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探讨关节镜对膝关节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对35例膝关节滑膜炎患者进行关节镜检查明确诊断,进行镜下滑膜切除术,观察疗效。结果镜检结合滑膜病理,明确诊断病例为:1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8例慢性非特异性滑膜炎,4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3例关节结核,2例慢性化脓性关节炎。滑膜切除术后随访6—40个月,平均随访26个月。疗效优者20例(57.1%),良10例(28.6%)和差5例(14.3%)。结论关节镜检查及滑膜活检可明显提高滑膜炎的诊断率,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疗效较好,创伤小,并发症很少,是一种理想的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2.
三踝骨折合并胫距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三踝骨折合并胫距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要点。方法回顾分析64例三踝骨折合并胫距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和手术资料,随访6个月~10年,采用苟氏评定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优34例、良25例、可5例、差0例,优良率93.7%。结论①对三踝骨折合并胫距关节脱位应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②恢复踝穴和距骨的解剖关系,复位下胫腓联合分离极为重要。③外踝的解剖复位和稳妥固定是治疗的重点。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肱三头肌舌状瓣人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0月~2010年10月肱骨髁间骨折患者3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观察组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后根据Aitken和Rorabeck标准对肘关节功能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均均达到解剖复位或者接近解剖复位,均骨折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4.4±0.6个月;观察组优良率为88.2%,对照组优良率为69.2%,两组患者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临床效果显著,优于肱三头肌舌状瓣入路,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4.
目的评价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KOA患者按分期标准由轻到重随机分为Ⅰ~Ⅳ组,Ⅰ期41例,Ⅱ期49例,Ⅲ期42例,Ⅳ期28例。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每次750mg,每日2次,连续服用12周。采用自身对照实验方法,观察患者治疗12周及停药8周时的Lequesne指数得分变化,计算出治疗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12周时,Ⅰ期。Ⅳ期患者的显效率分别为63.42%、57.14%、23.81%、7.14%,总有效率分别为92.68%、91.84%、73.81%、46.43%;停药后8周时,Ⅰ期,Ⅳ期患者的显效率分别为29.27%、26.53%、11.91%、3.57%,总有效率分别为80.49%、75.51%、54.76%、35.71%,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呈明显下降趋势。Ⅰ期与Ⅱ期患者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Ⅰ期、Ⅱ期患者与Ⅲ期、Ⅳ期患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Ⅲ期与Ⅳ期患者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期患者在停药后8周时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比治疗12周时的低,二者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对Ⅰ期和Ⅱ期KOA患者的疗效满意,Ⅲ期患者的疗效一般,Ⅳ期患者的疗效较差。长时间停药后患者的疗效明显下降,可能需要继续服药以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25.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腰腿痛的最常见原因,现在 绝大多数骨科医生已认识到大多数腰腿痛合并坐骨神经痛是由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本病 多发于青壮年,尤以重体力劳动者好发。我科自1989年至2000年6月共收治本病患者392人, 其中手术治疗237人,均采用半椎板切除术、椎板间开窗术治疗。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性162例,女性75例,年龄31~62岁,随访时间为6个月~6年。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组共108例,其中男性77例,女性31例,年龄31~60岁,平均42岁 ,病程为1~4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