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频率适应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和生理性起搏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观察植入频率适应式起搏器90例患者的日常活动,并观察运动试验时起搏频率和运动耐量。结果显示:41例起搏器依赖患者的运动持续时间和最大心输出量分别较非频率适应式起搏增加37%(347±63sVS247±53s,P<0.001)和52%(10.2±2.1L/minVS6.7±1.6L/min,P<0.05)。提示频率适应式起搏器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耐量。笔者体会术前应通过活动平板试验,评估患者心脏变时功能,以恰当掌握适应证;术后用动态心电图监测起搏频率及症状,以合理调整频率适应参数。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心率变异性与临床背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8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两周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旨在了解AMI后HRV与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1.HRV各项指标与年龄呈负相关,女性患者的HRV较男性低(P<0.05)。2.HRV与左室射血分数、心肌梗死部位及是否合并高血压无明显关系,但糖尿病患者时域指标中的St.georges指数较无糖尿病患者显著下降(P<0.01)。3.心室晚电位阳性者的HRV时域指标SD、St.georges指数较阴性者显著下降(P<0.05)。结论:年龄、性别、晚电位及糖尿病对HRV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2003年10月~2005年1月23例,男19例,女4例,年龄22~62岁,平均38岁。新鲜骨折18例;陈旧性骨折及骨不连5例。按AO分类,A型16例,B型4例,C型3例。术前均采用胫骨结节骨牵引3~4天。手术方法:硬膜外麻醉或腰麻成功后,消毒铺巾,取仰卧位,屈膝60°。取髌下长约4cm纵行切口,纵行劈开髌韧带,显露股骨髁间窝,放入纱布,然后于前交叉韧带在股骨附着处的前方0.5~10cm髁间开口,同时牵引闭合手法复位,C型臂透视,插入导针,沿导针逐渐进行扩髓。如复位欠佳,可于大腿外侧纵行小切口,用骨膜剥离器撬拨复位,选择长度及粗细合适的逆行交锁…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前瞻性地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进行信号平均心电图(SAECG)及动态心电图随访观察。旨在探讨AMI患者心室晚电位(VLP)的自然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5.
16.
应用可吸收缝合线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路黎明 《中国骨伤》2001,14(6):377-378
自 1995年 3月~ 1998年 4月 ,对 18例粉碎性髌骨骨折 ,采用切开复位穿刺针导引 ,可吸收缝合线内固定 ,术后疗效甚佳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4例 ,女 4例 ;年龄 18~ 6 4岁 ,平均 41岁 ;损伤原因多为直接暴力伤。骨折类型 :开放性骨折 3例 ,闭合性骨折 15例 ;全髌骨粉碎骨折为 16例 ,合并同侧股骨骨折 2例。2 治疗方法  采用腰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 ,上气囊止血带 ,膝前横“U”形切口或弧形切口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在髌前腱膜浅层分离 ,将皮瓣向上翻转 ,显露整个髌骨 ,清除凝血及碎骨片 (保留备用 ) ,探查骨折粉碎性质 ,由于…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肋骨骨折漏误诊原因,探讨肋骨骨折的检查方法,提高肋骨骨折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对2004年5月-2008年12月我科有完整记录的初诊肋骨骨折漏误诊病例53例,进行回顾性原因分析。结果:肋骨骨折漏误诊有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方面。结论:多体位透视下点片是诊断肋骨骨折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可膨胀髓内钉在肱骨干骨折的临床应用研究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5月~2009年2月应用可膨胀随内钉治疗18例肱骨中段及中下段骨折的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平均随访4~12个月,复位、固定、愈合均满意。上肢活动良好。结论可膨胀随内钉是治疗肱骨中段及中下段骨折一种行之有效的良好的手术方法,剑伤小,出血少,减少了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尽管许多研究表明,自主神经系统在冠心病的病理生理中起了重要作用,由冠心病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室功能损伤均与异常的自主神经活动有关。但是关于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却少见报道。本研究采用24小时心率变异性(HRV)这一无创性方法,以了解主动脉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对HRV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病例选择选用在我院行CABG并成功的冠心病患者共17例,年龄60士6岁(47~69岁),其中男14例、女3例。除外以下情况:基本心律为非窦性心律、房室传导阻滞、由于早搏及干扰使24/J’时合格心跳数少于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