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复发性流产是育龄期女性临床上一种好发疾病,是生殖医学中最令人沮丧和困难的领域之一,它属于中医"滑胎"的范畴,病因复杂,约17%是由于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所引起。随着当前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心理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现代医学大多采用甲状腺激素替代疗法、免疫抑制疗法和抗凝治疗,并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干预,疗效确切。然而目前临床上没有特效药使甲状腺自身抗体转阴,同时对于心理疾患较重者,无法保证药物治疗安全性,中医治疗是补肾活血为根本,辅以健脾、益气、清热。在此基础上,导师从"肝"提出治疗,疏肝宁心,疗效颇好。中西医治疗各有长处,与西医相较,中药具有广泛的优势,不良反应小,治愈率高,临床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22.
<正>子宫纵隔为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是因胚胎时期发育、融合、吸收一系列复杂的过程中某一过程停滞所导致的结果。子宫纵隔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因月经过多、痛经、性生活困难、不孕、复发性流产等症状就诊。目前,宫、腹腔镜切除纵隔成为治疗纵隔子宫的主要方法。有研究证实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纵隔手术成功率达100%[1]。手术治疗操作简单、安全、微创,但不足之处在于易对患者  相似文献   
23.
当今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女性所承担的压力越来越大,崩漏的发病率日益增多,并且,这些患者中,大多数伴有睡眠障碍症状,该文从中医"五脏"角度对失眠与崩漏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指导临床治疗,从而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观察聚氨酯水凝胶敷贴在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中的作用.方法 将6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行PICC置管后不应用聚氨酯水凝胶,观察组行PICC置管后预防性使用聚氨酯水凝胶敷贴5~7 d.结果 观察组32例患者中,仅两例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6.25%,而对照组为2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7,P<0.05);观察组两例患者均为Ⅰ级机械性静脉炎,对照组7例为Ⅱ级、1例为Ⅲ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0,P<0.01);观察组两例患者均为轻度疼痛;对照组1例为中度、7例为重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0,P<0.01).结论 PICC置管后预防性使用聚氨酯水凝胶敷贴可有效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5.
脱疽病,又名脱痈。首见于黄帝内经痈疽篇,经曰:“发于足趾名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以经而言,此病对人体健康危害甚大,谆谆告诫,我们对本病不应忽视,同时亦言明,非易治疗。张氏类经云:“六经原腧,皆在于足,所以痈发于足者多为凶候。”王肯堂云:“生于(足母)趾谓脱痈,其余足趾名敦疽。”除实功曰:“脱者落也,痈者黑腐也。或曰脱痈,外腐而肉坏也。”根据上述各家论述,从古至今对该病已有深究。但是,在治疗方面多主张利用斩肢疗法,这仅能维持患者生命,却给患者致成了残废之苦。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隐丹参酮对抗心磷脂抗体(ACA)、抗β2糖蛋白1抗体(anti-β2-GP1)阳性模型SD大鼠抗体水平及TLR4/NF-κB 信号通路的影响  方法:将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隐丹参酮组(0.03 μg/g)、丹参注射液组(6 μl/g)、阿司匹林组(0.04 μg/g)、水溶剂组(与隐丹参酮组相同体积吐温80与0.9%NaCl溶液的混合液)、模型组(与隐丹参酮组相同体积0.9%NaCl溶液)、空白组(与隐丹参酮组相同体积0.9%NaCl溶液)。采用腹腔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及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造模,共16日。于造模完成后第1天开始灌胃给药,连续2周。造模完成后及灌胃结束后采血,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中ACA、Anti-β2-GP1水平,再将雌雄大鼠合笼,受孕的第12天将大鼠处死。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并计算活胎数。取大鼠子宫蜕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P)法测定Toll样受体4(TLR4) 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①隐丹参酮可以有效降低血清中ACA、Anti-β2-GP1的水平, 提高大鼠活胎数。②隐丹参酮可以使大鼠子宫蜕膜细胞内TLR4的表达水平降低, 从而降低血清中TNF-α水平,降低妊娠风险  结论:隐丹参酮可有效降低ACA、Anti-β2-GP1阳性大鼠的流产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 TLR4/NF-κB 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7.
常卓  李娜  张杨  王炜  陈璐  赵颜  冯晓玲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9):1158-1163
背景 复发性流产(RSA)是妊娠常见疾病之一,目前的病因学研究表明,抗心磷脂抗体(ACA)(+)与其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环氧化酶2(COX-2)具有调节血小板聚集、外周血管收缩等功能,可以催化产生前列腺素E2(PGE2),COX-2及其催化产生的PGE2可能与血液高凝倾向的ACA(+)RSA存在联系,并影响其妊娠结局。目的 明确ACA(+)RSA的COX-2、PGE2异常表达与该疾病的关系,并探索补肾活血方对ACA(+)RSA疾病的治疗作用与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ACA(+)RSA流产蜕膜16例,正常流产蜕膜15例,共收集蜕膜样本31例:ACA(+)RSA者蜕膜为试验组1(n=16)、正常人工流产者蜕膜为对照组1(n=15),其中试验组1中1例因流产组织发现染色体异常而排除。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治疗的符合研究标准的要求行保胎治疗ACA(+)RSA患者11例(试验组2),及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行正常孕检者13例(对照组2),共收集血清样本24例,其中试验组2中1例自然流产、对照组2中3例自动退出,未计入统计数据。采用RT-PCR法检测蜕膜组织中COX-2、PGE2的mRNA;试验组2给予补肾活血方治疗,对照组2不给予干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留取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OX-2、PGE2水平。结果 对照组1蜕膜组织中COX-2 mRNA、PGE2 mRNA水平均高于试验组1(P<0.05)。治疗前对照组2和试验组2血清P、β-HCG、COX-2、PGE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2和试验组2血清P、β-HCG、COX-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2血清PGE2水平低于试验组2(P<0.05)。试验组2治疗后血清P、β-HCG、COX-2、PGE2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ACA(+)RSA患者血清、蜕膜组织中COX-2、PGE2呈低表达,提示COX-2、PGE2可能参与该病的发生。补肾活血方可以通过调节COX-2、PGE2水平而有利于ACA(+)RSA者维持妊娠。  相似文献   
28.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不断深化,从精神心理角度论治卵巢早衰前景广阔。西医治疗卵巢早衰疗效快速、显著,但停药即复发,且有增加乳腺疾病及耗损卵泡的风险。中医治病求本,强调"形神合一",认为心、肝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对于卵巢早衰的调治,要重视身心同治,不拘泥于补肾,多从调畅情志角度出发,注重养心疏肝,创造有助于卵巢功能的内分泌环境。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早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防治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目前研究缺乏诊断及治疗的统一标准,缺乏大样本的、准确的实验数据,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今后需继续开展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观察,针对其具体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的动物实验,从生物、心理、社会等诸因素入手对卵巢早衰进行全面评估,同时进一步探讨"形神合一"的理论基础,从精神心理角度论述卵巢早衰的发病机制及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9.
30.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及预防方法仍是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母胎免疫失调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调节性T细胞(Tregs)是一类控制体内自身免疫反应的T细胞亚群。研究认为,Tregs可能参与了母体接受同种异源体(胚胎)这一复杂的免疫调节过程,并能协助胎儿躲避母体免疫系统的攻击。因此,Tregs功能失调可能引起母体对胎儿的免疫排斥,最终导致复发性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