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6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对归肺经4味中药黄酮成分簇的“印迹模板”特征进行研究,建立中药体外归肺经的研究方法。方法 以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药学》中只归肺经的苍耳子、鱼腥草、金荞麦、射干等13味中药为基础,确定鱼腥草、金荞麦、射干、桑白皮4味代表中药,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指纹图谱,并计算4味中药中所含各类成分的分子连接性指数,运用夹角余弦法计算其与平均分子连接性指数的相似性,以此建立构印定量关系,确定各成分归肺经次序。选择绿原酸、芦丁、槲皮苷、异槲皮苷、金丝桃苷、表儿茶素、野鸢尾苷共7种对照品验证模型的黄酮类成分整体的构印关系及其预测能力。结果 鱼腥草、金荞麦、射干和桑白皮共含有437种化学成分,其平均分子连接性指数相似度为0.995 6,4味中药共含黄酮类成分204个,平均分子连接性指数相似度为0.978 0,仅次于生物碱的0.985 1。7个对照品的保留时间(tR)与分子连接性指数相似度(S)呈良好构印关系(tR=831.4×S-790.3,r=0.861 4,P<0.01),适用于98.04%黄酮类成分簇的位次、相似度、相对相似度与tR的体外归经研究。据此可得第1位为桑黄酮D,分子连接性指数相似度为0.987 7,tR为30.88 min;第200位为绿原酸,分子连接性指数相似度为0.958 2,tR为6.36 min;按指纹图谱的总量统计矩法算得的4味中药的总量一阶矩为24.26 min,列位21,能表征整体的99.19%,7种对照品的药材峰面积总量一阶矩为20.00 min,列位46,能表征整体的98.68%。结论 黄酮类成分簇是研究归肺经的“印迹模板”特征的适宜探针,据此能建立起定量结构信息与tR关系的体外中药归经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鱼腥草及其制剂的药理与免疫毒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鱼腥草是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干燥地上部分,主要活性成分为挥发油和黄酮类化合物。近年来,鱼腥草注射液出现了严重的免疫毒性反应,被停止生产使用,对制药行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本文对鱼腥草的用药沿革、产地、栽培、有效成分和制剂方法对成分的影响、药理作用、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及免疫毒性研究进展等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探讨鱼腥草及其制剂的药理与毒理作用,为正确认识其免疫毒性机制、研究致敏成分和改进制剂工艺及鱼腥草注射剂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指纹图谱总量统计矩分析法参数的计算及积分条件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补阳还五汤HPLC指纹图谱为模型,来阐明指纹图谱总量统计矩分析法参数的计算及积分条件的确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大鼠血浆补阳还五汤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药动学研究。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条件为色谱柱:C18柱(4.6mm×250mm,5μm);检测波长:203nm;流动相:乙腈-水(35:65),流速:1mL·min-1;柱压:(15.17±0.4137)MPa;温度:45℃。药动学参数采用3P87软件处理。结果血浆样品中黄芪甲苷线性范围为2.4~12μg,r=0.9996,回收率为100.2%,RSD为1.100%。黄芪甲苷药动学参数:复方:t1/2α为1.392h;t1/2β为14.24h;K12为0.1624h-1;K21为0.3045h-1;K10为0.07958h<>sup-1;总苷:t1/2α为2.641h;t1/2β为37.12h;K12为0.1283h-1;K21.为0.1071h-1;K10为0.04574h-1。结论该法快速、简便,准确。补阳还五汤复方及总苷中黄芪甲苷药动学为二室模型。中药复方成分组合对药动学参数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大鼠血浆中补阳还五汤及总生物碱中川芎嗪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其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其条件为色谱柱:C18柱,4.6mm×250mm,5μm;检测波长:278nm;流动相:甲醇∶水(33∶67);流速:1ml/min;柱压:(20.7±0.4)MPa;温度:35℃。药代动力学参数采用3P87软件处理。结果血浆样品中川芎嗪线性范围为51.4 ̄308.4ng,r=0.9997,回收率为98.85%,sx为1.492%。川芎嗪药代动力学参数:复方:t1/2α为27.73min,t1/2β为8197min;k12为0.02067min-1,k21为0.003860min-1,k10为0.0005470min-1;总生物碱:t1/2α为27.72min,t1/2β为9043min;k12为0.02135min-1,k21为0.003117min-1,k10为0.0006120min-1。结论该法快速、简便,准确。补阳还五汤复方及总生物碱中川芎嗪药代动力学为二室模型。中药复方成分组合对药代动力学参数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药复方成分提取动力学数学模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建立中药复方成分提取动力学数学模型,并对补阳还五汤中黄芪甲苷的提取动力学参数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根据Fick定律、Noyes-whitney溶出理论和药材提取过程的实际情况,考虑到溶出成分的分解消除,建立包括代数式的微积分方程组的中药复方溶出动力学数学模型,求解得函数表达式,并对动力学参数求算进行分析。运用该模型研究了补阳还五汤中黄芪甲苷的动力学参数。结果:建立了包含3项e的指数形式的成分溶出浓度解析解及各参数分析方法。黄芪甲苷的动力学参数M,α,N,β,L,π,K,k1′,k2′,ρ1 ,ρ2,tmax,cmax,AUC,w0,P,D分别为0.061 27%,0.280 2 min-1,-1.027%,0.008 965 min-1,1.077%,0.002 665 min-1,3.451×10-3 min-1,3.188×10-3 min-1,0.375 9 min-1,1.420 min, 0.754 7 min,184.9 min,0.057 21 mg·mL-1 ,289.9 min,0.070 11%,46.24%,22.35%。结论:封闭可溶中药复方扩散体系的成分溶出符合线性动力学数学模型,各参数可根据溶出浓度表达式关系计算得到。  相似文献   
20.
生物遗传多态性规律揭示中药材质量稳定性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遗传学、遗传药理学、分子生物学原理,结合中医药学科属性与中药药效物质作用的本质,分析中药材质量稳定性规律应遵循生物多态性规律的科学内涵;同时根据中药现代化的要求,提出了中药材质控的现代化模式及其研究方法 .与西药相比,中药为自然界的产物,多由动植物组成,其有效成分为一个有机整体,在初生、次生代谢酶系,特别是CYP450酶系的作用下合成,进入人体内能被人体的代谢酶系代谢并与原植物代谢酶相似的人体内受体酶靶点产生诱导、抑制和不可逆等反应.按质量作用定律,人体必然向与中药药性相同的方向移动,达到中医学的反治互补的效应作用,体现"网通虹势"现象,中药与人体的作用本质是双重遗传药理学的作用.中药材质量稳定性规律研究首先应遵循中药材自身的生物多态性规律,其次应受人体遗传药理学个性化用药原理指导.中药及人体的遗传多态性是客观存在,不同地域的植株成分信息熵变频率的正态概率分布曲线的均值与方差不同,在满足各品种单次投药量的前提下,中药材的质量是稳定的,体现Hardy-Weinberg平衡时的群体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