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32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解毒消癥饮含药血清对胃腺癌细胞BGC-823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低、中、高剂量(0.28g/ml,1.41g/ml,2.83g/ml)含药血清干预体外培养的胃腺癌细胞BGC-823,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随时间延长(24、48、72h),含药血清组可以显著抑制胃腺癌细胞的生长,且呈剂量依赖性(r=0.951,P〈0.05);含药血清与细胞共培养24h后,低、中、高剂量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392%±0.188%,3.960%±0.568%,6.350%±0.065%,较对照组1.357%±0.335%增加;细胞周期显示出典型的S期阻滞;含药血清低、中、高剂量组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的细胞百分率为5.095%±0.971%、8.593%±0.944%、16.217%±2.358%,较对照组1.610%±1.067%明显降低。[结论]解毒消癥饮能抑制胃腺癌细胞生长并促其凋亡。  相似文献   
62.
<正>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颈椎病类型[1],中医推拿治疗对于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麻木症状具有良好效果。近年来,笔者采取颈椎牵引联合中医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3例,并与单纯颈椎牵引比较,现将结果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09年6月—2010年4月共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6例,均经体检并拍摄颈椎正侧位、双斜位及动力位X线片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必要时拍摄颈椎MRI或CT以排除颈椎后纵  相似文献   
63.
目的 研究粗叶悬钩子总生物碱的不同极性部位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流提取法提取粗叶悬钩子总生物碱,用不同极性溶剂萃取其不同极性部位;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用粗叶悬钩子总生物碱不同极性部位干预,观察其对小鼠血清生化和组织病理学的影响.结果 醋酸乙酯低剂量和正丁醇高剂量组均可以显著降低转氨酶的活性;正丁醇高剂量组可以显著提高SOD活性,醋酸乙酯组可以显著提高SOD活性并降低NO含量.结论 粗叶悬钩子总生物碱醋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可以降低转氨酶活性,提高小鼠抗氧化能力.粗叶悬钩子总生物碱醋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均有抗肝损伤活性,且醋酸乙酯部位优于正丁醇部位.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粗叶悬钩子总生物碱对肝细胞凋亡及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粗叶悬钩子总生物碱处理组和阳性药对照组.采用CCl4腹腔内注射建立肝损伤大鼠模型.应用TUNEL检测各组肝组织的凋亡指数,电镜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结果:粗叶悬钩子总生物碱处理组与阳性药对照组的大鼠肝细胞超微结构损伤程度、肝组织中凋亡指数,均分别较模型组显著减轻与下降.结论:粗叶恳钩子总生物碱能明显减轻肝细胞超微结构损伤,抑制肝组织中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5.
目的为探讨片仔癀对人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分别用250、500、1000和1500μg/mL片仔癀干预体外培养人结肠癌细胞HT-29,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和MTT法观察片仔癀干预24h后对HT-29细胞形态、生长及增殖的影响作用。结果片仔癀干预24h后,当浓度≥500μg/mL时各组的HT-29细胞胞质变混浊,细胞多呈圆形,体积缩小,折光性差,细胞悬浮、脱落而死亡;并随着剂量的增加细胞状态越差,细胞数量明显较少;片仔癀对HT-29细胞的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P0.01,各组的抑制率分别为19.38%、46.37%、61.94%和77.16%。结论片仔癀能有效地抑制HT-29细胞的增殖,使HT-29的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提示其通过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起到治疗结肠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复方片仔癀肝保片对大鼠四氯化碳诱导的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皮下注射CCl4制备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2次/周,连续8周。于造模第4周开始给药,每日1次,连续4周。末次给药24 h后,检测血清ALT、AST和ALP的活性;ELISA法检测血清中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的表达;HE观察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各用药组不同程度降低了CCl4升高的ALT、AST、ALP的活性(P0.05);ELISA结果发现各用药组显著降低HA和LN的含量(P0.05);HE染色发现各用药组不同程度减轻肝组织病理损伤的程度。结论复方片仔癀肝保片是通过减轻肝脏炎症反应和抗纤维化实现对CCl4诱导的大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7.
临床中药师作为中药合理应用的主要实践者,应综合中药学、药剂学、药理学和治疗学等新理论和新技术,掌握临床中药学新理念,通过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活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适用。临床中药师的教育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芎芍胶囊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促血管生成素-2(Ang-2)及其受体Tie-2的分泌和mRNA表达的影响,以阐明其促进血管新生的可能机制。方法:芎芍胶囊高、中、低剂量含药血清处理HUVEC,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状态;流式细胞术和MTT法观测HUVEC的增殖情况;ELISA法检测HUVEC分泌Ang-2和Tie-2的水平;RT-PCR法检测Ang-2及Tie-2的mRNA表达。结果:芎芍胶囊高、中、低剂量含药血清均有促进HUVEC增殖和Ang-2及Tie-2的表达,以及增加S期细胞比例作用。结论:芎芍胶囊含药血清能促进HUVEC的增殖及Ang-2、Tie-2的表达,可能是其促进血管新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中成药芎芍胶囊及丹参对心肌梗死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清洁级(或SPF级)SD大鼠24只(雌雄各半)分为3组,即模型组、芎芍胶囊组、丹参组,每组8只,分别用生理盐水、芎芍胶囊、丹参按中剂量进行灌胃给药,连续给药。6周后采集血,分离样本,并按规定保存,用免疫组化评分法、血管新生相关因子检测法;检测各组缺血心肌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TGF)、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等促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结果芎芍胶囊组对VEGF、EGF的促进作用较丹参组、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芎芍胶囊组、丹参组对FGF的促进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对TGF、PDGF促进作用较芎芍胶囊组、丹参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具有促进心肌梗死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提高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VEGF、FGF、EGF蛋白的表达、具有保护心肌缺血性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熊胆粉对肝癌移植瘤裸鼠血管生成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用人肝癌HepG2细胞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待皮下移植瘤形成后,将裸鼠随机分为熊胆粉组和对照组,每天分别给予熊胆粉和生理盐水灌胃,日1次,连续21 d。3周后剥取肿瘤。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2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2(CDK2)、细胞周期蛋白(CyclinE)、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2)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p21、CDK2、CyclinE、VEGF、VEGFR2蛋白表达,并通过CD31表达检测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MVD结果显示熊胆粉显著抑制体内微血管的形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T-PCR和免疫组化结果表明,熊胆粉显著促进p21的表达,抑制CDK2、CyclinE、VEGF、VEGFR2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熊胆粉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抑制血管生成可能是其治疗肝癌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