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31.
目的:观察自体-3000型血液回收机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用自体-3000型血液回收机对30例患者行术中回收式自身输血,并对患者术前、术后24 h、术后1周静脉血进行血常规及生化检验.对患者术后进行观察.结果:30例患者平均每例回收浓缩红细胞605 mL,均回输给患者本人.术后血常规、多项生化检查结果均达到正常水平.患者术后恢复顺利.结论:自体-3000型血液回收机能有效减少术中血液的丢失,减少输血的并发症,缓解血源紧张问题.  相似文献   
32.
目的调查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2008~2010年度住院患者疾病及费用构成情况,为后续析因分析主要住院疾病负担和有效干预提供更加详尽的基线数据。方法收集该院骨科2008—2010年住院患者病历,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对出院记录的第一诊断进行分类整理。结果2008—2010年该院骨科住院患者逐年增加,男性以中青年为主,女性以老年为主;3年内前5位系统疾病顺位未变,有6个单病种均保持位于前10位。患者人均费用平均增长8.97%;住院费用构成前三位保持不变,依次为材料费、药品费和治疗费;住院费用支付方式构成前三位依次为自费、社保和公费;支付方式构成中,社保支付呈明显上升趋势,自费支付总体以下降为主。结论①该院2008~2010年骨科住院患者人数呈逐年增高趋势,患者性别与年龄分布趋于稳定。②按ICD-10一级代码分类的疾病谱和单病种较稳定,首位疾病3年来均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而股骨转子间骨折上升趋势最明显。③人均住院费用呈逐年上涨趋势,材料费和检查费构成比增长明显,手术费、治疗费和床位费较低,未来应研究如何“多管齐下”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和使费用构成合理化。④住院费用支付方式构成中,自费构成逐渐下降,社保构成逐渐上升,说明国家社保医疗保障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骨肉瘤中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cl-2和整合素连接激酶(ILK)表达的生物学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2002~2009年辽宁省4家医院收治的30例骨肉瘤标本与15例正常骨中Bcl-2和ILK表达情况对照。结果骨肉瘤组与正常组相比,Bcl-2差异有显著性(P〈0.05)。骨肉瘤Ⅱ、Ⅲ级组与Ⅰ级组,骨肉瘤生存组与死亡组相比,Bcl-2差异无显著性(P〉0.05)。骨肉瘤中Bcl-2和ILK表达呈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细胞凋亡抑制和过度增殖协同作用导致骨肉瘤的发生。ILK可作为反映骨肉瘤分级和预后的指标。Bcl-2不能作为判断骨肉瘤分级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4.
曹伟  邓宁 《辽宁医学杂志》2011,25(4):189-190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将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36例纳入该研究,根据造影将其分为轻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并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3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 IL)、直接胆红素(DB IL)、间接胆红素(IB IL),分析血清胆红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TB IL、DB IL、IB IL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均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可作为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一个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和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进入我院生产的1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配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进行人性化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护理到出院为止,进行两组数据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产妇的精神状态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产妇,两组数据具有显著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于剖宫产产妇可以明显减少术后抑郁症的发生,并且护理满意度也有很大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6.
目的:从分泌抗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单克隆抗体(mAb)杂交瘤细胞株B2F3中克隆抗体可变区(V)基因,构建bFGF单链抗体(scFv),并进行可溶性表达。方法:从分泌bFGF mAb杂交瘤细胞株B2F3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扩增抗体重链可变区基因(VH)和轻链的可变区基因(VL);再通过重叠延伸拼接(SOE)PCR方法,在VH和VL基因之间引入linker(Gly4Ser)3,构建bFGF scFv。将测序正确的scFv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CANTAB 5E中,选择非抑制型菌株E.coli HB2151进行可溶性表达;经SDS—PAGE检测抗体表达水平,ELISA鉴定其抗原结合活性。结果:测序分析结果显示,VH基因序列全长375碱基对,编码125个氨基酸,VL基因序列全长399碱基对,编码133个氨基酸,二者均符合小鼠免疫球蛋白可变区基因特征,含有4个框架区(FR)、3个抗原互补决定区(CDR)及抗体特征性的2个半胱氨酸残基;构建的scFv全长789碱基对,编码263个氨基酸,连接结构为VH-linker-VL。SDS-PAGE分析表明scFv基因在大肠杆菌为可溶性表达,表达产物主要位于周质腔中,表达产物的Mr为27000,与理论预期值相符;间接ELISA检测结果显示原核表达的scFv具有与bFGF特异性结合的活性。结论:成功地克隆bFGF mAb可变区基因,并构建表达bFGF scFv,为下一步研究bFGF抗体人源化改造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前期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三组患者均给予二甲双胍治疗,但应用不同剂量.其中A组1日1000mg、B组1日1500mg、C组1日2000mg.比较三组治疗后血糖水平、血糖波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C组血糖水平及血糖波动控制情况均明显优于A组、B组,差异显著(P<0.05);与A组相比,C组血糖水平与血糖波动幅度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适量增加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前期患者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并保持相对稳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在连台白内障手术中麻醉护士实施术中麻醉监护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照组的白内障病人492例,术中无麻醉师、无麻醉护士,无MAC,手术由医师与巡回护士完成。实验组白内障手术病人492例,术中无麻醉师,有麻醉护士1人实施MAC。结果平均手术时间由40±5钟缩短到30±5分钟,术中高血压发生率从13.2%下降至4.7%,心律失常发生率从6.3%下降至1.6%。结论能提高手术工作效率,减少术中并发症,保证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39.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槐定碱的体内分析方法,并用于其药动学研究。方法以苦参碱为内标,血浆样品在1.0mol·L-1氢氧化钠碱性条件下加入1.0mL三氯甲烷液-液萃取,采用Synergi 4μHydro-RP 80A(150mm×4.6mm,4.0μm)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乙腈-磷酸盐缓冲溶液(0.01mol·L-1 KH2PO4,磷酸调pH 3.00)=5∶95,流速为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10nm,在此条件下测定。采用DAS 2.0软件进行药动学参数估算。结果槐定碱在0.25~25μg·mL-1内线性良好(r=0.999 7),提取回收率为76.6%~90.4%,日内、日间精密度符合要求。槐定碱主要药动学参数t1/2、AUC、Cmax分别为1.75±0.66h、10.80±2.69mg·h·L-1和5.56±0.78mg·L-1。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专属性强,可用于槐定碱药的代动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靶点双极电凝术微创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靶点双极电凝术微创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36例患者的疗效。结果随访3个月,优21例(58.3%),良9例(25.0%),可3例(8.3%),差3例(8.3%)。优良率83.3%。结论靶点双极电凝术微创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具有的优点是不需住院,费用低,创伤小,操作简单,不需昂贵的设备,疗效确切,便于各级医院广泛开展的一种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