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9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大脑内侧面的观测与脑内神经核团立体定位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调查了68只整脑的136个大脑半球内侧面。在以原点为基准点,建立直角坐标系统的基础上,对前连合、后连合、室间孔、松果体上隐窝、第三脑室、丘脑间粘合(中间块)等结构进行了详细观测,经统计学处理,将结果作一报道。文章还探讨了对上述结构调查结果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实际应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22.
23.
1997-1998·12我们采用洗胃后留置胃管先用硫酸镁导泻,然后再间隔经胃管注人解磷定的方法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取得了明显效果,报道如下.l临床资料均取有洗胃适应证的经口服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17例,男9例,女8例,年龄Zlwt7岁,平均36.2岁.轻度中毒出现头晕、头痛、腹痛呕吐(其呕吐物有特殊蒜臭味)、出汗、流诞以及瞳孔缩小症状者3例,中度中毒有肌束震颤及肺部湿罗音者6例,重度中毒出现肺水肿、共济失调、便失禁甚至昏迷者8例.2治疗方法与结果①电动清洁水洗胃,洗至无蒜味为止,留置胃管.②用硫酸镁导泻:轻度有机磷中毒给309…  相似文献   
24.
腹壁皮下单点悬吊式腹腔镜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5.
脾胰尾移入左胸内在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8月至2007年2月,我们对11例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根治手术的病人消化道重建,采用将脾胰尾移至左胸内行食管残胃吻合,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6.
青少年先天性半椎体脊柱侧凸畸形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治疗青少年先天性半椎体脊柱侧凸畸形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8例青少午先天性半椎体脊柱侧凸患者,按照术式分为侧前路矫正、前后路联合矫正。首先通过胸腰段、腰段脊柱侧凸的半椎体、椎间盘切除,然后采用侧前路短节段椎体螺钉固定,旋转棒的三维旋转矫正脊柱的畸形7例;采用前后路联合入路,经后路行残余半椎体的关节突、椎板切除,凸侧加压、凹侧支撑固定11例。[结果]18例患者中侧凸平均矫正Cobb's角36.7°,矫正率77%,经18~28个月随访,达到满意的矫形效果,丢失率低,融合良好。[结论]小儿半椎体畸形应早期手术治疗。侧前路和前、后路联合半椎体切除临床效果满意,其中前路矫正手术用于胸腰椎、腰椎单一半椎体畸形。  相似文献   
27.
147株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检测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由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逐渐增多,并且耐药性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本文就我院近二年来由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感染及其耐药性问题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钢板、外固定单臂支架、髓内钉固定对骨折断端微动的影响。方法用自制模拟试验台对对钢板、外固定单臂支架、髓内钉固定进行测试。结果 在承重力下,髓内钉固定对骨折断端微动影响小,外固定单臂支架对骨折断端微动影响明显。结论在骨折固定中应尽可能选择髓内钉内固定,避免在承重力影响下造成骨折断端微动,导致骨折迟愈合或不愈合。  相似文献   
29.
目的 观察大鼠脊髓损伤(SCI)后损伤段脊髓神经细胞凋亡机制和相关因子的表达,以及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其的影响。方法 30只SD大鼠分为4组,建立SCI模型,观察rHu EPO对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免疫组化法检测损伤脊髓神经细胞凋亡因子(Bcl 2、Bax、Fas)的表达;TUNEL标记凋亡细胞;比较各组间差别。结果 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较损伤组提高(P<0.05);损伤组的凋亡阳性细胞多于治疗组;治疗组Bcl 2阳性表达细胞多于损伤组(P<0.05)。结论 凋亡是 SCI后神经细胞死亡的一种重要方式;rHu-EPO能抑制脊髓神经细胞凋亡,对损伤脊髓的神经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0.
背景在脊髓损伤中,除了创伤造成的直接损伤外,脊髓局部还将发生一系列的继发性病理改变.有研究显示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能抑制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目的通过观察大鼠脊髓损伤段神经细胞凋亡及相关因子的表达,探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对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外科实验室和同济医学院病理科.对象实验于2003-09/2004-05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外科实验室和同济医学院病理科进行.雌性成年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4组,①空白组6只,只暴露脊髓,不损伤.②损伤组8只,脊髓损伤,不用药物.③治疗A组8只,脊髓损伤,仅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④治疗B组8只,脊髓损伤,联合应用重组入红细胞生成素和β-七叶皂甙钠.方法①动物模型制作24只大鼠应用改良的Allen方法致脊髓中度损伤.②给药治疗A组于术后1,3,5,8,11d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300 U/(kg·d).治疗B组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剂量时间同治疗A组,β-七叶皂甙钠0.1 mg/kg,1次/d,连用11d.空白组及损伤组尾静脉推注等容量生理盐水.③神经功能判断在造模后1和12 d分别由同一个实验者进行功能评分记录.行为观察参照改良的Gale神经功能行为分析法评估,0分为严重障碍,6分为正常.斜板试验观察大鼠抓握能力决定斜板角度的大小,反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④组织学检查大鼠术后12 d处死.取损伤段脊髓标本切片做苏木精-伊红染色.⑤神经细胞凋亡因子bcl-2,bax,fas检测取标本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数显微镜高倍视野内染色呈棕色的阳性细胞,计算阳性率.⑥凋亡神经细胞检测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计算凋亡指数(凋亡细胞核数/总细胞核数).各指标检测结果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主要观察指标①神经功能行为学评分及斜板实验结果.②损伤段脊髓组织学观察结果.③神经细胞凋亡因子检测结果.④凋亡神经细胞检测结果.结果①神经功能行为学评分及斜板实验结果1和12 d空白组无显著差异.损伤组12 d斜板角度显著大于1 d时(P<0.05).治疗A和B组12 d行为评分及斜板角度值均显著大于1 d时(P<0.05),且显著大于损伤组P<0.05).②损伤段脊髓组织学观察结果损伤组损伤段变细,脊髓内有大部分坏死和大量胶质细胞增生;治疗A,B组大多数神经组织正常,治疗B组组织结构优于A组.③神经细胞凋亡因子检测结果损伤组bax,fas凋亡阳性细胞明显多于治疗A,B组[损伤组(25.75±3.37)%和(41.37±2.83)%,治疗A组(19.87±3.56)和(26.00±3.29)%,治疗B组(12.00±2.97)和(17.50±2.20)%,P<0.05];bcl-2显著低于治疗A,B组[(9.75±1.83)%,(14.63±2.83)%,(21.63±5.34)%,P<0.05].④凋亡神经细胞检测结果损伤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治疗A,B组(50.75±5.39,34.75±3.01,24.00±3.46,P<0.05).结论细胞凋亡是脊髓损伤后神经元死亡的一种重要方式.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能抑制脊髓神经细胞凋亡,对损伤脊髓的神经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