达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脾胃湿热证IFN-γ和IL-12表达呈增高的趋势,而IL-4表达则呈下降的趋势。脾胃湿热证各亚型组比较,均呈现湿热并重组IFN-γ、IL-12、IL-4表达以及IFN-γ/IL-4、IL-12/IL-4比值较湿重于热组、热重于湿组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发生可能与Th1/Th2平衡改变相关,"湿"和"热"邪可能是介导Th1型细胞因子免疫反应的病理因素。  相似文献   
26.
气道高反应性是支气管哮喘具有特征性的病理生理改变之一。吸入磷酸组织胺和乙酰甲胆硷是临床常用的检测气道高反应的方法,但有诱导支气管痉挛和哮喘发作等潜在的危险性。为探索一种安全、有效、简便、可行的检测气道高反应的方法,我们对30例临床缓解期哮喘患与17例正常健康人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分析我院1例胸腹膜恶性间皮瘤并总结其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报告我院1例胸腹膜恶性间皮瘤的临床症状、胸水及腹水常规、生化、病理,并回顾文献对该病的相关报道。结果本例患者临床症状既无明显胸痛,也无腹痛与腹胀,而以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为表现。本病例从胸水及腹水中查见恶性间皮瘤细胞而得以确诊。  相似文献   
28.
目的调查肠造口病人的自我管理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自行设计肠造口病人自我管理调查问卷,对复诊的62例肠造口病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自我管理情况并分析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结果肠造口病人自我管理平均得分为(92.45±12.87)分。在造口护理管理、信息管理、症状管理、日常生活管理和心理管理5个维度中造口护理管理得分最高,为(30.16±3.62)分;心理管理得分最低,为(10.53±2.50)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肠造口病人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和造口接受程度。结论肠造口病人自我管理情况不容乐观,护理人员应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干预以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预防和控制造口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9.
30.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高,预后差,疾病进展迅速且隐匿性强,多数患者初诊时已为中晚期,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在免疫疗法兴起之前,放化疗、分子靶向药物为主要治疗方法。研究报道免疫检查点PD-1/PD-L1抑制剂或与其他方案联用,不仅能够促进机体正常免疫功能的恢复,还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本文总结了PD-1/PD-L1单药及联合抗血管生成剂、CTLA-4、分子靶向药物等其他新型方案在HCC治疗中可能的作用机制及研究现状,为HCC患者的临床免疫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